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高脂饮食喂养建立代谢综合征(MS)大鼠动物模型。方法30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和造模组,造模组给予高脂饮食喂养,通过血糖、胰岛素和高胰岛素一正常血糖嵌夹试验法判断胰岛素抵抗情况,并比较两组动物的体质量、血脂、收缩压及相关内脏病理变化。结果造模组大鼠体质量和收缩压明显大于健康对照组(476±39vs425±21g;122±3.5mmHgvs109±1.1mmHg,P〈0.05);空腹血糖及空腹胰岛素浓度均明显升高[(7.2±0.6)vs(4.8±0.1)mmol/L;(66.3±24.2)vs(36.3±19.8)mmol/L,P〈0.01];胰岛素敏感性明显降低[(8.1±1.1)vs(18.2±2.1)mg.kg-1.min-1,P〈0.01];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浓度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同时,造模组大鼠肝细胞大量脂肪变,伴明显胞浆疏松化,末端回肠出现程度不等的坏死性肠炎表现。结论高脂饮食能诱导建立MS大鼠模型,并能产生与MS相关的内脏损伤。

  • 标签: 代谢综合征 高脂血症 大鼠 Wistar 疾病模型 动物
  • 简介: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可引起严重的慢性肝脏疾病.HBV具有高度的种属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易感宿主范围狭窄,仅限于人、黑猩猩等灵长类动物,HBV的研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动物模型和组织培养,很难在普通实验动物中建立疾病模型.本文就HBV感染的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作一综述.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动物模型;细胞模型中图分类号R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603-01

  • 标签:
  • 简介:摘要慢性脊髓压迫损伤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病理状态,其特征为骨赘、退变的椎间盘、韧带的增生钙化压迫脊髓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建立慢性脊髓压迫的动物模型是对于脊髓损伤的病理生理学和组织学等进行深入研究的前提条件。该综述描述了各种类型的慢性脊髓压迫损伤动物模型优缺点。

  • 标签: 脊髓损伤 慢性 动物模型 综述
  • 简介:目的为了对电损伤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建立一个以非热为主、高压电损伤组织进行性坏死的模型。方法自行设计电击系统一套,新西兰大白兔75只,45只用于极板大小、击伤时间、间隔时间和损伤程度筛选,其余30只建立动物模型。方法采用临床解剖探查、烧伤指数(IDBI)分型和^99Tc^m-MDP同位素扫描γ照相等进行研究。结果模型条件为损伤场强17000V/m,电流强度554mA,平均电流密度小极板下137mA/cm^2,大极板下21mA/cm^2。组织温度平均仅升高1.73℃,排除了热性损伤。产生了轻、中、重、特重和毁损5种不同程度的损伤模型。早期没有肉眼可见的皮肤坏死。重度以上3个模型分别在伤后12、7、5d伤肢丧失。结论非热因素是该组模型电损伤的主要原因,并具有典型的临床特征。

  • 标签: 电损伤 动物模型 非热因素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骨科护士心理状态,了解相关影响因素,并在基于机器学习构建骨科护士心理状态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1年6月某市8所医院的168名骨科护士为研究对象,以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骨科护士心理状态,经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预测因子,基于机器学习应用支持向量机(RBF-SVM)、Logistic回归、线性判别式分析(LDA)三种分类器构建预测骨科护士心理状态模型,比较三种模型预测价值。结果 骨科护士SCL-90平均分(125.43±24.19)分,其中67例筛选为阳性,存在心理问题。经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证实护龄、社会支持程度、工作成就感、自我效能感为骨科护士心理状态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机器学习,应用RBF-SVM构建的骨科护士心理状态预测模型预测价值最高,优于Logistic回归、LDA。结论 骨科护士心理状态影响因素众多,护龄、社会支持程度、工作成就感、自我效能感为主要影响因素,基于机器学习以RBF-SVM构建预测模型能够较为准确的识别心理状态不佳的护士。

  • 标签: 骨科护士 心理状态 预测模型 机器学习
  • 简介:摘要:人肠道病毒多感染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病、病毒性心肌炎、无菌性脑膜脑炎等疾病,个别患儿病情加重时会发生死亡。人肠道病毒在世界范围曾多次感染爆发流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除脊髓灰质炎疫苗、新型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可预防脊髓灰质炎病毒、新型肠道病毒71型感染外,尚无特效药用于预防与治疗其他型别人肠道病毒感染,而缺乏具典型临床症状的动物模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的研发。本文就人肠道病毒动物模型最新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 标签: 人肠道病毒 感染 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胃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肿瘤之一,其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胃癌动物模型可模拟胃癌在人体的发生与发展,建立合理、有效的动物模型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清楚胃癌发生的机制和临床表现,因此实验动物模型作为研究胃癌的重要工具在探究胃癌生物学行为和临床前期诊疗中具有重要意义。这些模型在一定程度模拟了胃癌在体内发生发展、侵袭及转移等生物学行为。这为探寻胃癌的发病机制、胃癌治疗药物的筛选以及基因治疗的探索提供了途径。

  • 标签: [] 胃肿瘤 实验动物模型
  • 简介:摘要:护士的有效沟通是医疗保健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接影响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本研究旨在探讨PDCA(Plan-Do-Check-Act)模型在提升护士沟通效能中的实践。主要通过制定沟通计划、实施沟通策略、监测沟通质量以及不断改进来优化护士的沟通技能。研究结果表明,应用PDCA模型可以显著提高护士的沟通效能,减少误解和沟通障碍,提高患者满意度,并在护理质量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 标签: PDCA模型,护士,沟通效能,医疗保健,护理质量
  • 简介:1个人著者采用姓在前名在后的著录形式。国外著者的名可以用缩写字母,缩写名后省略缩写点。用汉语拼音书写的中国著者姓名不得缩写。

