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第二产程产妇采用自由体位对分娩情况的积极影响。方法择取2017年5月-2018年12月在我院产科进行阴道分娩的125例产妇,按照分娩体位的差异将这些产妇纳入实验组(63例)、常规组(62例),第二产程中,常规组采用传统仰卧截石位,实验组采用自由体位,比较两组分娩结局和相关情况。结果和常规组分娩情况相比,实验组顺产率显著更高,第二产程时间显著更短,产后2h出血量显著更少(P均<0.05)。结论自由体位分娩应用于第二产程中的效果较好,有助于缩短产程、提升顺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量。

  • 标签: 临床分娩 第二产程 自由体位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与常规护理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实施分娩的15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成各自75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助产护理期间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携手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方法;对比两组产妇的疼痛程度、产程时间与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疼痛程度明显弱于对照组产妇,P<0.05;观察中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内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产妇,P<0.05;两组产妇的第三产程时间没显著差异,P>0.05。另外,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更高,产后出血量更少,P<0.05;两组产妇的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助产护理采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模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促进产程进展,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 标签: 分娩球 自由体位 初产妇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初产妇应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的临床价值,旨在为产科护理工作提供有效参考。方法收集本科室2015年10月-2016年10月间接收的初产妇200例,参考随机双盲分组法将产妇随机分成2组参考组共有100例,为其提供常规产科护理服务;观察组共有100例,在接受与参考组相同护理的同时,给予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干预。观察2组产妇的产时疼痛状况、分娩方式选择情况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的产时疼痛程度较参考组显著更轻,阴道分娩率显著更高,剖宫产率显著更低,产后24h出血量显著更少(P<0.05)。结论初产妇应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有助于减轻产时疼痛,降低其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初产妇 助产护理 分娩球 自由体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体化护理在自由体位分娩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92例自由体位分娩的产妇作为对照组,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92例自由体位分娩的产妇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较好,患者生产时间较短,患者满意度较高。结论对采取自由体位分娩的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有利于缩短生产时间,减少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在实际应用中有较高推广价值。

  • 标签: 自由体位分娩 人性化护理干预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患有反流性食管炎(RE)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2003年8月-2011年10月合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经胃镜确诊的患有原发性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150例,将其按照LA分级系统进行分级,分析这种疾病的一般状况、内镜表现、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的RE分级构成在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中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男性与中老年患者的LA-B和LA-C的比例都明显比女性以及其他高。反流性食管炎伴有消化性溃疡、胃/食管息肉的分级构成和总体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分级构成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他们的食管裂孔疝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患者以及男性患者和伴有食管裂孔疝的患者在反流性食管炎的分级中LA-B和LA-C的所占比例更高,HP的阳性率与食管炎呈负相关,患有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更容易伴有十二指肠球溃疡。

  • 标签: 反流性 食管炎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治疗方法和预后效果。方法选取46例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23例,对照组采用减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损害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椎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P<0.05),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数据比较均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脊柱创伤合并脊髓损伤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脊髓神经功能损害症状,减轻脊髓压迫和患者疼痛感,手术效果良好,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脊柱创伤 骨髓损伤 内固定手术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研究人工神经网络算法的理论,结合药品安全指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药品安全指数值的调整策略和药品安全指数值的确定方法,根据这种方法确定了一级指标与二级指标指数级,并对一级指标中的药品机构检验合格率进行了细致的划分与分析。最后说明了这种值策略提供的药品安全指数能科学、实时、动态地处理各种指标与相应的值。

  • 标签: 药品安全指数 神经网络算法 指标权值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膀胱测压检查时的尿流率与自由尿流率的比值在尿道狭窄诊断中的意义。方法80例患者行自由尿流率及尿动力学检查。结果非梗阻38例患者自由最大尿流率和测压检查最大尿流率分别为17.4±8.1ml/s和16.7±5.5ml/s(P>0.05);BPO患者分别为9.4±3.4ml/s和8.5±2.7ml/s(P>0.05);而尿道狭窄患者则为11.0±4.5ml/s和5.0±2.8ml/s(p<0.001),即尿道狭窄患者的测压检查的最大尿流率仅为自由最大尿流率的45%。结论当尿动力学检查时尿流率值明显低于自由尿流率值时应考虑尿道狭窄的可能。并且在梗阻判断时应结合参考自由尿流率。

  • 标签: 尿动力学 尿流率 尿道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分析在初产妇助产护理中采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护理与常规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样本选取本院初产妇,样本选取例数为100例,研究时间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之间,按照助产护理方式的差异将100例产妇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其中联合组产妇采用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护理,常规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控制感评分与产后出血量,并将其作为护理质量的对比依据,统计结果数据得知,联合组产妇分娩控制感评分与产后出血量指标均优异于常规组,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两组产妇护理满意率,并将其作为护理效果的对比依据,统计结果数据,联合组产妇护理满意率较高,且与常规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此次研究证实,在初产妇助产护理中给予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护理,可改善产妇分娩质量,提高护理满意率,为有效护理方案。

