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3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了K13[Ln(SiW11O39)2]nH2O(Ln=La,Ce,Pr,Nd,Sm,Gd)的质子导电性研究表明其导电性不仅与物质本性有关,也与外界条件如温度、频率等有关,不同结构的杂多化合物给出不同结构的质子导电性.总结了质子导电性随温度、结晶水数目、频率的变化总趋势.基于实验数据得出一些重要结论,所得数据未见文献报道.

  • 标签: 杂多化合物 质子导电性 频率 温度 结晶水数目
  • 简介: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钴羰基-亚硝基配合物Co(NO)(CO)n(n=1-4)和Co2(NO)2(CO)n(n=2-5)体系.Co(NO)(CO)n(n=1-4)的低能构型和前人研究的等电子体Ni(CO)n+1类似,并且理论预测还可能存在热力学不稳定的具有弯曲的NO配体的Co(NO)(CO)4.理论预测Co2(NO)2(CO)n(n=2-5)的各不同异构体的构型非常相似,能量也很接近,因此其势能面非常复杂,但是其异构体的构型与前人理论预测的等电子体Ni2(CO)n+2非常类似,即Co2(NO)2(CO)5,Co2(NO)2(CO)4和Co2(NO)2(CO)3分别有1,2和3个桥配体.离解能计算表明,对双核钴化合物,羰基解离将比Co—Co键断裂更容易.

  • 标签: 密度泛函理论 羰基-亚硝基配合物 BP86 B3LYP
  • 简介:用壳聚糖交联膜电渗析方法,分离去除Cl-、F-以及AsO-2,并考查了其分离的最佳条件,如槽电压、酸度、浓度等,并通过其对Cl-、F-的分离与目前极具权威的AEM对F-、Cl-分离进行比较看出:两者的分离效果极为相近.所以把壳聚糖交联膜用于工业生产中前景可观.

  • 标签: 离子交换膜 壳聚糖 电渗析
  • 简介:采用MTT法运用阔叶十大功劳逆转白血病细胞株K562/ADM对阿霉素(ADM)耐药活性进行评价,考察了阔叶十大功劳不同萃取分离部位对ADM的增敏活性.活性数据显示阔叶十大功劳的各提取部位均对K562/ADM细胞具有不同程度的增敏ADM活性.其中样品Ⅴ增敏活性最高,而样品Ⅴ中主要成分为生物碱类物质,这说明阔叶十大功劳中生物碱类成分具有逆转肿瘤细胞耐药活性.然而样品Ⅰ-Ⅴ逆转肿瘤细胞耐药活性差别不显著,这说明阔叶十大功劳中生物碱类成分含量丰富,在各个提取部位均大量存在,更适合全草入药,在逆转肿瘤细胞耐药方面具有非常好的潜在应用价值.

  • 标签: 阔叶十大功劳 肿瘤耐药 MTT
  • 简介:以量子化学半经验AM1方法优化几何构型为基础,采用FF/AM1和INDO-SOS方法计算了N-取代螺旋共轭化合物的非线性光学系数,讨论了N原子不同取代位置对螺旋共轭体系结构、电子光谱、非线性光学系数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N杂原子的引入可改善体系的非线性光学性质,所设计的分子具有较大的二阶非线性光学系数和较好的透明性.

  • 标签: N-取代螺旋共轭化合物 非线性光学性质 FF/AMl INDO-SOS 量子化学 非线性光学材料分子
  • 简介:实验选取与抗炎免疫密切相关的磷酸二酯酶4为靶点,应用超滤液质联用技术和酶体外活性抑制实验筛选并鉴定了葛根中抑制磷酸二酯酶4活性成分.实验结果表明葛根提取物具有抑制磷酸二酯酶4的作用,IC50值为0.04g/L.葛根素抑制磷酸二酯酶4作用最强,其次为大豆苷和大豆苷元,IC50值分别为52.79,71.54和122.17μmol/L.超滤液质联用实验筛选结果与体外活性实验一致.3′-羟基葛根素和3′-甲氧基葛根素在2个实验中均没有抑制磷酸二酯酶4的作用.

