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预防产后出血及尿潴留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2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结果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后,产妇产后2h、24h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尿潴留发生率为3.92%,对照组发生率为17.6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及尿潴留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产后出血 尿潴留
  • 简介:摘要目的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为最严重并发症,加强预防措施和相关因素研究,优化全程护理流程,加强中西医结合诊疗及预防,对预防人工关节术后感染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自2012年1月-2015年12月共作人工关节置换术80例84关节,年龄35-85岁,平均60.5岁,髋关节组58例60髋、膝关节组22例24膝。术前常规筛查调控血糖,抽血检查血凝全套及血常规,术后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引流管及时送检细菌培养,预防应用抗菌素术中按空气消毒方法施术,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经t检验P<0.05,有显著差异;结果本组80例84关节,平均随访3.5年均未发现感染,疗效优良率达到93%。结论术中严格空气消毒,术前后抗菌素应用、术后各种感染性指标实验室检测是预防感染的关键。

  • 标签: 人工关节 感染预防 相关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APACHEⅡ评分联合Walerlow评分在预防ICU危重患者压疮发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1月本院ICU危重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按照疾病种类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每天由白班护士进行APACHEⅡ评分和Walerlow压疮高危评分动态评估,分析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压疮发生风险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和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有无压疮的APACHEⅡ和Walerlow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ACHEⅡ评分联合Walerlow压疮高危评分可有效提高临床护士对ICU重症患者压疮形成的预防意识,并通过相关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危重症患者住院期间压疮的发生风险,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APACHEⅡ评分 Watelow评分 危重症患者 压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公共卫生监测对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影响,阐明当前疾病形势对居民健康的影响,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为改善和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公共卫生监测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危险因素进行的卫生监测。结果近年来,各国政府在处理各种公共卫生问题的过程中,已建立健全起相应的公共卫生监测防范网络。结论公共卫生监测是指有计划的、连续的和系统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及影响因素的相关数据,并及时见监测所获得的信息发送、反馈给相关的机构和人员,用于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的制定、调整、评价。大力开展公共卫生监测可以了解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构成及相关健康指标的变化。

  • 标签: 公共卫生 监测 传染病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急性呼吸道疾病是由于病原体对人的上呼吸道粘膜入侵所导致的病变,急性呼吸道疾病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的危害越来越大。因此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已经是刻不容缓的。在临床上急性呼吸道疾病所引起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患者全身发热无力,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的话就会导致患者的身体机能损坏从而导致死亡。而且呼吸道疾病的传播速度十分之快,所带来的危害也是十分之大的,在现代社会对于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对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控制方法进行详细地介绍,从而找出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控制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方法。

  • 标签: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预防控制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收集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来我院接受甲状腺手术治疗的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20)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n=20)接受并发症预防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00%,对照组为80.00%,P<0.05。结论针对甲状腺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原因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对于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甲状腺手术 并发症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预防保健科接种的200例接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分析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00例与研究组100例,在儿童预防接种中对照组主要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主要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儿童护理后的效果、不良反应以及家长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的家长满意率为98.43%ie,与对照组86.43%相比,研究组的家长满意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研究组主动配合的儿童有70例,家长协同下积极配合的有25例,不配合有5例,对照组主动配合的儿童有50例,家长协同下积极配合的有30例,不配合有20例;研究组有1例发生低热,1例针孔处红肿,不良反应率为5.32%,对照组有3例发生低热,2例针孔处红肿,2例发炎,不良反应率为25.42%,经比较,研究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在儿童预防接种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不良反应率,提高儿童的配合度与家长满意度,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措施 儿童 预防接种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我院患者晚期产后出血的病因和预防治疗效果,为后期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整理收集我院收治的75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全部产妇出血原因为胎盘、胎膜组织残留、子宫复旧不良、产褥感染、子宫切口感染裂开。经治疗后70例治愈或好转,5例进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无死亡。结论晚期产后出血主要原因为胎盘、胎膜组织残留、子宫复旧不良。要通过增强对晚期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时发现、准确处理,同时加强孕期保健和产褥期健康常识的宣传,从而减少晚期出血的发生。

