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托幼机构女职工的健康现况,研究疾病的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建议与措施,促进托幼机构女职工的健康。方法2012年大连市沙河口区妇幼保健院对1837名来自托幼机构女职工进行健康检查。结果对1837名女职工体检结果进行分析,患病率为6.21%,患病顺位为高血压、霉菌性阴道炎、陈旧性结核、肝功异常;高血压的发病多发生在45岁以上,霉菌性阴道炎发生在比较年轻的年龄段。结论加强对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的健康教育与宣传,提高该人群防病知识和自我保健意识,是保障和促进集体儿童身心健康的重要举措。

  • 标签: 托幼机构 女工作人员 健康检查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徐国辉(张家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南张家界427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12-22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5期
  • 机构:发展民生档案与党和国家制定的人本理念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政策一脉相承,近年备受档案管理部门专家学者高度关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是政府主办的社会公益性事业单位,因其工作职能面向人群的特征,构成了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生、老、病、死的重大民生档案特殊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因此,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发展民生档案是大有可为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襄阳市县级结核病防治机构(简称“县级结防机构”)人力资源现状,找出县级结防机构专职人员配置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2011年11月对襄阳市7个县级结防机构共51名专职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用SAS9.2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全市县级结防专职人员年龄和性别配备基本合理,人员总量偏少,人均服务人口9.22万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占7.84%,中级及以上职称占43.14%;39.21%的专职人员同时有两种或以上岗位;年人均接受专业培训为0.34次。结论全市县级结防机构专职人员数量和质量均有待提高。

  • 标签: 结核病 预防卫生服务 卫生人力
  • 简介:<正>IFBB国际健美健身联合会(IFBB)于1946年在加拿大成立,是世界最高级别的健美健身体育运动国际组织。现任主席本·韦德及兄弟乔·韦德先生是IFBB的创始人。联合会宗旨是在国际范围内促进,管理和发展健美和文体活动;促进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制订比赛规则,任命裁判,安排世界比赛并在其

  • 标签: 健美运动 IFBB 韦德 世界比赛 比赛规则 中国健美协会
  • 简介:目的了解安庆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DC)健康教育资源现状,找出适合安庆市健康教育发展的对策,为更好地开展全市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填式问卷对全市CDC及其健康教育在职人员进行调查,并查阅相关文件和资料。结果全市共有10家CDC,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缺乏,素质不高,人员培训次数少、时间短,设备简陋,经费投入不足,活动开展项目较少、形式单一。结论有必要加大健康教育工作重视程度,加强健康教育人才培养和培训,确保健康教育工作的基本仪器设备配置,加大健康教育经费投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满足社会和人民群众需要。

  • 标签: 健康教育 卫生资源 流行病学
  • 简介:按照国际通用标准,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数的7%以上的地区,称为“老年型地区”^[1]。21世纪是全球人口年龄进入老龄化的时代。2004年上海市65岁以上老年人口为19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4.87%,老龄化程度接近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和地区^[2]。

  • 标签: 上海市杨浦区 卫生状况调查 养老机构 老年人口 发达国家 人口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养老机构65岁以上老年人的焦虑抑郁障碍及相关因素。方法71家养老机构中随机抽取703位老人,用焦虑障碍自评量表和抑郁障碍自评量表进行测评。结果①情绪问题发生率为18.5%;②不同年龄情绪问题发生率也不同;③同年龄段不同养老机构得分不同;④各种身体疾病的导致率不同。结论养老机构的老人焦虑和抑郁问题较严重,会受到年龄段、不同机构和慢性病等影响,应该高度重视。

  • 标签: 养老机构 焦虑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讨论
  • 简介:社区卫生服务的目的是使社区人群能得到合理、方便、持续、综合的卫生服务,使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提高健康素质。社区卫生服务主要从事辖区内入网人口的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和常见病、多发病、医生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治疗和康复等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势必在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中起到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针对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经过深入、细致的居民需求分析及日常工作经验,我们认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必须具备一套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系统”,要求整个系统必须符合卫生部社区卫生服务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六位一体”,依据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主动性、全面性、综合性、连续性、可及性的特点进行制作。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 信息系统建设 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卫生服务体系改革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卫生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托幼机构手足口病病例暴发情况,为科学防范和处置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2009年9月4~19日暴发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reaItime-PCR检验方法进行手足口病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共报告病例27例,罹患率46.6%。采集20份患儿咽拭子标本送检,检出EV71核酸阳性13例,检出率65%。结论应加强托幼机构,特别是农村托幼机构的重点传染病监测、指导和宣传以及规范化管理,从而控制类似传染病疫情的暴发。