  • 标签: 葛根 异黄酮 磷酸二酯酶4 超滤液质联用
  • 简介:采用量子化学方法研究了“CH”/N杂原子取代对2,1,3-苯并噻二唑衍生物(BTD)的电子性质、光谱性质以及电荷传输性质的影响,为新型有机发光材料的设计与合成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和指导.研究结果表明,在基态和激发态,与母体分子相比,“CH”/N取代同时降低了最高占据轨道和最低空轨道的能量.而且,与母体分子相比,“CH”/N取代衍生物的能隙升高.“CH”/N取代使母体分子吸收和发射光谱发生了蓝移,并且使发射光谱的振子强度增大.“CH”/N取代衍生物具有较小的空穴重组能,可以作为有机发光二极管的空穴传输材料.

  • 标签: 有机电致发光 2 1 3-苯并噻二唑 电子性质 光谱性质
  • 简介:综述了砷对冶金、环境以及人类的危害,阐述了冶金工业中含砷物料的除砷技术的发展现状,介绍了各种技术的原理、应用,分析了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展望了除砷技术的发展方向。

  • 标签: 含砷物料 除砷技术 研究现状
  • 简介:利用从头算和RRKM理论研究了一氟二氯代甲烷热解离动力学,并得到了一套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研究了三种不同的解离通道:(1)HCl+CFCl2,(2)Cl+CHFCl,(3)HF+CCl2,它们的活化能分别为:243.3、258.9、309.8kJ/mol。研究结果表明,氯化氢消除反应和碳氯键简单断键反应是两个主要的并且是竞争的通道,三个反应通道的高压速率常数分别为k1=8.74×1014exp(-29163T)s-1,k2=7.09×1015exp(-31121/T)s-1,R3=3.87×1011exp(-37039/T)s-1,它们都具有明显的温度和压力依赖关系。

  • 标签: 热解 从头算 RRKM理论
  • 简介:通过三氯锗仿与抗坏血酸分子的加成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有机锗倍半氧化物,产物的结构通过元素分析、IR及UV光谱等方法进行了表征.生物活性实验表明合成物对小鼠S-180肿瘤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 标签: 有机锗倍半氧化物 抗坏血酸 抗癌活性
  • 简介:通过对水分子在激光作用下选择性解离的动力学过程进行计算分析,得到了产率随实验参数(相差和相对强度)的变化图和与其相应的等高线,讨论了解离能量和初态对产率的影响.

  • 标签: 相干控制 解离 产率
  • 简介:在CCSD(T)/6-311G(d,p)∥B3LYP/6-311G(d,p)水平上给出了反应C2H3+NO2的详细势能面信息,并列出了中间体和过渡态的几何构型.通过深入分析反应路径及反应机理,得到5个能量可行的产物和6条反应通道,其中产物C2H3O+NO的形成更有利,而产物CH2CO+HNO则是次要产物,其他产物在通常条件下可以忽略.

  • 标签: C2H3 NO2 反应势能面 乙烯自由基 过渡态 二氧化氮
  • 简介:将有序多孔阳极氧化铝(PAA)模板修饰到涂有饱和Dawson型K6[As2W18O62]·14H2O(As2W18)杂多酸的溶胶(Sol)玻碳电极(GCE)上,制备了新型的PAA/As2W18-Sol/GC修饰电极.采用SEM、XRD和循环伏安等测试技术对多孔PAA形貌、结构和修饰电极性能进行表征,考察了PAA对修饰电极电化学性质的影响,并用循环伏安法(CV)和电流-时间(i-t)曲线法探讨了修饰电极电化学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有序多孔PAA模板不仅改善了As2W18-Sol/GCE的可逆性,使峰形变得更加尖锐,而且还提高了修饰电极的稳定性和灵敏度;该纳米多孔材料修饰电极对邻苯二酚有明显的催化还原作用,在1.0×10-6~0.01mol/L浓度范围内邻苯二酚浓度与催化电流呈线性关系,检测限达到1.0×10-8mol/L,可用于实际样品测定.

  • 标签: 14H2O 阳极氧化铝 修饰电极 邻苯二酚
  • 简介:在混合密度泛函B3LYP理论下,用6-31G^*基函数研究了几种典型黄酮类化合物分子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和分子的静电势,讨论了电子结构和分子活性部位的关系.

