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颌间牵引结合钛坚强内固定在下颌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入组42例下颌骨骨折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21例:用颌间牵引治疗;观察组21例:用颌间牵引+钛坚强内固定术。以两组临床疗效、功能恢复情况等指标为对比项目。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的71.43%(P

  • 标签: 下颌骨骨折 颌间牵引 钛板坚强内固定 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治疗合并半月损伤的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合并半月全层损伤的膝骨关节炎患者48例,进行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术。分别在术前及术后分析其疗效。结果48例患者膝关节疼痛、功能障碍改善好转,总有效率达95.8%。结论关节镜下采用半月部分切除成形术疗效显著,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愈合率高,临床效果满意,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关节镜清理术是有效的,但要掌好临床适应症。

  • 标签: 关节镜 半月板损伤 膝骨关节炎
  • 简介:目的探讨经掌侧入路行T型钛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观察组经掌侧入路行T型钛固定治疗,对照组行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活动功能恢复情况、术后X线检查复位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愈合时间分别为(12.0±2.0)周和(13.8±2.4)周,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77,P<0.05).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0%(19/20)比65.0%(1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掌倾角、桡骨短缩复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10.6±4.7)°比(6.6±4.0)°、(0.8±0.5)%比(1.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尺偏角复位情况虽然优于对照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1例患者出现畸形愈合,发生率为5.0%(1/20).结论经掌侧入路行T型钛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效果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桡骨骨折 老年人 掌侧入路 T型钛板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研究对于膝关节半月损伤患者行以膝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抽取在我院2019年2月-2021年2月进行膝关节半月治疗的伤患者5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实验对照的两组,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随机分组的两组患者进行不同治疗方案后,观察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情况及治疗后活动的疼痛感,将两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根据两组患者的治疗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实验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及疼痛感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结果,且数据间的临床结果进行分析发现,数据在统计学分析之后,其存在临床实施意义。结论:对在我院进行膝关节半月损伤患者行以膝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结果发现其治疗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治疗患者,可显著提升患者膝关节功能状况,其次患者膝关节疼痛感觉等明显降低,且患者治疗后的预后康复结果良好,具有实际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行实施

  • 标签: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微创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护理在膝关节半月损伤经关节镜手术治疗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挑选50例膝关节半月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与2022年1月——2023年7月期间统计分析。所有患者均经关节镜手术治疗,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入常规组、实验组,每组2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康复效果、不良情绪评分。结果:以护理康复效果对比,实验组高于常规组(P<0.05)。以不良情绪评分对比,实验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经关节镜手术治疗患者膝关节半月损伤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可加强其康复效果,促使情绪改善,建议普及。

  • 标签: 关节镜手术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个性化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程序化护理对于膝关节镜手术的半月损伤患者护理效果。方法:研究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护理此类患者100例,分组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程序化护理,对比护理后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此类患者行程序化护理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同时提升患者护理满意程度,具有较为显著护理效果。

  • 标签: 膝关节镜 半月板损伤 程序化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对半月损伤伴骨关节炎患者采取关节镜术后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措施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本院于2019.2-2020.2月期间收治的42例半月损伤伴骨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全部患者均予以关节镜术治疗,并将其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1例,在关节内予以注射无菌氯化钠溶液)与观察组(21例,在关节内予以注射玻璃酸钠),并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膝关节HSS评分低于观察组患者,两组临床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半月损伤伴骨关节炎患者采取关节镜术后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措施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骨关节炎 玻璃酸钠 关节镜术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高分辨率CT在膝关节半月及前交叉韧带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月-2023年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2例膝关节半月及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关节镜检查和高分辨率CT检查,以关节镜检查为金标准,评估高分辨率CT 检查的应用价值。结果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高分辨率CT诊断半月损伤的诊出率为92.68%,与关节镜相比差异不大(P>0.05),高分辨率CT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出率为95.24%,与关节镜相比差异不大(P>0.05)。结论 使用高分辨率CT诊断膝关节半月及前交叉韧带损伤和关节镜诊断的差别不大,准确性比较高,可以作为膝关节损伤患者的初次诊断方法推广应用。

  • 标签: 高分辨率CT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前交叉韧带损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无痕重睑术联合部分睑切除术治疗上睑内翻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于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2名上睑内翻患者,分为切除组(25名)和联合组(27名)。切除组行部分睑切除术,联合组行无痕重睑术联合部分睑切除术。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联合组临床有效率92.6%(25/27)显著高于切除组80.0%(20/25)。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无痕重睑术 部分睑板切除术 上睑内翻 临床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膝关节半月损伤患者关节镜手术后实施个性化护理对其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膝关节半月损伤患者 66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8年 9月 -2019年 8月间,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实施常规护理的常规组,另一组为实施个性化护理的个性化组,每组各 33例,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且个性化组低于常规组,( p<0.05);个性化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 p<0.05)。结论 对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膝关节半月损伤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负性情绪 关节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半月损伤患者行膝关节镜术后采用程序化护理对康复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本院接受的45例半月损伤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22例患者,研究组23例患者,资料收集时间为2020年2月到2022年2月。所有患者均接受膝关节镜治疗,术后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行程序化护理措施。对比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经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半月损伤患者行膝关节镜术后采用程序化护理,有助于提升康复效果,加快膝关节功能恢复,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程序化护理 半月板损伤 膝关节镜 康复效果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经椎间孔入路与椎间入路脊柱内镜下治疗老年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及对VAS,JOA评分的影响。方法:从2021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入的老年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筛选出82例研究对象,并将其分入椎间孔组和椎间组,每组41例。椎间孔组采用经椎间孔入路脊柱内镜手术治疗,椎间组采取经椎间入路脊柱内镜手术治疗。结果:椎间组的手术时间短于椎间孔组、术中透视次数少于椎间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孔组和椎间组临床治疗效果的显效率、住院时间、术后1个月VAS、术后1个月JOA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间孔入路与椎间入路脊柱内镜下治疗老年椎间盘突出症均能获得良好的疗效,且能有效改善VAS和JOA,但经椎间入路脊柱内镜手术时间更短、术中透视次数更少。

  • 标签: []椎间孔入路 椎板间入路 脊柱内镜 老年 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切开复位AO跟骨内固定联合自体或异体植骨术治疗Sanders分型Ⅲ型的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我院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Sanders分型Ⅲ型的跟骨骨折患者中,抽取36例纳入到讨论中,用随机数字法分3组,每组各12例,A组接受自体髂骨植骨治疗,B组接受异体骨植骨治疗,C组接受未植骨治疗,观察各组治疗状况,并对比分析。结果对比C组与A组、B组跟骨宽度,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三组患者随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手术时间,组间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术中出血量,A组(133.4±5.2)ml高于B组(97.8±4.7)ml、(95.6±5.7)ml,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Sanders分型Ⅲ型的跟骨骨折症状,切开复位AO跟骨内固定联合植骨术,此方式可促进Bolher角和跟骨高度恢复,但异体植骨可控风险性较小,且痛苦小,创伤性,而自体植骨方式,手术操作过程中出血量高,因此,临床在确定治疗方案时需综合考虑各因素。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