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2 个结果
  • 简介: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是保护村落遗产的依据,对名村的格局、风貌、环境等起到了较好的指导作用。但保护规划在现实面前难以指导村落发展的需求。据此,本文以福全名村为例,基于城市双修的启发,提出文化修复、空间修补的"名村双修"之道,旨在增强居民对村落传统文化的自信、构筑村落的自强。而加强村落特色的挖掘,建立科学的价值评估方法,搭建系统务实的设计体系,构筑立足基层的管理机制是名村双修之道的核心内容。

  • 标签: 名村 双修 保护 发展
  • 简介:区域经济合作以其非凡的绩效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国省际毗邻地区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也往往成为旅游产业的密集地带.文章在分析我国省际毗邻地区旅游经济发展中空间矛盾的现实特征以及对区域空间矛盾进行调控的重要意义的同时,提出了旅游经济空间矛盾调控的相应切入点,其中主要包括整合旅游资源、形成优势产品,共铸品牌形象、联手开拓市场,协调旅游规划、优化空间结构以及健全协调机制、调节利益冲突等.

  • 标签: 省际毗邻地区 旅游产业 空间矛盾 调控机制
  • 简介:海洋经济(海洋产业的组合)是个高科技、高投入、高风险、但能得到高回报的经济领域.我国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仅为30%,与先进海洋国家70-80%的贡献率尚有巨大的差距,显然不能适应我国海洋经济发展.本文分析了我国海洋经济中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有关问题,提出用高科技改造传统产业,调整我国现有的海洋产业结构,大力研究解决新兴和未来海洋产业中高新技术的'瓶颈'制约问题,发展海洋高新技术需要建立高新技术示范基地,加速海洋技术的产业化.并制定海洋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战略对策等.

  • 标签: 海洋经济 海洋产业 高新技术 对策
  • 简介:在传统经济面临巨大发展困境的背景下,"新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成为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我国"新经济"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了局部井喷式发展的现状,并没有形成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态势。从"新经济"的内涵出发,首先分析了"新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特征和经济形态。其次梳理了我国"新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风险,最后为了培育新经济良性发展的环境和土壤,克服当前新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避免其陷入相应的困境,提出促进新经济的良性发展的对策建议。

  • 标签: 新经济 困境 风险 对策
  • 简介: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经济力量,乡村旅游经济如何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实现可持续竞争力的维持与提升已经成为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过程中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对旅游真实性文献的回顾与分析,认为保持与宏扬真实性是旅游体验的根源与旅游开发的要义,据此,从多元层面,着重探讨了真实性在乡村可持续旅游经济开发中的作用机理,从真实性出发,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若干管理策略。

  • 标签: 真实性 乡村旅游经济 可持续开发 作用机理 管理策略
  • 简介:旅游资源经济转化率是衡量一个区域旅游业发展程度的基本指标。本文基于2004-2014年截面数据,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新疆各地州市旅游资源经济转化率进行测算与剖析,结果表明:(1)新疆旅游资源丰裕度与旅游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整体较高,北疆高于南疆;(2)新疆旅游资源经济转化率总体水平低且南北疆区域差异明显,但总体差异呈缩小态势,地区内差异绝大部分贡献来自北疆地区;(3)新疆14个地州市可划分为高转化率,较高转化率,中转化率,低转化率4个等级。其中高转化率地区是乌鲁木齐市,最低转化率为和田地区。

  • 标签: 旅游资源丰裕度 旅游经济综合发展水平 旅游经济转化率 地州差异
  • 简介:循环经济思想与饭店的能耗管理具有战略相融性.文章探讨了循环经济思想对我国饭店能耗管理的战略指导价值,分析了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的饭店能耗管理范式以及运作原则.文章认为,在循环经济思想指导下的饭店能耗管理范式将在成长动力、竞争方式、污染治理方式和经营形态等四个方面发生改变.文章在指出传统饭店能耗管理方式的种种与循环经济思想背离的现象之后提出,饭店在能耗管理中贯彻循环经济思想应该注重从技术、管理和二者综合的方向上进行.