  • 标签: 中责任者 参考文献中 文后参考文献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服务需求的不断提高,护士的职业角色逐渐扩大。但是,新入职护士在职业角色适应过程中面临着许多困境,影响其工作稳定性和个人成长。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元认知角度的新入职护士职业角色适应现状,并提出相关建议。通过文献综述、实地调研和案例分析等方法,研究发现新入职护士的元认知能力对职业角色适应具有重要意义。建议通过创造积极的工作氛围和学习环境,培养和优化新入职护士的元认知能力,以增强其职业角色适应水平[1]。

  • 标签: 元认知 职业角色 适应 新入职护士。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Roy适应模式在突发性耳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75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87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88例采取Roy适应模式。对比两组患者的听力改善情况与适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听力改善情况、适应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Roy适应模式效果显著。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Roy适应模式 护理 听力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对鼠疫宿主与媒介蚤类的作用关系、生物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方法收集、整理国内外关于鼠疫宿主动物和媒介蚤类的文献,分析其各自的生态特征及在鼠疫中的角色并进行综述。结果鼠疫宿主动物和媒介蚤类担负着疫源地稳定及鼠疫菌保存、进化的重要作用,其生态结构在气候、人为等因素的冲击下经历着剧烈的波动和改变。结论鼠疫宿主动物和媒介蚤类在维持疫源地稳定及鼠疫菌的进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鼠疫 宿主动物 媒介蚤类 生态结构
  • 简介:将入伍2年的北方籍战士60名分成3组:Ⅰ组、Ⅱ组分别服用人参多糖、刺五加口服蔽,Ⅲ组服用安慰剂,观察各组对冷适应能力的效应,结果表明.①Ⅰ、Ⅱ组尿VMA排出量第10、20天与实验前比有明显增加(P<0.05和P<0.01).Ⅲ组第10、20天尿VMA排出量低于Ⅰ、Ⅱ组(P<0.05),②Ⅰ、Ⅱ组实验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变化(P<0.05).③手指在0℃冰水中服药后Ⅰ、Ⅱ组与实验前比较.疼痛有明显减少,到第20天Ⅰ、Ⅱ组无疼痛者,而Ⅲ组仍有20%人有疼痛。本次实验观察表明.人参多糖.刺五加有提高和加速冷适应能力的作用。

  • 标签: 人参多糖 刺五加 疼痛 冷适应 观察 服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全切除术联合前臂自体移植术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效果,并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期间内接收的46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均行甲状旁腺全切除术联合前臂自体移植术治疗,对比治疗前后生化各指标变化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HGB、ALB水平较治疗前来说显著增高,且ALP、iPTH、钙、磷水平较治疗前来说显著降低,生活质量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旁腺全切除术联合前臂自体移植术治疗能够显著的改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各指标水平,使其逐渐恢复正常范围,改善患者预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甲状旁腺全切除术 前臂自体移植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应用护理干预改善脑梗死患者心理社会适应状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1月至2016年12月之间接受治疗的12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地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平均每组为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最后,将两组的临床治疗情况进行相互比较,评价分析两组治疗方法的优劣。结果对照组的总满意度为53.33%,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81.66%,观察组的满意明显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的护理模式在脑梗死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综合的护理模式,有助于脑梗死患者的满意度的提升,以及心理社会适应状况的改善,这一护理方法可以在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应用护理干预 脑梗死患者 心理社会适应状况
  • 简介:先天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先心病)是最常见的重症先天性畸形,活婴先天性心血管畸形的发生率为0.8%~1.0%[1-2],简单畸形出生后可以通过外科手术进行矫治,而约50%的复杂畸形通过目前的治疗手段难以完全矫治,甚至相当一部分患儿在新生儿期就夭折.为了减轻胎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出生后给自身带来的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产前正确诊断胎儿心脏复杂畸形尤为重要.

  • 标签: 超声心动图检查 胎儿 安全性 适应证 复杂先天性心脏畸形 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在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从本院接收的心绞痛患者中抽取100例参与本次研究,将100例心绞痛患者按照数学抽样法等分成两组,其中一组设为对照组(50例),给予心绞痛患者常规护理模式,另一组心绞痛患者则给予罗伊适应模式护理,设为观察组(50例)。对两组心绞痛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在心绞痛患者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可以明显改善心绞痛患者负面情绪,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可以广泛应用。

  • 标签: 罗伊适应模式护理 心绞痛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接受适应心理护理的具体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法将我科收治的 13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接受适应性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状态以及病症改善情况。结果: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情绪状态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存在头痛、头昏、乏力、心悸等症状的患者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间各项差异对比均得到 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有必要接受适应心理护理。

  • 标签: 高血压 心脏病 适应心理护理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硝酸甘油(NTG)晚期预适应是否影响缺血再灌注(I/R)心肌多核中性粒细胞(PMN)的浸润。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在在体大鼠心肌缺血60min再灌注4h模型上分设:假手术组、生理盐水对照组、硝酸甘油组。用组织切片方法及髓过氧化物酶法(MPO)检测PMN浸润情况;用伊文思蓝加TTC染色法测梗死范围,并测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结果与生理盐水组相比,硝酸甘油组大鼠心肌梗死范围明显减小,血清CK活性明显降低,MPO活性降低,PMN浸润明显减轻。结论NTG晚期预适应可抑制大鼠在体缺血再灌注心肌PMN的浸润。

  • 标签: 晚期预适应 硝酸甘油 抑制 肌酸激酶(CK) 多核中性粒细胞 缺血再灌注心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