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多重实时PCR技术,通过优化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探索一种可同时且快速准确检测五类致谢性大肠埃希菌、志贺菌的方法。方法选择78株大肠埃希菌、志贺菌为研究对象,筛选各菌种特有的一些毒性基因,包括aggR、eaeA、ipaH、lt、stlb、stx1及stx2,以这些毒性基因作为PCR扩增反应的检测目标,通过NCBI网站获取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利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5.0进行引物序列的设计,而后进行PCR扩增反应,对反应产物进行验证从而证实引物的特异性,同时通过反应体系中各底物浓度的配比进行调节和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调整,确定最佳PCR扩增体系和条件,最终成功建立一种能同时鉴定五类致泄性大肠埃希菌和志贺菌的多重PCR方法。结果本研究结果发现,针对各菌种的毒性基因所设计引物经PCR扩增反应的验证,被证实均特异性地扩增出相应的目标基因产物,且在本研究中对78株大肠埃希菌及志贺菌的多重PCR检测结果与单重PCR检测结果吻合。结论本研究利用多重PCR技术,成功建立了一种能同时且特异性地检测致泄性大肠埃希菌及志贺菌特异性的检测方法,我们期望这种检测方法可应用在临床疾病诊断及在食品检验等方面发挥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致泻性大肠埃希菌 多重PCR方法 毒性基因 内参照基因
  • 简介:近日,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发布了“200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结果。调查显示,2007年毕业生的就业落实率达70%,专家预计严峻的就业形势十年内难以缓解。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地方中医药院校,应该思考如果提高毕业生的市场竞争力。现在中医药毕业生对口就业压力越来越大,跨行就业日见普遍。所以,在注重学生纵向能力培养的同时,拓宽横向知识越发重要,具备医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复合型人才可以通过修读第二专业来培养。一、川内院校第二专业开设情况通过川内各高校校园网以及联系其教务科进行调查(见表1),发现第二专业开设情况并不理想。调查12所川内高校,6所高校已开设第二专业,其中5所为部属院校,有6所高校当前没有开设,其中4所为医药类院校。表1川内高校第二专业开设情况学校种类第二学位或辅修专业开设情况已开设未开设部属院校50地方院校16由此可见,川内医药类院校还没有能利用第二专业来培养复合型人才。我校曾开设过第二专业,笔者作为任课教师,感觉效果很好,但随着学分制改革以及校区的搬迁,没有继续开设。二、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紧迫性1.就业形势严峻随着高校持续8年的扩招,2008年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将超...

  • 标签: 中医药院校 任意选修课 第二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