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8 个结果
  • 简介:[本报讯]为促进亚洲地区货币文化交流与发展,增进本地区各国的传统友谊,由中国钱币学会、亚洲钱币学会、砂劳越博物院联合主办的“中国与东南亚货币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11月29日至12月3日,在东马来西亚砂劳越首府古晋举行。上海市钱币学会应邀派代表出席。

  • 标签: 中国钱币学会 学术研讨会 文化交流 马来西亚 东南亚 货币
  • 简介:这次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条件,使我们看到许多宝贵的东西。现在简单的谈一下我的体会。一、关于环渤海考古的课题。这个课题是苏秉琦先生一九八六年正式提出来的。苏先生在这时提出这个课题,是有它的背景的。苏先生关于区系类型的理论,他的学术理论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虽然正式提出是在七十年代中期,但可以上溯到1965年,即《考古学报》发表的《关于仰韶文化的若干问题》这篇文章。七十年代初在河南干校时,就已有深思熟虑,同我们讲到要重视考古学的理论,讲到考古学文化问题,考古学分区问题。当时星期日陪先生搞考古调查,有时也开条探沟(当时尚未有《文物保护法》),先生边走就边讲这些问题。1986年苏先生提出环渤海考古课题,则是在提出区系类型理论以后,以它为指导,并在山东、辽

  • 标签: 考古工作 考古学文化 探沟 苏秉琦 文物保护法 岳石文化
  • 简介:2007年10月20日至22日,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成立45周年庆典暨学术研讨会在邯郸市隆重召开,到会的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及来宾共120余人。在开幕式上,邯郸市副市长辛宝山致欢迎词,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等兄弟单位致贺词,乔登云所长对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的历史沿革、基本职能及45年来的工作概况做了简要介绍,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张柏、

  • 标签: 文物保护 学术研讨会 周年庆典 研究所 邯郸市 国家文物局
  • 简介:为纪念《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创办100期,进一步推动博物馆的学术建设,2011年1243-4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百期纪念暨博物馆的学术建设与馆刊编辑座谈会”。来自20余家单位的代表围绕以下三个主题进行讨论,分别为:《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的发展历程与百期纪念、博物馆刊物与学术建设、文博类期刊交流。

  • 标签: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百期纪念 博物馆学术建设
  • 简介:一年之际在于春,2005年新年伊始,刚成立不久的成都博物院即着手规划本院未来十年的科研发展蓝图,立足成都,面观全川,辐射西南,走向全国,力争将成都博物院打造成国内一流的考古文博科研机构。1月12日上午,全院业务人员集中在科研楼会议室聆听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孙华教授题为《考古学发展趋势与西南考古》的学术讲座,

  • 标签: 考古学 发展趋势 西南考古 孙华 学术讲座 成都博物院
  • 简介:藏品保护专业委员会拟于2009年12月16—17日在广州召开召开第二届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是“藏品保存现状的科学评估、保护对策与保护研究发展趋势”。会议主要是以如何科学的评价博物馆藏品在不同的保存环境下稳定的状况,对不同种类文物病害的科学认识及研究方法的讨论,关注目前国内外保护研究的发展趋势及文物保护研究方法论,另外会议也将讨论目前中国文物保护研究领域所面临的各种实际问题。

  • 标签: 藏品保护 学术研讨会 专业委员会 博物馆学会 中国 文物保护
  • 简介:由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释光与电子自旋共振测定年代专业委员会(挂靠于上海博物馆)和中国计量科学院电离辐射处联合主办的中国第8次释光与电子自旋共振测定年代学术讨论会于2002年3月25日至31日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及香港城市大学等20多个单位的50多位

