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众所周知,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时常伴随着生命危险,却有很多人不知道手术后的护理过程也伴随着很多风险。在医患关系日益严重的当下,本文对外科手术的潜在风险及其相关防范措施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 标签: 外科护理 潜在风险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急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及采取的管理措施。方法先针对性提出急诊护理风险问题及采取的管理措施,制定并规范工作流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及相关制度,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和急诊专科知识的学习,取得医院多部门的协作。同时培训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急救仪器的操作和管理。结果我科能有预见性的识别急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问题,护士的对待风险的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减少护理工作差错及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工作安全。结论强化急诊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是减少急诊护理工作风险问题的关键。

  • 标签: 急诊护理 风险 管理措施 效果
  • 简介:[摘要]:护理不良事件是指护理过程中发生的意外、意外或通常不可预测的事件。随着医疗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年龄小,自我保护能力和自控能力差,认知能力和依从性差,合作程度低,住院期间更容易出现各种风险,引发护理纠纷。

  • 标签: 儿科 护理 风险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创伤骨科护理风险因素分析与对策。方法以2016年10月-2018年9月间入本院治疗的96例创伤骨科患者为研究主体。分成A组和B组,均是48例。所有患者均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全面分析其护理风险因素,A组给予相应对策。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的护理风险因素整理结果,无差异(P>0.05)。A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8.33%,B组为27.08%,对比有差异(P<0.05)。A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5.83%,B组为81.25%,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创伤骨科患者行护理风险因素针对性护理可减少其不良事件,且护理满意度高,具有较佳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创伤骨科 护理风险因素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艾滋病作为一种严重疾病,已成为社会关注重点。虽近年来各种抗病毒药物问世,不但无法彻底治愈疾病,还出现用药风险。故需加大艾滋病用药风险的评估力度,便于为日后药物的选择提供依据。

  • 标签: 艾滋病 用药风险 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围绕化疗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展开探讨,以提高化疗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分析化疗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并强化护理人员的技能培训,完善护理机制,实施护理质量评测以及化疗完成后的护理效果评价,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统合分析?结果经过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有效的减少了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同时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显著提高。结论通过科学的分析,合理的改善化疗护理过程中的风险管理水平,可以较好的提高护理水平,预防化疗风险事故的发生,具有确定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化疗 护理 风险 管理 专科护士
  • 简介:摘要: 众所周知,患者进行外科手术时常伴随着生命危险,却有很多人不知道手术后的护理过程也伴随着很多风险。在医患关系日益严重的当下,本文对外科手术的潜在风险及其相关防范措施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 标签: 外科护理 潜在风险 防范措施
  • 简介:摘 要 : 药企的生产过程十分严格 ,对生产质量的要求较高。药企的生产质量不仅能够决定药品的市场占有率 ,同时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的繁荣 ,药企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此药企在生产过程中质量问题也就成了互相竞争的主要内容 ,成为药企未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通过对药企生产质量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 ,对当下药企生产质量提高和发展提出相关的对策分析 ,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

  • 标签: 药品经营管理 存在 风险 控制 措施
  • 简介:摘要妇科是临床上比较重要的科室,妇科接收的都是女性患者,患者所患的疾病种类是比较复杂的,并且患者的病情变化快,患者的数量多、流动性大,在为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的同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科学的护理也是科室内的主要任务,但是由于妇产科具有自己的特性,那么在实际的临床中,会产生诸多的风险风险的产生,不但影响了护理质量,还会给患者的痊愈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我们要制定相应的对策来加以解决,不断的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妇科 护理 风险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急诊护理风险管理的思路和方法。方法抽取在2011年1月至2013年11月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在常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同时回顾性分析在2008年1月至2010年11月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化的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质量评分方面、护理差错发生率、抢救物品完好率等方面的差异,进行回顾性的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中发生护理差错的有3例,占5%,抢救物品完好率为98.33%,对照组患者中发生护理差错的有11例,占18.33%,抢救物品完好率为81.67%,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差错发生率和抢救物品完好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中基础护理水平平均分为(94.81±3.30)分,消毒隔离水平平均分为(97.92±2.67)分,护理文书书写水平平均分为(95.84±3.82)分,护士违规操作平均分为(0.75±0.43)分;对照组患者中基础护理水平平均分为(81.83±4.32)分,消毒隔离水平平均分为(83.12±3.49)分,护理文书书写水平平均分为(86.29±2.72)分,护士违规操作平均分为(3.61±1.9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急诊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减少风险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急诊 思路 方法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9-0021-01
  • 简介:在新时期如何使急诊这个特殊医疗环境的护理工作适应医疗改革的步伐,笔者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急诊护理面临风险的问题:医疗纠纷投诉增多,留观病人增多,护士超负荷工作;护理队伍年轻化,处理问题综合能力差;开放式急诊医疗环境弊多利少。并提出护理安全管理对策。

  • 标签: 医疗改革 护理风险评估 急诊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