  • 标签: 初产妇 助产护理 分娩球 自由体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拉玛泽呼吸及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对产妇分娩的影响。方法观察组50例产妇产程中应用拉玛泽呼吸法及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协助分娩;对照组50例产妇采取常规体位分娩,产程中未使用分娩球及呼吸技巧,2组产妇均无内外科并发症及绝对剖宫产指征,均有自然分娩意向。结果针对两组产妇产痛、妇总产程、活跃期的加速期、第二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以及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玛泽呼吸法及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能稳定产妇情绪,有效减轻产时疼痛,缩短产程,增加胎儿氧的供给量,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减少剖宫产率,促进自然分娩。

  • 标签: 拉玛泽呼吸法 分娩球 自由体位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联合应用自由体位分娩与分娩减痛法在初产顺产妇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50例接受顺产生产的初产妇随机均分为A、B、C三组,A组自由体位分娩,B组采用分娩减痛法,C组联合两种方法。结果C组产妇的各个产程时间以及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其余两组,C组最终的阴道自然分娩率为94%,在疼痛感以及会阴侧切和发生会阴Ⅲ度裂伤、宫颈裂伤、产后出血方面,C组均优于其余两组。C组与A、B组结果之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自由体位分娩与分娩减痛法在初产顺产妇中的效果观察可以提高产妇整体的生产质量。

  • 标签: 联合自由体位减痛法 初产 顺产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补虚药对氧自由基和膜脂质过氧化的阻止作用。方法对几种补虚药人参、黄芪、首乌、当归作用机理的研究。结论补虚药中有效成分能够明显作用于生物膜,阻止其过氧化反应。

  • 标签: 补虚药 氧自由基 膜脂质过氧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治疗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6年6月682例行胆囊切除术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术式分为甲组(325例,运用开腹胆囊切除术)和乙组(357例,运用腹腔镜切除术)。分析两组的疗效。结果甲组和乙组手术成功率100%。乙组患者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甲组缩短(P<0.05)。甲组手术出血量比乙组少(P<0.05)。乙组术后并发症率比甲组低(14.0%比25.2%,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并发症少,恢复快,可进行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胆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功能(fibrinogenfunctionAnticoagulant,Fg)、自由基SOD和MDA在急性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按CCS评分将10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病人分为轻型组、中型组和重型组,并设立对照组100名,分别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黄嘌呤氧化法和比色法动态测定脑梗死组及对照组发病后或入组后第1天、10天外周血浆Fg和SOD、MDA水平,分析其关系。结果脑梗死组各时间点血浆Fg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发病第1天,SOD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M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10天,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Fg水平在发病第1、10天随着病情严重程度而升高,三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SOD和MDA水平只在发病第1天才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变化(P<0.01)。结论Fg、MDA和SOD共同参与脑梗死急性期血管病理损伤过程,Fg可作为评估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轻重和预后的客观指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心理护理应用于血液透析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5年4月—2018年4月间收治的96例血液透析治疗患者为研究主体。划分为A组和B组,均是48例。A组给予个体化心理护理,B组给予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的孤独、恐惧、忧郁和焦虑等心理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A组低于B组,组间与组内对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血液透析治疗患者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可改善其负面情绪,具有较佳的护理效果。

  • 标签: 个体化 心理护理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初产妇助产护理中采用自由体位结合导乐球的效果。方法参研对象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医院接收的1346例初产妇,遵从双盲法分组标准均分为参照组、实验组,依次给予常规分娩指导、导乐球联合自由体位分娩指导。比较两组产生用时、产后负性情绪评分。结果实验组各产程用时均短于参照组,焦虑抑郁评分均少于参照组,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由体位与导乐球联合应用在初产妇中不仅能缩短产程,还有利于及时消除其不良情绪,保障顺利分娩。

  • 标签: 抑郁焦虑 导乐球 初产妇 自由体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黄连素与硫糖铝联合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4.01-2014.09期间在我院就诊治疗的72例慢性顽固性胃炎患者,运用计算机进行随机性分组,对照组36例患者采用黄连素进行治疗;治疗组36例患者采用黄连素联合硫糖铝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约为91.67%(33/36)显著大于对照组的75.0%(27/36);发生不良反应的几率约为5.56%(2/3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89%(5/36),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硫糖铝与黄连素联合治疗慢性顽固性胃炎的效果突出,药物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及前景。

  • 标签: 硫糖铝 黄连素 慢性顽固性胃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无张力疝气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8年3月本院腹股沟疝患者90例进行讨论,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采取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结果观察组采取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后,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少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22%,对照组为13.3%,两组比较,P<0.05。结论采取无张力疝气修补术治疗疗腹股沟疝,可以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促进预后,可以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无张力疝气修补术 传统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丙戊酸钠联合托吡酯治疗癫痫的效果及其对炎性反应与氧自由基水平的作用。方法将94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给予观察组患者丙戊酸钠和托吡酯进行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托吡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癫痫治疗效果、炎性因子及氧自由基水平。结果使用丙戊酸钠联合托吡酯治疗的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2水平及SOD检测值与治疗前进行比较均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TNF-α、IL-2及SOD检测值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丙戊酸钠联合托吡酯治疗癫痫效果确切,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炎性因子及氧自由基水平。

  • 标签: 丙戊酸钠 托吡酯 癫痫 治疗效果 炎性反应 氧自由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