  • 标签: 密度泛函理论 分子结构 黄酮类化合物
  • 简介:以CuS04·5H2O和NaOH为原料制备0.1mol·L-1CuS04溶液和4mol·L—NaOH溶液,采用沉淀法制备Cu(OH)2纳米粉末,然后分别在200℃,500oC,900oC温度下分解Cu(OH),得到不同粒度的氧化铜粉体.在氢气中,以15oC·min-1升温速率,用SDT2960SimultaneousDSC-TGA差热一热重分析仪测定TG-DTA曲线,并进行动力学计算.结果表明:氧化铜粉体的形貌近似为球形,粒径分别为50,150,400nm;DTA峰值温度分别为258.90℃,279.17℃,364.80℃,随粒径的增大而提高;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73.39,461.54,534.80kJ·mol-1,随粒径的增大而增大;频率因子分别为1.15×10^18,2.49×10^45,2.54×10^45,随粒径的增大而增大;反应级数分别为1.16,1.15,1.03,随粒径的增大而减少.

  • 标签: 氧化铜 粒径 动力学 氢还原
  • 简介:采用量子化学密度泛函方法对N-烷基吡啶阳离子和阴离子AlCl4^-,Al2Cl7^-和Al3Cl10^-进行了全优化计算,得到了阴阳离子的几何构型和净电荷分布.计算发现,吡啶环上的电子数符合4n+2规则,具有芳香性.吡啶阳离子的LUMO轨道主要由环上原子的2A所贡献,是反键π分子轨道.AlCl4^-,Al2Cl7^-和Al3Cl10^-的HOMO轨道主要由Cl原子的2px所贡献.推测吡啶阳离子的LUMO与阴离子的HOMO相互作用形成离子液体分子.

  • 标签: 离子液体 几何构型 密度泛函 阴离子 阳离子
  • 简介:应用量子化学DVXα方法对钌系氰氯络合物进行了系统的理论计算和解析,确定了相应的稳定几何形态和微观电子结构,为合成、应用和深入研究它们的性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 标签: 钌系氰氯络合物 电子结构 DVXα方法
  • 简介:应用半经验量子化学AM1方法得到了24种三苯基丙烯腈衍生物的优势构象,利用AM1方法和分子图形学技术获得其电子结构、几何结构及拓扑结构参数,并将这些参数与三苯基丙烯腈衍生物对乳腺癌细胞(MCF-7)的生物活性相关联.结果表明,三苯基丙烯腈衍生物对MCF-7的活性与羟基指示数、分子表面积和B环上原子净电荷之和之间存在良好的多元线性相关性,成功地建立了三苯基丙烯腈衍生物的构效关系式.

  • 标签: 三苯基丙烯腈衍生物 定量构效关系 羟基指标 分子表面积 药物研究 乳腺癌
  • 简介:应用聚硅纳米材料在油田注水井中降压增注的室内实验表明,纳米聚硅材料能够改变岩石润湿性、提高水相相对渗透率,一同时说明聚硅材料易吸附于岩石表面能改变界面性质,其强憎水特性能够驱替吸附在孔隙内表面的水膜,扩大孔径.所以纳米聚硅材料能降低注水压力,提高注水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 标签: 纳米聚硅材料 低渗透油田 降压增注 相对渗透率 润湿性 吸附性
  • 简介:从黑盖木层孔菌发酵菌丝体中提取水溶性多糖(PNW).设计正交试验,优化PNW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表明:在提取温度为100℃的条件下,提取4次,浸提比为1:30,浸提时间为2h.PNW经醇沉分级,Sevag法脱蛋白,SepharoseCL-6B柱层析纯化得级分(PNWI).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表明PNWI为单一级分,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3×10^4.气相色谱分析PNWI的单糖组成为:岩藻糖、阿拉伯糖、甘露糖、半乳糖和葡萄糖,其物质的量比为1.00:0.81:5.22:7.11:2.64.初步考察了PNW和PNWI对小鼠体外淋巴细胞增值的影响,结果显示PNWI在200μg/mL时对淋巴细胞有显著的促进增殖作用,PNW对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不显著.

  • 标签: 黑盖木层孔菌 菌丝体多糖 分离纯化 正交试验 淋巴细胞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