  • 标签: 电子自旋共振测定 中国 文物保护技术 年代测定 学术研究
  • 简介:为了促进我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加强彩绘文物保护与研究领域的国际间学术联系,进一步深化彩绘文物保护领域的国际合作,由ICOMOS、陕西省文物局主办,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慕尼黑工业科技大学、陶质彩绘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承办的第二届秦俑及彩绘文物保护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拟定于2009年3月在陕西省西安市召开。欢迎您或您单位相关专业人员赐稿并派员参加本次研讨会。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物保护事业 彩绘 秦俑 国家文物局 会议
  • 简介:《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是我国山东省继《城子崖》之后的第二部田野考古专刊,报告公布了1959年夏第一次发掘山东省宁阳县堡头村西133座墓葬的全部资料及其研究成果。从其发掘的时间看,大汶口墓地并不是新中国第一次发掘的新石器时代墓地。但是,这批发掘资料对我国学术界的影响之大,尤其是报告整理、编写、定稿是在

  • 标签: 新中国 新石器时代墓地 专刊 特点 学术影响 山东省
  • 简介:6月28日至7月3日,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意大利、比利时、瑞士、菲律宾、印度、吉尔吉斯斯坦、韩国、泰国、新加坡16个国家的120余名以及我国国内、台湾、香港的近120名从事文物保护、文化遗产管理等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相聚在世界上最著名的石窟遗产地——敦煌莫高窟,隆重举行了“丝绸之路古遗址保护——第二届石窟遗址保护国际学术讨论会”这一国际文物保护界的学术盛会。

  • 标签: 石窟遗址 学术研讨会 文物保护 丝绸之路
  • 简介:2016年11月22日,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第九次学术年会开幕式在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举行。国家文物局科技司副司长罗静,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长李化元,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重庆市文化委员会主任张洪斌,重庆市文物局局长幸军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 标签: 文物保护 重庆市文物局 文化遗产研究 国家文物局 上海博物馆 文化委员会
  • 简介:2015年10月5日至6日,由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蒙古国游牧文化研究国际学院联合主办的'草原游牧民族与丝绸之路暨中蒙联合考古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乌兰巴托中国文化中心隆重召开,来自中国、蒙古国、俄罗斯、日本等国的50余名考古学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

  • 标签: 草原游牧民族 丝绸之路 中蒙考古合作十年 国际学术研讨会
  • 简介:由内蒙古博物院及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国北方及蒙古、贝加尔、西伯利亚地区古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0月12Et至16日在呼和浩特隆重举行,来自中国、蒙古、俄罗斯、日本、德国、加拿大、哈萨克斯坦、韩国、奥地利等十余个国家170余名学者参加了本次学术会议,这是一次规模空前的学术盛宴。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内蒙古自治区 西伯利亚地区 中国北方 呼和浩特 古代文化
  • 简介:2004年3月29日至31日,正值阳春三月、山花烂漫的时节,四川省历史学会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博瑞花园酒店举行“史学发展趋势学术研讨会既四川省历史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来自省内各高校、科技单位的130余位史学界专家学者、代表欢聚一堂,研讨新世纪史学发展趋势,选举四川省历史学会新一届领导,共谋四川史学的发展大计。四川省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史学理论 史料 民族文化
  • 简介:上世纪六十年代,湖北京山苏家垄出土了一批高等级的曾国青铜器,从而揭开了学术界对古代曾国研究的序幕。1978年发掘的曾侯乙墓是中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近年来曾国考古又取得了许多重要收获,从叶家山到郭家庙再到文峰塔,新的考古材料大大推动了有关曾国的探讨,

  • 标签: 考古发现 国际学术研讨会 青铜器 曾国 出土 综述
  • 简介:2017年6月17日,“中国博物馆协会出版专业委员会2017年年会暨‘文博出版与新时期使命’学术研讨会”在河南洛阳举行。会议由中国博物馆协会出版专业委员会、河南博物院、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编辑部、《中原文物》编辑部、《洛阳考古》编辑部承办,共有来自全国近40家博物馆、考古所、出版社、杂志社等文博出版单位的80余名代表出席。

  • 标签: 中国国家博物馆 博物馆协会 专业委员会 学术研讨会 出版社 新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