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双膝同期关节置换与单膝关节置换的手术安全性,及术后膝关节恢复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双膝重度骨关节炎患者50例(80膝)。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两组单膝组(25例)采取单全膝关节置换;双膝组(25例)采取同期双全膝关节置换。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在肺栓塞、感染及死亡率等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双膝组心血管并发症率、失血量及输血量均较单膝组更高(P<0.05)。6月随访时,两组患者置换前后,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评分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单膝关节置换术相比,双膝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更显著,安全性高,有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 标签: 双侧膝关节置换 单侧膝关节置换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对性护理管理用于发热门诊消毒隔离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1月间我院发热门诊收治的25例,予以针对性护理管理,分析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评分。结果:本研究,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与护理质量评分别为99.84±2.20、98.56±2.32。结论:分析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开展针对性护理管理的效果确切,有助于提高整体护理质量,且患者满意度较高。

  • 标签: 发热门诊 消毒隔离 针对性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将热牙胶充填治疗、充填治疗应用于急性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患者,比较并评估治疗效果。方法2015年2月至2017年10月本院开展治疗及分析的22例急性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患者用作本文资料,参考充填治疗方法不同予以分组,充填治疗使用于参照组(n=11),热牙胶充填治疗使用于实验组(n=11),统计2组治疗之前及之后的疼痛评分值、治疗有效合计率。结果实验组治疗之后的疼痛评分值(5.0±0.7)分对比参照组疼痛评分值(4.0±0.5)分,P<0.05,呈现数据之间的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有效合计率(72.73%)对比参照组(90.91%),P<0.05,呈现数据之间的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牙髓炎和根尖周炎患者采用热牙胶充填治疗对比充填治疗展示出更优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牙髓炎 根尖周炎 热牙胶充填 侧压充填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专利设计的可套入筋膜扩张在无。肾积水行经皮肾镜碎石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54例无积水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78例应用专利设计的可套入筋膜扩张建立通道,76例应用传统筋膜扩张结合斑马导丝建立通道,比较两组患者在扩张成功率、建立通道时间、平均手术时间、一期结石清除率、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变化、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专利可套人扩张组的一次性扩张成功率、建立通道时间、手术时间、血红蛋白下降幅度、住院费用与传统筋膜扩张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清石率和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专利设计的可套人筋膜扩张在无积水肾建立经皮肾通道优于传统筋膜扩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筋膜扩张器 无积水肾 肾结石 经皮肾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152例疑似和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住院患者的心理干预。方法:在隔离治疗期间通过访谈了解患者心理反应,予以相应的心理支持与人文关怀、提供依赖型护理、紧密护理及舒适、安全的住院环境。结果:患者提高了对隔离及治疗的认知水平,住院期间心理压力降低,积极配合隔离治疗。结论:本研究显示通过及时对患者实施心理支持,使患者感受到医护人员对他们的关心、照顾,真正满足了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降低了患者对突发传染病的恐惧、紧张,坚定了康复信心。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患者 隔离期间 心理支持
  • 简介:目的分析以咯血为主要表现的肺隔离症,以提高对肺隔离症的认识。方法分析1例以咯血为主要表现的肺隔离症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资料,并对肺隔离症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女,51岁,主因间断咳嗽、咯血入院,入院查螺旋CT增强扫描维重建示异常供血动脉来源于胸主动脉。诊断肺隔离症,建议患者行手术治疗,患者拒绝,经莫西沙星抗感染。云南白药止血等治疗未再咯血并出院。结论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疾病,临床易于忽视,诊断有赖于螺旋CT增强扫描维血管重建。手术是本病最佳治疗方法。

  • 标签: 肺隔离症 诊断 治疗
  • 简介: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感染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enancehemodialysis,MHD)患者中常见的血源传播疾病,是透析患者中导致肝脏疾病的常见病因。据统计HCV感染患者5%~20%会发展至肝脏纤维化,1%~4%可导致肝癌[1]。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患者指南 指南政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防止新冠疫情疫情蔓延,确保涉疫高考生应考尽考。方法 成立考点工作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及流程,做好隔离人员转运、环境全面消杀、道设置及考场准备,全流程梳理、考前做好教务老师培训考核、全员应急演练等多项举措。结果 高考顺利完成,涉疫考生之间及教务等相关工作人员无新冠感染。结论 新冠疫情期间,为重大考试及涉疫考生考点设置积累了经验。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疫情预防与控制 高考保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索新冠肺炎隔离病房联合病区护理管理模式,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人力严重不足时如何完成防疫任务。方法 联合两个或以上新冠肺炎隔离病区统一护理管理,从护理团队建立、工作区域整合、排班模式改变、工作流程和职责修定,以及质控、培训考核、与医疗配合、患者参与等,多方面进行调整优化护理管理,调查团队成员对人力不足病区联合前后的护理管理模式满意度情况。结果 联合病区护理团队共护理 73 例新冠肺炎患者,取得零感染、零护理不良事件的实绩;护士对人力不足新冠肺炎隔离病房合并后的联合病区护理管理模式满意度更高(P < 0.05);结论 新冠肺炎隔离病房联合病区管理模式,可为在突发大规模疫情防控,面对人力严重不足时,高效完成护理任务提供参考。