  • 标签: 饭店管理 能耗管理 循环经济
  • 简介:运用泰尔指数、空间重心统计法、基尼系数、地带分离系数以及ArcGis软件研究2004-2014年新疆国际旅游收入的增长与区域差异空间格局的演变。从国际旅游收入的数理特性上来看:“购物”和“其他”对基尼系数的贡献度较大,是今后缩小区域差异的主要方面,交通虽然也是造成区域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但短期内无法改变。从空间格局上来看:地带空间格局演变分为2004-2008年的收敛趋同,2008-2014年的发散分异;区域间差异表明现阶段吐鲁番、喀什和巴州等9个地州呈分散趋势,是现阶段国际旅游经济发展较慢的地州,有待促进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

  • 标签: 国际旅游收入 数理特性 空间格局 区域差异
  • 简介:丹江口库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起点,又是我国环境脆弱贫困地带之一。本文考察了明清时期库区移民的过程,移民对经济开发的贡献,库区经济开发的层次和经济开发对环境的影响。指出移民的经济开发既有导致环境恶化的一面,又可优化环境。从而为库区移民和社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历史背景

  • 标签: 明清 丹江口库区 移民 经济开发
  • 简介: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旅游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如何应对这一局势,迅速地调整企业的经营管理策略,以适应变化的趋势。本文试从这一角度出发,探讨知识经济引发的旅游企业的变化趋势和相应对策。

  • 标签: 知识经济 旅游企业 新趋势
  • 简介:本文通过对深圳、北京、上海和成都四地欢乐谷年卡会员市场的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分析主题公园年卡会员市场的特征和规律.研究发现:(1)年卡会员市场与主题公园总体市场的社会人口结构特征基本一致;(2)年卡会员重游频次高,平均达到5次以上,但园内二次消费较低,公园并无积极性以牺牲门票收入为代价,争取会员游客;(3)会员实际续卡率比续卡意愿要低很多,续卡率与公园吸引力的持续更新、会员自身家庭的生命周期,以及公园经营层对年卡策略的调整紧密相关.(4)消费者对年卡资费价格敏感度高,年卡资费的高低会影响会员的拥有量,营销推广能够促进年卡销售,根据欢乐谷的数据显示,年卡费用在门票的1.5~2倍之间更容易被中国大陆地区消费者接受.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会员市场拥有量的合理规模、会员策略的精细化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的科学建立是3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研究方向.

  • 标签: 主题公园 年卡会员制 欢乐谷
  • 简介:文化产业是全球化的一个产业。人们对文化产业的认识是因每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遗传而理解也不尽一致。从一般意义上讲,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文化活动,主要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济性行业。近年来,全球文化市场迅速崛起,一些新潮文化消费场所倍受青睐,与日俱增,有的还相当火爆,发展空间范围广泛,发展潜力巨大,发展前景看好。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发展,我国已告别了短缺经济时代,人们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文化消费渐成时尚,文化产业发展较快,发展领域范围逐步拓宽,竞争也日趋激烈。据统计,2000年全国实际文化消费总量约800多亿元,人均文化消费支出为740元,到2005年全国文化消费能力已经达到6000亿元。

