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6 个结果
  • 简介:工程研究院作为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采工程的技术支撑单位和参谋部,是建设中国一流天然工业基地的技术支撑单位之一,西南油气田公司工程技术监督中心隶属该院。该院下设3个专业研究室、2个重点实验室、1个技术推广中心、1个科技信息中心和2个监督室。

  • 标签: 采气工程 中国石油 油气田 研究院 西南 技术支撑
  • 简介:铁山南气田长兴藏经4次容积法储量复核差异较大.为了搞清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来提高气藏的开发效益.本次研究是在钻井、试油及测井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生物礁的有效分布范围求得储量.该储量值经压降法与数模法的验证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同时也说明对该藏储层地质特征的剖析,是符合藏实际的.文中认为,造成储量复核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对长兴生物礁的地质储层展布特征认识不同造成的,藏生物礁的储层展布主要受断层及岩性因素的控制.储层孔隙以晶间孔和粒间溶孔为主,物性具中低孔、中低渗特征,储层构造缝发育,属裂缝-孔隙型储层,且可划分为Ⅳ种类型.藏Ⅱ类、Ⅲ类储层在较发育裂缝的连通作用下,获得了高产.

  • 标签: 生物礁 岩性 裂缝 储集层特征
  • 简介:高效水力压裂已经成为大多数非常规藏成功开发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包括大规模海因斯维尔页岩。目前海因斯维尔页岩区的活跃钻机数已超越130台,并在持续攀升。许多水平井已完钻并完井,约有数千个水平井段已经完成水力压裂。这些水平井的长度比较大而且所钻遇地层特点各异,人们已经在水力压裂设计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而且也有一些很好的做法。本文重点讲述对于海因斯维尔页岩的成功开发非常关键的水平井完井与水力压裂设计方面的几个重要问题,它们包括:·水平井段长度,压裂段数及射孔簇个数等因素的影响·有效裂缝长度的影响·裂缝导流能力的影响查阅了由一家公司以比较近井距部署的56口井的资料,以评估初始产量以及六个月和十二个月之后的产量。从中获得的发现将与油藏模拟预测结果、产量不稳定试井以及生产数据分析结果进行比对,从而对影响井产量的因素进行评价。在海因斯维尔(HV)页岩区带从事开发工作的读者可以把他们目前所采用的完井技术与文章中所提到的那些内容进行比对。作者希望本文能够促进在这一巨型页岩区带开展经营活动的油气公司之间有关最佳完井方法的讨论,工程师们还可以利用本文的研究结论,来指导其它非常规页岩区带的开发。

  • 标签: 非常规气藏 页岩气 增产处理 水力压裂 水平井完井 水平井段
  • 简介:靖边气田古生界奥陶系马家沟组马五:和马五藏、已探明天然地质储量530×10^8m^3。藏具有低压、低渗和低产的特征,非均质薄层云岩储集层产出能力受局部鼻状构造部位和岩性双重制约。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差别大、且又分布不均匀。主要储层结构为缝洞-孔隙型和裂缝-孔隙型,因而压裂施工作业中,破压梯度高、延伸裂缝压力高、人工造缝缝宽窄。依据产能差别,将现有生产井分为Ⅲ种类型。文中提出采用王水酸化施工作业、层内爆裂——稠化酸酸化联作、层内爆裂——稠化酸携砂压裂联作的技术新方案,来提高气田采收率。

  • 标签: 气藏 非均质 储集层 酸化 加砂压裂
  • 简介:水平井技术和压裂技术是页岩开发的核心技术,这些技术的发展与该地区地应力分析是分不开的。结合建111井、河页1井以及建页HF-1井三口页岩气井开发情况,通过鄂西渝东地区地应力剖面的建立,分析了该地区地应力分布方向,并根据地应力分布方向确定了水平井井眼方位、优化了射孔方案,并根据分层地应力大小,优化了施工规模,选择了合理的支撑剂,从而指导了该地区页岩的开发,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地应力分析 压裂 页岩气 水平井 地应力剖面
  • 简介:通过研究蜀南地区嘉陵江组重点水侵活跃藏的产水特征、影响水侵的地质基础和治水措施效果,提出了该类藏开发不同阶段的出水特征及应采取的排水工艺措施,为确保藏正常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图1表8参3