  • 标签: 联合病区 新冠肺炎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通过运用食管胃颈部T型全机械吻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照组应用颈部管状吻合吻合,观察组应用食管胃颈部T型全机械吻合。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6.67%,对照组为33.33%,P<0.05;观察组的吻合时间为(16.06±2.35)min,对照组为(27.59±1.86)min,P<0.05。结论: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手术通过运用食管胃颈部T型全机械吻合能够有效缩短术吻合操作的时间,并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

  • 标签: 食管胃颈部 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效果 T型全机械侧侧吻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初产妇常规会阴切术与选择性会阴切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4例,对照组行常规会阴切术,观察组行选择性会阴切术。结果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软产道损伤及损伤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会阴切术可以显著减少产妇产后2h出血量及产妇恢复时间,对新生儿及软产道无损伤,临床上对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应根据产妇的个体情况,行选择性切术。

  • 标签: 常规会阴侧切术 选择性会阴侧切术 阴道分娩 初产妇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降低单胎初产妇顺产会阴切中应用双会阴神经阻滞麻醉配合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本研究的所有产妇均来自我院妇产科2021年顺产的118例单胎初产妇,根据是否给予双会阴神经阻滞麻醉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再配合综合护理,并观察分析会阴切情况。结果:观察组会阴切率18.64%比参照组33.90%低,会阴完整度59.32%比参照组28.81%高(P

  • 标签: 单胎 初产妇 顺产 会阴侧切 会阴神经阻滞麻醉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与分析四维点矫正法在脊柱凸康复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自 2017年 9月至 2018年 9月收治的 60例脊柱凸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 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后路矫正术治疗,试验组给予四维点矫正法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矫形康复效果及患者对术后美观满意度。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凸 Cobb角明显减小、治疗后凸 Cobb角矫正率明显提升,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较对照组相比,满意度明显提升,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用四维点矫正法治疗脊柱凸的矫形康复效果明显,治疗及治疗后指标明显优于单纯后路矫正术,可作为一种理想矫正方法广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 ]四维三点矫正法 单纯后路矫正术 脊柱侧凸 康复
  • 简介:背景:Halo头颅环牵引作为严重、复杂、僵硬的脊柱凸矫形的辅助治疗方法已获得普遍认可。但它需要较长的住院时间,还存在相关并发症及一些禁忌证,如固定的颈椎不稳、脊柱后凸或椎管狭窄等。本文研究临时脊柱内撑开在严重脊柱凸矫形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儿童严重脊柱凸行临时脊柱内撑开治疗的病例10例。我们的目的是:(1)评价临时内撑开对严重脊柱凸的矫形是否有帮助,(2)比较该方法与头颅环牵引的并发症。术前平均凸104°,所有病例均先行凸僵硬部分的后路松解(其中6例同时行前路松解),并在脊髓监护植入脊柱撑开内置物。10例患者4例行一次撑开操作(即初次手术或第一次撑开手术)后做融合术,6例行两次撑开操作(即初次手术或第一次撑开手术完成后再行第二次撑开手术)后做融合术。所有病例完成撑开操作后均行后路双棒内固定植骨融合术。在术前、每次脊柱内撑开操作后、固定融合手术后及末次随访时均摄X线片,测量凸的角度以明确矫形效果。结果:术前凸Cobb角平均104°。应用脊柱初次内撑开至最终融合前,凸平均矫形率为53%(104°-49°)[范围,39%(70°-43°)-79%(70°-15°)]。这一方法使患者获得了安全、逐步的凸矫形。初次手术至最终固定融合手术的时间间隔平均为2.4周。最终凸平均矫形率为80%(104°-20°)[范围,73%(131°-35°)-91%(110°10°)],无神经并发症或感染发生。结论:临时脊柱内撑开可使严重脊柱凸经过脊柱融合获得最大的凸矫正,是治疗严重脊柱凸可供选择和有效的方法。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脊柱侧凸矫形 脊柱撑开 辅助应用 严重脊柱侧凸 辅助治疗方法 植骨融合术
  • 简介:【摘要】目的:双穴位针刺治疗老年卒康复期便秘临床观察。方法:我们收集了2022年1月到2022年12月期间收住的40名便秘患者,并将其随意划分成两组,每组20名,我们采取了两种不同的治疗策略,一组采取了传统中药,另一组则采取了西药。结果:我们评估了两组治疗的有效性。经过系统研究,我们发现,在老年卒康复期便秘的情况,采用两组穴位针刺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提高病人的康复情况(P<0.05)。结论:采用双穴位针刺治疗可以明显提高老年卒康复期便秘的病人的康复情况。

  • 标签: 脑卒中 便秘 双侧穴位针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