  • 标签: 晚期产后出血 病因 预防治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染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小儿手足口病的发生。方法抽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辖区内发病的126例手足口病患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手足口病特点并总结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126例手足口病患儿中,91例年龄在5岁以下,发病率为72.22%;5-7月发病85例,发病率为67.46%。结论手足口病主要发生于5岁以下幼儿,5-7月为手足口病的高发季节,积极采取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可以避免和减少小儿手足口病的传播和蔓延,对儿童身体健康的保护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小儿手足口病 预防 控制 传染
  • 简介:前不久,多家媒体对儿童接种疫苗进行了负面报道,使很多家长对接种疫苗产生了误解,担心自己的孩子接种了有问题的疫苗。于是便有家长发问:预防针究竟是打还是不打?专家的回答是肯定的。只是家长在儿童接种疫苗前后,应知晓以下10个方面的知识。

  • 标签: 儿童预防接种 疫苗接种 负面报道 减毒活疫苗 百白破 灭活脊灰疫苗
  • 简介:摘要目的在手术护理过程中,有相当多潜在或明显的护理缺陷,本文将研究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对各种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控制,减少护理缺陷。方法以我院2016年2月--2016年10月期间所发生的手术室护理安全事件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详细与科学的总结,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产生各类护理安全隐患的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所总结出的各种安全隐患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结果护理人员护理效果均不错。结论针对高危的因素不断改进管理措施是降低手术室护理风险的关键措施,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手术室护理风险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鼻饲患者吸入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策略和效果。方法择取2014年2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住院老年鼻饲患者100例,根据随机平均分组法,均分100例为各50例的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施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两组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和患者护理满意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研究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4.0%,护理满意度为94.0%;对照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28.0%,护理满意度为74.0%,二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加强老年鼻饲患者吸入性肺炎的预防护理干预,可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老年患者 鼻饲 吸入性肺炎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也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人民的寿命得到延长。同时,我国老年人心血管类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增长趋势。本文主要研究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并制定出有效的预防措施,目的在于降低老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保护老年人的生命安全,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群体 心血管疾病 高危因素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剖宫手术的患者1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了给予两组患者最基本的药物治疗之外,实验组患者予以护理干预的治疗方法,对照组予以传统护理的治疗方法,6个疗程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尿潴留发生情况、首次排尿的时间以及对术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尿潴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并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可以在临床上使用并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剖宫产术 尿潴留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治疗与预防。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患者76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治疗。结果经治疗后,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具有明显的差异,观察组的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85.3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过程中,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9.27%,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生素相关性肠炎临床采用综合性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同时临床应加强对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的发生,对临床抗生素的使用严格按照操作标准。

  • 标签: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治疗 预防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足背伸曲运动对术后卧床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8~2015.8在我科进行手术术后需卧床的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实验组采取护理干预给予指导患者主动或被动做足背伸曲运动,包括伸曲角度、间隔时间、运动数量。对照组则不给予足背伸曲运动干预,只给予常规护理指导。结果研究结果显示60例卧床患者中,实验组满意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6.66%,实验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在减少住院天数及费用上占优势,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通过护理干预采取的主动或被动做足背伸曲运动的30例患者中,可以有效的促进血液回流,同时减少住院天数及费用,且经过造影复查后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预防肺栓塞、脑栓塞的发生。

  • 标签: 卧床 DVT 护理 足背伸曲运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分输血引起的输血不良反应,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49例发生成分输血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9例发生成分输血不良反应的病例中,输注红细胞出现输血反应共24例,占49.0%,输注血浆类出现输血反应23例,占46.9%,输注血小板类出现输血反应2例,占4.1%。输血反应类型主要以过敏反应为主,共38例,占77.6%,其次为发热反应共9例,占18.4%,恶心、胸闷反应各1例,占4%。结论导致成分输血不良反应的原因和反应类型较多,临床医务人员应增强成分输血安全意识,采取积极的预防控制措施,避免和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确保临床输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成分输血 输血不良反应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围产期护理干预对预防性剖宫产下肢静脉血栓的作用。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对140例剖宫产患者围产期进行护理干预,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措施。通过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血栓发生率、疼痛VAS评分以及住院时间,评价护理干预在剖宫产围产期预防下肢静脉血栓中作用。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栓发生率为2.86%,疼痛VAS评分为(2.17±1.38),住院时间为(6.439±1.24)d;对照组血栓发生率、疼痛VAS评分以及住院时间依次为12.86%、(4.33±1.55)、(9.601±1.45)d,各个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剖宫产产妇围产期血栓预防性护理,有利于降低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改善产妇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下肢静脉血栓 护理干预 围产期 剖宫产
  • 简介:摘要手术患者是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本文帮助手术室护理人员熟知术中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掌握压疮发生的原理,熟练掌握手术压疮的防护措施积极采取有效手段加以控制。从而降低手术中压疮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

  • 标签: 手术室 压疮 危险因素 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