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抢救中无创呼吸机的应用价值。方法此次抽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在我院抢救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40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20例。此次研究乙组是高流量吸氧,研究甲组使用无创呼吸机,总结治疗效果、临床指标。结果甲组的氧饱和度、血氧分压、平均血压、呼吸、心率都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抢救中,无创呼吸机的应用价值很高,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并且明显改善相关指标。

  • 标签: 急性左心衰竭 抢救 无创呼吸机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两组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比较不同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探究良肢位摆放的临床效果特点。方法从来我院诊治的2015年1月—2018年1月的脑梗死偏瘫患者中随机抽取30例,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范围61~69岁,平均年龄为64±2.75岁,病程1~12个月,平均病程4.23±2.37个月。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常规护理;治疗组15例,进行良肢位摆放护理。结果两组治疗后MBI、FMA评分平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治疗前和后的MBI、FMA评分平均水平治疗后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对照组高于治疗组。结论良肢位摆放在脑梗死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过程中可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偏瘫后的生活自理功能和运动功能,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脑梗死 偏瘫 良肢位摆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评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治疗过程中应用人性化护理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于2013年10月-2016年9月间收治的90例TIA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分别是46例与44例。A组给予人性化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疾病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与治疗依从性。结果A组的疾病发作持续时间与发作频率均少于B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治疗依从良好率优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TIA患者进行人性化护理,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发病情况,并能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人性化护理 护理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健康管理应用于老年健康体检过程中的意义。方法从我院选出接受老年健康体检者212例,按照体检的先后顺序随机分成两组,组一106例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组二106例为观察组,采用人性化健康管理护理干预,对两组体检者护理满意度及各项指标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护理满意度及各项指标分数上,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老年健康体检者采用人性化健康管理护理干预,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增加体检者的舒适度。

  • 标签: 人性化健康管理 老年人健康体检 护理意义
  • 简介:摘要通过调研分析护理职业岗位能力、中职学生认知水平与职业发展,分析新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的职业标准与现行中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存在问题,进行中职护理专业课程的开发与设计,探索基于工作过程与职业标准融通,符合中等职业教育规律和护理专业特色的中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

  • 标签: 工作过程 职业标准 中职护理专业 课程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制静脉炎预警卡在避免和降低留置针输液过程中发生静脉炎的应用。方法根据病人发生静脉炎时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处针眼直径大小为依据,设计简易的预警卡,作为临床预警外周输液置管静脉炎发生的测量工具。结果通过推广预警卡的使用,静脉炎发生率由18.72%降低至6.23%。结论自制静脉炎预警卡有利于外周输液置管的管理,在发生静脉炎之前起到预警作用,有效降低静脉炎的发生。

  • 标签: 静脉炎 留置针输液 测量工具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产妇和难治性产后大出血患者抢救过程中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0例2012年至2015年在我院进行就诊的产妇和难治性产后大出血患者,其中产后出现难治性大出血的产妇有1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产妇每组各50例(难治性产后大出血患者每组各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组实施优质护理,对比其护理效果;同时对比不同止血方式(宫腔填塞术、背带式缝合术、导管动脉栓塞术)的成功止血率。结果对照组50例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6.00%(38/50),治疗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0%(48/5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难治性产后大出血患者止血率均为80%,数据无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在产妇和难治性产后大出血患者抢救过程中的应用,提高了满意度、降低死亡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 产妇 难治性产后大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下颌水平及近中阻生智齿分牙拔除过程中分牙线位置及角度的选择。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需要拔除下颌水平及近中阻生智齿患者60例,为患者选择合适的分牙线和分牙角度的为实验组,未进行的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拔牙时间要短于对照组,而且再次分牙处理率也要低于对照组,而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要比对照组低,以上数据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前评估下颌阻生智齿阻力,并确定下分牙线和分牙角度,可以减少患者在术中的创伤。