  • 标签: 民间文化产业 民间文艺家 国际市场 资源优势 副主席 湖南省
  • 简介:本文是作者在民族国家视角下探讨游牧族群与农耕族群互动关系的系列论文之一。作者认为“游牧行国”和“王朝藩属”一定程度上能够概括分别以游牧和农耕为主要生业的两大族群。因此在概述游牧行国体制、王朝藩属内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对游牧行国体制与王朝藩属碰撞和重组的阶段及其特点做了探讨,认为按照依据游牧行国的兴衰历程、游牧族群的聚散转变,以及其与王朝藩属、农耕族群互动的轨迹,可以将游牧行国与王朝藩属的互动过程分为五个阶段。(1)先秦至秦汉时期(公元1世纪之前),匈奴游牧行国的出现及与汉王朝藩属体系的碰撞、对峙和交融。(2)从“匈奴遁逃”到北魏灭亡,是游牧行国发展的第二个时期,时间大致从永元三年(91)到永熙三年(534)。(3)从北魏分裂至唐朝灭亡,是游牧行国发展的第三个时期,时间大致从东魏太平元年(534)到后梁开平元年(907)。(4)从后梁开平元年(907)到明朝建立(1368),是游牧行国发展的第四个时期。(5)从明朝建立到清朝的“大一统”,是游牧行国发展的第五个时期,时间是洪武元年(1368)至1911年。

  • 标签: 游牧行国 王朝藩属 族群互动 阶段划分
  • 简介:通过实地调查武汉市20世纪遗产"一五"国家重点工程的保护和利用状况,发现局部保留保护、制定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列入文物保护单位等是主要的保护措施;今后应重视其独特的遗产价值,抓住文物普查良机尽早编制保护规划,在开发利用中坚持"因厂制宜"突出文化特色,认真改善工程所在历史街区的生活居住环境。

  • 标签: 武汉 20世纪遗产 “一五”重点工程 保护 利用
  • 简介:国外高铁建设起步较早,发展相对成熟,而国内的相关研究则严重落后于建设实践。在对国外大量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以高铁诱发的空间经济效应为切入点,将国外评估高铁空间经济效应的理论与方法归纳为成本一效益、新经济地理学、可达性、可计算一般均衡与Logit离散选择模型五类,认为从研究内容与方法等方面来看,国外的研究主要围绕着多维空间尺度效应、受影响的经济部门、站点周围土地利用形式、与其他交通方式之间关系以及总体效应等方面。最后指出可从实地调查、案例对比及综合研究等方面强化国内的相关研究。

  • 标签: 高速铁路 空间经济效应 国外经验
  • 简介:今年的“十一”黄金周全省各级旅游和相关部门在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组的领导下,按照国务院制定的“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落实责任、加强协调”的工作方针,密切协作,狠抓落实,着力加强安全管理和市场秩序整顿,突出打造我省文明、秩序的旅游形象。使“十一”黄金周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各项旅游经济指标均创新高,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七天时间,共接待国内外旅游者724.27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4.40%;旅游收入达28.2656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3.93%。旅游收入排名前五位的是:太原市9.01亿元、晋中市4.14亿元、长治市266亿元、晋城市2.63亿元、临汾市2.609亿元。旅游接待人数排名前五位的是:晋中市154.30万人次、太原市138.50万人次、运城市76.83万人次、忻州市59.48万人次、晋城市58.00万人次。

  • 标签: “十一”黄金周 旅游经济 市场秩序整顿 旅游接待人数 同期增长 旅游收入
  • 简介:本文运用“蓝海战略”的主要观点,分析了经济型酒店在中国的发展历程,针对本土经济型酒店的行业特征进行了SWOT分析,研究了经济型酒店价值创新的诉求点和4项行动框架,提出了本土经济型酒店价值创新的核心问题。

  • 标签: 蓝海战略 经济型酒店 价值创新
  • 简介:伴随计算机网络发展,受在线旅游公司冲击的旅游实体经济,需要在网络信息时代竞争中创新模式和水平以提升企业经营活力。从信息化发展而来的大数据模式是以数据为核心,通过技术和思维构建的体系。旅游实体经济已开始运用大数据辅助决策解决问题,在酒店运营、旅游景点和公共服务的运营服务等活动中运用大数据将消费者等实时多样的数据,经过收集、处理和分析获得营销和服务等方面的决策方向和内容。展望乡村旅游等旅游实体经济与大数据融合应用,可以创新管理和营销策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在人力资源、生态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 标签: 旅游 实体经济 大数据 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