  • 标签: 有水气藏 出水特征 排水工艺措施
  • 简介:近年来,埋深在2500m以内的浅层天然,由于其具有气质好、开采难度小和经济效益显著的特点,越来越吸引着勘探家们的目光.文章试图通过对川东地区环山构造嘉陵江组、下二叠统浅层藏;铁厂沟构造嘉陵江组浅层藏;老湾潜伏构造二、三叠系浅层藏以及渡口河侏罗系浅层藏的分析研究,从而对川东地区浅层天然气气藏的地质特征和成藏规律进行总结,以指导川东地区乃至整个四川盆地今后浅层藏的勘探,寻找更多的优质天然资源.

  • 标签: 天然气勘探 浅层气 四川盆地 气藏 地质特征 成藏规律
  • 简介:工程研究院作为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采工程的技术支撑单位和参谋部,是建设中国一流天然工业基地的技术支撑单位之一,西南油气田公司工程技术监督中心隶属该院。该院下设3个专业研究室、2个重点实验室、1个技术推广中心、1个科技信息中心和2个监督室。

  • 标签: 采气工程 中国石油 油气田 研究院 西南 技术支撑
  • 简介:文中利用4个不同类型页岩藏中17口页岩气井的实际生产数据评价了3个页岩生产模型。非常规天然藏的产量在持续增长。虽然已有文献公开介绍过很多页岩生产模型,但在实践中很难确定哪一种模型更适合于预测页岩产量。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了3个模型,利用实际生产数据对其进行了评价。这些生产数据来自巴奈特页岩、伍德福德页岩、费耶特韦尔页岩和海因斯韦尔页岩的17口页岩气井。在这17口页岩气井中,既有干气井也有湿气井,它们的生产历史都在3—8年之间,最高月度产量介于15~160百万立方英尺之间。这17口井中有14口水平井和3口直井。本次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页岩模型的筛选。

  • 标签: 动态模型 生产模型 数据评价 页岩气 气藏开采 利用
  • 简介:为了提高稠油油藏和欠饱和轻油油藏的采收率研究出了一种新方法——降低粘度WAG(VR-WAG)。把重组分与采出贫气混合配制成降低粘度注入剂(VRI)。当把VRI注入重油油藏时能够把原油粘度降低高达90%,并且能够将采收率提高15%~20%。

  • 标签: 稠油油藏 低粘度 阿拉斯加 EOR WAG 工艺
  • 简介:储层建模技术是在油气藏描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技术近几年在各大油田的应用效果表明,其在水平井部署、剩余油挖潜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针对磨溪气田雷一1藏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的需要,综合利用藏地震、测井及地质等资料,在对储层主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确定性建模与随机建模相结合的原则、等时建模原则、相控建模原则,分别利用克里金法、序贯高斯模拟法和相控随机模拟法建立了雷一1藏磨91井区储层模型。最后,利用容积法对模型可靠性进行了评价及方法优选。

