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方法: 抽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41例肿瘤患者为研究组,抽取同期体检健康的41例体检者为对照组,抽取所有对象清晨、空腹静脉血,采取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CA153水平、CA125水平及CA199水平,探究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CA153、CA125、CA199水平对比,研究组均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化学发光免疫法的开展,可有效检测肿瘤生物标志物,检测效果良好,为临床疾病的筛查、诊断、治疗奠定了基础,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法 肿瘤生物标志物 临床检验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早期宫颈癌的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9年1月-2021年12月诊治的87例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至我院就诊的87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并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不同肿瘤标记物水平对比,前者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清肿瘤标志物 联合检测 早期宫颈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彩超引导下,股动脉穿刺,结合透视、血管造影评价腹股沟皮肤皱褶、腹股沟韧带及股骨头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股动脉穿刺理想体表位置,以减少局部血管并发症。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于我院就诊,行脑血管造影及栓塞、支架治疗的患者75例,行彩超引导下右侧髂动脉血管穿刺造影,以股动脉长轴为参照,取腹股沟皮肤皱褶、股骨头中点平面及腹股沟韧带与股动脉交点分别作为参照点A、B、C,测量三点之间的距离,并统计分析三者之间关系。结果 本组病例中,腹股沟皮肤皱褶与股骨头中点的距离分别为(22.99±5.40) mm、(43.64±8.64)mm;股骨头中点与腹股沟韧带的距离分别为(21.24±9.22)mm。在此基础上,临床可于腹股沟皮肤皱褶上方约22 mm处作为股动脉体表穿刺标志。结论 结合腹股沟皮肤皱褶及腹股沟韧带之间关系可确定股动脉穿刺的体表定位,且更加安全、可靠。

  • 标签: 超声引导 股动脉穿刺 体表标志 骨性标志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彩超引导下,股动脉穿刺,结合透视、血管造影评价腹股沟皮肤皱褶、腹股沟韧带及股骨头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股动脉穿刺理想体表位置,以减少局部血管并发症。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于我院就诊,行脑血管造影及栓塞、支架治疗的患者75例,行彩超引导下右侧髂动脉血管穿刺造影,以股动脉长轴为参照,取腹股沟皮肤皱褶、股骨头中点平面及腹股沟韧带与股动脉交点分别作为参照点A、B、C,测量三点之间的距离,并统计分析三者之间关系。结果 本组病例中,腹股沟皮肤皱褶与股骨头中点的距离分别为(22.99±5.40) mm、(43.64±8.64)mm;股骨头中点与腹股沟韧带的距离分别为(21.24±9.22)mm。在此基础上,临床可于腹股沟皮肤皱褶上方约22 mm处作为股动脉体表穿刺标志。结论 结合腹股沟皮肤皱褶及腹股沟韧带之间关系可确定股动脉穿刺的体表定位,且更加安全、可靠。

  • 标签: 超声引导 股动脉穿刺 体表标志 骨性标志
  • 简介:[摘 要] 2型糖尿病肾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许多炎症生物标志物如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家族、单核细胞趋蛋白-1和黏附分子等与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与发展高度相关。研究炎症因子可能为2型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因此,本文将对其做出以下综述。

  • 标签: [] 糖尿病肾病 炎症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中应用血清标志物的价值。方法:纳入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我院122例乳腺病变患者和120例体检健康人群,均给予肿瘤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乳腺癌患者的血清标志物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和乳腺良性肿瘤患者(P<0.05)。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在早期乳腺癌诊断工作中,血清标志物的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并借鉴。

  • 标签: 乳腺癌 早期诊断 肿瘤标志物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 统计分析胶质瘤预后评估中分子标志物指标的意义。方法 研究选取2019-2022年时段为基础开展数据统计,该时段于我院手术治疗且病理确诊为胶质瘤的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分子标志物指标检验,对患者的6-氧-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Ki-67、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P53、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等表达情况,及其与无进展生存时间的关联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与MGMT、Ki-67指标表达存在关联性,≤+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更长,对比>+患者(P<0.05);而EGFR、P53、MMP-9表达与无进展生存时间无直接关联(P>0.05)。结论 分子标志物用于胶质瘤患者的预后评估,可保证较高的准确性,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分子标志物 胶质瘤 预后 无进展生存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化学发光免疫法在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9.4-2020.6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5例作为实验组进行研究,同时选择3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参照组。两组患者都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结果:两组患者的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结果有一定的差异性性,P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法 肿瘤 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 :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案以后随之进行调整。为了能够对护理专业的学生制定更为科学的教育方案,展开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我们应当对护理专业学生对专业的认知情况展开调查,通过其认知情况来对相关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模式进行调整。通过对河南大学某一护理专业的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笔者发现,只有少量的学生报考护理专业是出于自愿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因为调剂或是因为家庭等因素进入的护理专业中去。在开学初期,护理专业学生对专业的认知相对较低,但随着专业学习的时间不断正常,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知也开始逐步的深入,热爱护理专业的学生数目和比例也开始增多。针对当前护理专业的发展状况,高校应当对该专业进行大力的宣传,通过社会方面的改革来提升护士的薪资待遇和社会地位,推进相关专业的发展,促进相关人才的学习与就业。