  • 标签: 阻生智齿 分牙线 角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高血压患者在心电监护拔牙过程中心肌耗氧量及舒张压的监测结果。方法随机纳入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患有高血压的门诊拔牙患者150例为观察组,纳入同期血压正常的拔牙患者50例为对照组,对拔牙过程中的舒张压、心率以及反映心肌耗氧量的心率动脉收缩压乘积进行监测,对比分析拔牙各个阶段的变化。结果观察组麻醉注射即刻、拔牙后即刻舒张压、收缩压、心率和RPP均较麻醉前10分钟显著增高(P<0.05),在拔牙后5分钟基本恢复,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上述指标的增高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拔牙过程中对心肌耗氧量及舒张压进行监测,并实施有效的控制手段对心肌耗氧量与血压进行控制,以减少拔牙手术的风险。

  • 标签: 高血压 拔牙 心肌耗氧量 舒张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的应用及对患者抢救效率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我院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收治时间为2015年3月—2018年3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急救护理,实验组患者接受急诊护理途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以及抢救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急救时间以及急诊评估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的比较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急诊护理途径应用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过程的效果显著,显著提高了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且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急救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路径 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 应用效果 抢救效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运用于视神经炎病人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6月我院收治的60例视神经炎患者,随机双盲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焦虑抑郁情况进行量表调查,患者出院后持续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跟踪回访,统计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并在此对患者心理心情进行调查。结果出院时对照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显著高于关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视神经炎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运用于视神经炎病人疗效显著,能有效减少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并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 标签: 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 视神经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对其进行心理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根据实际效果加以分析。方法在本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所接收的该类患者中任选70例,盲选患者35例,用常规的药物进行治疗,为对照组,另35例则在常规药物治疗上辅以心理治疗,为观察组。针对护理效果间差异加以对比。结果对照组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高于观察组中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效果(P<0.05),对照组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定表的分值低于观察组中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功能评定表的分值(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心理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拥有较大的推行和应用的价值。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心理治疗 常规药物治疗 康复过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过程中胃管及营养管的置入时机与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50例食管癌病人胃管及营养管置入的临床资料。结论通过改良胃管及营养管在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过程中的置入时机与方法,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胃管及营养管 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手术 置入时机与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在精神分裂症康复过程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4月于本院进行康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2例,由不同治疗方法分组,对照组36例采取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36例基于此联合心理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经治疗后,干预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BPRS评分、SFRS评分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康复过程中应用心理治疗与常规药物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分裂症状,提高患者社会功能和自知力,值得大量推广应用在精神分裂症康复过程中。

  • 标签: 心理治疗 常规药物治疗 精神分裂症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指导与健康指导联合使用对子宫内膜炎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接受子宫内膜炎治疗的患者100例纳为研究对象。在随机抽签分组的基础上,根据对其实施的护理方法途径的不同,将其均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施以心理指导与健康指导。将患者护理前后的SAS(焦虑量表)、SDS(抑郁量表)评分、依从性、生存质量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护理前,组间对比显示患者SAS(焦虑量表)、SDS(抑郁量表)评分以及生存质量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后组间对比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依从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子宫内膜炎治疗过程中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提高,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以心理指导与健康指导的方法有着较好的效果,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心理指导 健康指导 子宫内膜炎 依从性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患者撤机过程中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检测评估撤机结局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72例行机械通气超过72h,且具备撤机条件的老年AECOPD患者,根据有无检测BNP分为检测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监测两组患者撤机过程中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指标。BNP检测组测定自主呼吸试验(SBT)前,SBT30min时的BNP值(分别标为BNP1、BNP2),及SBT前、SBT30min时的血浆BNP水平差值(ΔBNP),根据BNP1值分为BNP正常组与BNP增高组。当BNP2>400pg/ml或ΔBNP>50pg/ml时,给予相应处理措施。结果检测组中BNP增高组与正常组SBT后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NP检测组的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AECOPD患者撤机过程中进行血浆BNP水平检测可以反映其心功能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急性心功能不全,提高撤机成功率。

  • 标签: 脑钠肽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发作 撤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