  • 标签: 手足口病 暴发 托幼机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院的老年病房收治的老年病人均有一定程度的精神疾患。对这部分病人的护理我们一直沿用卫生部的相关规范。我们探讨引入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质量标准》《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健康评估服务规范》,进一步提升我院的老年病人的护理工作质量及病人和家属满意程度。多年来,护理管理大多集中在讨论医院的专业护理和护理技术等方面。没有深入研究和讨论制定综合的服务标准。我们的讨论提供了在引入服务标准方面的新视角。

  • 标签: 老年精神病人 养老机构服务标准 护理服务
  • 简介:韩国女性所要求的是可以立即显效的美容方法。在此我们就介绍一些受到韩国女性推崇的美容沙龙!以最先端的科技研发成果为背景依托的韩国美容治疗术,绝对可以信赖。值得一去!

  • 标签: 职业女性 护理机构 美体 美容方法 韩国 治疗术
  • 简介:摘要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一组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和臀部等部位出现皮疹为主要临床特征。自2008年5月2日起,卫生部将手足口病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几年来,手足口病的报告发病数居高不下,幼托机构群体性手足口病发病也常有报告。本文对当前乡镇幼托机构手足口病流行因素作出简要分析,并就乡镇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提出若干对策。

  • 标签: 托幼机构 手足口病 流行因素 防治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实施记录管理程序和档案管理程序,保证血液信息可追溯性。方法对血液采集、检测、制备、储存、发放和运输整个采供血过程及时记录归档。结果依据管理程序建立与实施可追溯。结论正确实施档案管理,及时归档,确保每袋血液信息完整性。

  • 标签: 记录 档案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了解衡阳市养老机构内养老护理队伍现状情况,为建立养老护理员培训机构或组织、打造衡阳市高质量养老护理队伍和探讨健康养老服务模式提供依据,促进区域性的养老事业发展。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表,对衡阳市四个主城区内8个养老机构中95名养老护理服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目前衡阳市内养老机构养老护理员平均年龄为(52.36±5.47)岁,大部分来自于农村妇女,基础文化低,无证上岗率66.3%;80%工资在2000元以内,40.1%无节假日休息,54%的人对现状不满意;35%的养老护理人员未接收过任何培训,60%护理人员觉得需加强职业培训,79%护理人员认为有必要进行再培训,44.2%护理人员认为需要政府组织集中培训。结论目前衡阳市养老机构内养老护理队伍现状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应实施相应的对策、拓宽人才渠道、重视养老护理人员的在职继续教育。

  • 标签: 养老 护理 调查
  • 简介: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医院已处在工作机制与工作模式转型的重要时期既有发展的机遇,又面临新的挑战。作者通过深入分析高校医院发展中内外环境因素,得出影响校医院发展的内外环境因素中有利因素多于不利因素,自身方面优势条件强项比较明显,劣势与弱项也比较突出。提出校医院发展应根据自身情况明确发展方向,注重内涵建设,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高校医疗保健机构是长期发展目标,而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各类高校医疗保健机构的近期工作目标,等级医院应在此基础上发展专科特色。

  • 标签: 高校医院 发展目标 思考
  • 简介: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联系疾控机构工作实际,从质量监督员、质量监督内容、质量监督形式、质量监督记录、质量监督评价等方面,对疾控机构实验室质量监督工作进行探讨,寻求提高疾控机构质量监督水平,利用有效质量监督促进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方法。结果表明,实验室应提高全员对质量监督工作的重视,加强培养质量监督员专业素养,以保证质量监督有效性,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

  • 标签: 疾控机构 实验室管理体系 质量监督
  • 简介:摘要文化是现代管理的新趋势和新发展,它将管理的核心、管理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归结到对人的管理上,并创造出一种崭新的管理模式和精神。急救文化能够引导和规范院前急救行为,凝聚和协调内部职工、激励和创新院前急救工作,在日常工作中院前急救机构可以通过强化标准化建设、完善内部制度、提炼急救精神来不断加强文化建设,提升院前急救的管理效能。

  • 标签: 文化建设 院前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