  • 标签: 磨溪气田 低渗透储层 储层建模 随机建模
  • 简介:介绍了基于得克萨斯北部巴尼特页岩区带水平井中钻井、水力压裂处理和生产数据的挖掘分析结果。文中对巴尼特页岩区带内13400多口生产井的钻井资料和生产资料进行了剖析。并对其中3300多口水平井的井筒结构进行了详细描述,描述内容包括井斜方位、斜角、水平段长度和射孔等。本研究利用了地理信息系统模式识别技术,并结合运用了常规统计技术,从看似分散的数据集中发现了隐藏的规律性。该项研究提供了一个实例研究,说明了如何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解决页岩藏最佳开发实践的问题。过去几年间,公开的钻井和生产井资料大量增加,为该项技术的应用创作了条件。简单地绘制生产数据与生产井变量及压裂变量的交汇图,所得结果往往较为分散。本次研究充分利用了页岩大开发所产生的丰富钻井和生产数据,通过深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文中论述了相关的一些变化趋势,诸如井筒趾端的走向(向下、水平或向上)、水平井段的长度、斜角等参数的变化对页岩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把实用的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大型页岩气数据集,可以发现一些具有规律性的经验教训,而在小型页岩气数据集中应用这些技术可能发现不了这些规律性。这项研究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利用了汇总的储层物性近似值、井筒结构数据、完井资料和压裂处理数据,从地理的地角度绘制这些数据与生产数据的交汇图,提高数据解释的质量。

  • 标签: 数据挖掘技术 页岩气 得克萨斯 开发 模式识别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 简介:石龙场大一凝析气藏主要产层为下侏罗统自流井组大安寨段,属于凝析气弹性驱动的裂缝性凝析气藏。目前该藏已进入后期开发阶段,地层压力愈来愈低,气体携带凝析油的能力越来越弱。部分井因井筒积液严重、井口压力降较大而难以投产,影响了气井的正常生产。通过对凝析气藏开采后期因积液严重而停产的井的分析,认为该类井复产的关键:一是要降低井筒液柱压力梯度;二是井底要有足够的能量。根据分析结果,首先关井恢复地层压力,然后将压力相对较高的套压气快速倒入油管,使井筒液体产生较大扰动,天然与凝析油充分混合起泡,在井筒中形成泡沫流,从而降低液柱压力梯度,有利于积液排出。采取措施后,积液停产井有效恢复生产,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 标签: 气井积液 气举诱喷 凝析气藏 积液停产井
  • 简介:针对苏里格气田苏246区块储层埋藏深、普遍含水,且试周期长的问题,提出三级气举阀与现场制氮气举相结合的举诱喷快速试工艺。该工艺设计可有效解决井深、举效率低的问题;制氮机组优质、高效地完成举排液施工,加快施工节奏,缩短施工作业周期。在简述现场制氮工艺及气举阀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析气举阀连续举诱喷工艺在快速试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该工艺能够满足苏246区块的快速排液。

  • 标签: 制氮气举 气举阀 气举排液 苏246区块 苏里格气田
  • 简介:针对川北地区二、三叠系礁、滩藏的烃源条件,通过烃源对比分析认为,二叠系是该区礁、滩藏的主要烃源层。在川北地区二叠系有形成自源油气藏的条件,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生烃条件较差,其油气主要来自下伏烃源层,但在川北的东部地区具有一定的生烃能力,对飞仙关组油气藏的形成有一定的贡献。

  • 标签: 川北地区 二叠系 三叠系 滩气藏 气源对比
  • 简介:在微达西渗透率的岩层中获得精确的压力是难以克服的挑战。可是这些压力对鉴别独特的储量提供最好的数据,有助于确定致密藏的供气面积以及合理的井距。设计和设置了一种四维压力先导试井,在配备有压力计的两口观察井中测量压力降落。这些压力计能够沿井筒(在空间上)并随时间进行压力监测,因此命名为”四维压力先导试井”。

  • 标签: 四维压力 先导试井 致密气藏 压力监测 合理井距
  • 简介:从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获悉,近年来,内蒙古境内石油、天然勘探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产量逐年增加。截至2006年底,位于内蒙古乌审旗境内的苏里格气田累计探明地质储量5336.52×10^8立方米,预测远景储量达4×10^12立方米。预计到2007年底,

  • 标签: 内蒙古自治区 天然气产量 石油 内蒙古乌审旗 国土资源厅 苏里格气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