  • 标签: 护理专业 专业认知 调查
  • 简介:[摘要 ]本文通过探讨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档案信息建设的作用和必要性,分析档案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提出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档案信息建设策略,促进医学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档案信息建设。

  • 标签:
  • 简介:摘要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将来大部分是从事实验室相关样本的检测工作,整个职业生涯都会与具有感染性的各类标本、有毒化学试剂接触。为了提高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降低工作过程中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本文笔者根据既往教学和临床带教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理论知识的学习、实验课的言传身教及实习期间一对一全程带教的教学模式,通过规范、系统的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增强学生的生物安全意识,提高其生物安全防护能力。目的在于培养出既掌握专业知识又具有实验室生物安全技能的优秀毕业生。

  • 标签: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实验室生物安全教育 规范化
  • 简介:摘要高职医学教育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道路”的原则,要培养的是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医学高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学中应突出学生适应岗位能力的培养。为了适应现代医学的要求,使学生更能胜任工作岗位,我校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学作了模块教学的开发研究,并已实施于具体教学中,取得了初步的良好效果。

  • 标签: 高职教育 医学检验技术 工作过程 模块化教学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科技的飞速发展,放射科在现代医疗体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放射影像学不仅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而且在治疗计划制定、疗效评估以及疾病监测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非影像专业的住院医师来说,掌握基本的放射科知识和技能,对于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非影像专业住院医师在放射科规范培训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非影像专业 住院医师 放射科 规范化培训
  • 简介:以旋髂深血管为蒂的髂骨瓣、骨膜瓣、骨皮瓣或血管束是重要的移植材料,临床常用[1].旋髂深血管的分离是此类手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术中费时较多,顺行及逆行分离法均如此.我们于1995~1997年在研究旋髂深血管与股外侧皮神经解剖关系的基础上,在采用旋髂深血管髂骨瓣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及股骨颈陈旧性骨折的手术中,以股外侧皮神经主干为标志分离旋髂深血管14例次,简化了手术程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股外侧 皮神经主干 旋髂深血管 临床资料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究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试剂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4年收治的1230例患有常见恶性肿瘤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国产化学发光检测方法进行诊断和血清检测,进而通过分析检测所得的数据探究恶性肿瘤患者的肿瘤标志物水平与5400例体检健康人群肿瘤标志物水平数据的比较分析,得出研究结论.结果通过恶性肿瘤患者与健康人群数据对比,前者阳性率较高且特异性检测结果也较强.结论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大大提升临床诊断肿瘤的准确度,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提高肿瘤患者治愈率,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恶性肿瘤诊断;临床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736-02

  • 标签:
  • 简介:【摘要】: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发病隐匿,可发生在运动症状发生前 2年内。从诊断帕金森病到帕金森病痴呆的中位时间为 12.1年。筛选合适的生物标志物早期诊断对预防和延缓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最理想的生物标志物是外周血液,具有易采集、易检测、可重复的特性。本文梳理了部分外周血液中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综述如下。

  • 标签: 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血液生物标志物
  • 简介:【摘要】生物化学标志物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用于疾病的筛查和早期诊断,帮助医生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同时,生物化学标志物还可以用于疾病的分类和分型,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在治疗过程中,生物化学标志物可以用于监测治疗效果,评估疾病的进展和预测预后。本篇文章主要分析生物化学标志物在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

  • 标签: 生物化学标志物 疾病诊断与治疗 应用 综述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种饮食、节奏大有改变,生活习惯的改变,人们发生胰腺癌的情况常有发生,已经是当今时代不可避免的问题,因此胰腺癌发病率在逐渐提高,且从过去的好发于中老年人群,逐渐呈现出年轻,作为一种终身型疾病,胰腺癌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可通过有效的治疗干预,改善患者的情况。胰腺癌患者诊断异常、患病后的恐惧心理等均会影响胰腺癌手术的预后,因此对患者进行准确和尽早的诊断,是保障临床治疗有效性的重要内容。而常规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诊断疾病指标,通过对肿瘤标志物在胰腺癌患者诊断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对于胰腺癌患者的预后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文通过对几种肿瘤标志物在胰腺癌的诊断和随访中的应用展开综述

  • 标签: 几种肿瘤标志物 胰腺癌 诊断和随访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