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3 个结果
  • 简介:S.5639《蚕延愿文》是以“蚕农称意”为祈愿目的斋文。从民俗学的角度对文中列出的10位蚕神进行考察,从中探究敦煌佛教信仰民俗化的发生模式,即敦煌佛教信仰的民俗化是以佛教思维方法来解读中国传统文化。

  • 标签: 敦煌文献 民俗 蚕神 斋会 祈愿文
  • 简介:《英国图书馆藏敦煌汉文非佛教文献残卷目录(S.6981—S.13624)》评介白化文作为《香港研究吐鲁番研究丛刊之四).这部书已经在1994年7月由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了。作者是北京大学中古史研究中心的青年学者荣新江教授。评介这部书,可能是在作一件...

  • 标签: 英国图书馆 佛教文献 卷目录 敦煌文献 敦煌佛教 敦煌学
  • 简介:国务院公布历史文化名城20多年来,我国名城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和名城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许多历史文化名城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有的已经造成了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针对这一问题,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组成考察团,于去年4、7、8月先后到陕西、云南和北京等三省市就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建设工作进行了专题考察。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参加了在北京市的考察。

  • 标签: 中国 文物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 城市建设 保护资金 宣传教育工作
  • 简介:本文依据多年来的考古调查、发掘资料,概述了廊坊市从新石器时代到汉代的历史发展轨迹,同时结合历史上自然环境的演变和地貌特征,论述了廊坊地区历史文化的属性和地域特点,认为廊坊历史的发展是连绵不断的,是自然环境的改变使许多遗迹、遗物深埋地下,难以被发现.

  • 标签: 自然环境演变 廊坊市 汉朝 中国 文物考古 历史文化
  • 简介:本报告是根据四川地震局《关于成都地区地震基本烈度鉴定工作的报勘(1977年)所规定的第四项工作任务而撰写的,目的在于运用考古方法来调查研究成都地区1900年以前的历史地震的基本烈度问题。

  • 标签: 历史地震 成都地区 考古调查 鉴定工作 考古方法 地震局
  • 简介:《左传》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是宗教活动,“戎”是军事行动。1989年江西新干商墓出土的大批精美的青铜礼器和兵器,正是商代奴隶社会礼制发展和国家机器加强的充分证明。而用于“戎”的兵器中占有主要席位的“钺”,在商周青铜武器中有其独特之处。新干商墓共出土了六件铜钺,有大型和小型两种。大型铜钺二件,形制纹饰基本相同。身略呈斧形,弧形刃,长方形内,平肩,肩部有对称的矩形穿。钺面宽阔,器身近内处饰一

  • 标签: 新干商墓 青铜礼器 青铜武器 商周 云雷纹 器身
  • 简介: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杰作。有位研究历史文化名城的专家曾说:“现代化对文化遗产的破坏甚至比战争更厉害”。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农村集镇化进程的加快,面对“建设性破坏”、“片面追求旅游经济效益而造成的破坏”,如何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遗产,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城市化进程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 标签: 城市化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旅游经济效益 可持续发展 私人收藏
  • 简介:法国自第一共和国起到欧元流通前长达二百年的历史中.带有“大力神”图案的硬币出现过多次,贯穿始终,或为流通银币,或为流通纪念币,引人瞩目。

  • 标签: 欧元流通 硬币 历史 法兰西 流通纪念币 共和国
  • 简介:第一部分展览理念及定位一、武威西夏博物馆性质与功能定位武威市西夏博物馆是全国仅有的两座表现西夏历史的博物馆之一,是以集中展示西夏时期武威乃至整个甘肃历史文化、介绍灿烂而神秘的西夏文明为主题的专题性博物馆。

  • 标签: 西夏时期 历史文化 武威市 文物陈列 专题性博物馆 大夏
  • 简介:<正>一、虢国墓地考古的新发现1956年冬至1957年春,中国黄河水库考古工作队在夏鼐与安志敏先生率领下,为配合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和城市建设,对三门峡库区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清理发掘古墓234座,车马坑3座,马坑1座,出土各类文物9179件,其中青铜器181件,带铬文的14件。这些文物对揭开虢国历史之谜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1990年初,考古工作者在上村岭虢国墓地北区,又发现了一处贵族兆域。M2001号,

  • 标签: 新发现 三门峡市 考古工作 历史之谜 黄河水库 青铜器
  • 简介:“番汉兴”洗──汉越民族关系的历史见证杨浩,查冠久1971年秋,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的江西婺源县东北隅,出土一件陶罐,罐内满贮汉五铢钱,罐上覆盖着一件铜洗。经鉴定陶罐为西汉早期之物,五铢钱均锈蚀严重,此铜洗直径20厘米,高12厘米,侈口,束颈,鼓腹,...

  • 标签: 民族关系 汉王朝 赣东北 江西婺源 历史见证 五铢钱
  • 简介:<正>广汉三星堆遗址从1929年发现玉石器以来,到现在已经60多年了。建国以来,文物考古部门先后在这里进行了多次发掘,发现了大量的早期蜀文化的珍贵文物。特别是1986年广汉三星堆遗址一、二号坑出土的青铜器、金器、玉石器等,在世界上引起了轰动。三星堆遗址的重大考古发现,揭开了早期古蜀国神秘的面纱。为将巴蜀文化的研究推向深入,1992年4月2日至6日,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广汉市在广汉联合召开了《纪念三星堆考古发现60周年暨巴蜀文化与历史国际学术讨论

  • 标签: 巴蜀文化 三星堆遗址 早期蜀文化 广汉三星堆 鱼凫 杜宇
  • 简介:博物馆的观众研究肇始于1897年德国的弗贺奈尔(G.T.Fechner),他在博物馆率先运用问答方法了解观众对展示品的意见.20世纪80年代以来,博物馆观众研究在西方博物馆学术界成为热门领域,这方面的论文、报告和著作不断问世,在理论、方法和技术上逐渐成熟,有了专门的学术组织①、刊物②和网站③,每年都召开专题研讨会.

  • 标签: 观众研究 博物馆 学术组织 问答 学术界 刊物
  • 简介:庄上大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全国首批传统村落福建省平和县大溪镇庄上村,建于清顺治,至康熙年间竣工,是福建省目前发现最大的方形土楼。庄上大楼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和建筑科学艺术价值,是研究福建土楼历史文化的重要实物。

  • 标签: 福建土楼 历史文化 建筑艺术
  • 简介:古都洛阳的赏花习俗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唐代。改革开放20多年来,洛阳市顺应时代潮流,举办一年一度的牡丹花会,推动了城市建设和经济的发展。随着牡丹入国花,适时举办“中国洛阳世界国花节”来代替牡丹花会,借这一重大文化举措,把洛阳推向世界。

  • 标签: 赏花习俗 牡丹花会 洛阳市 文化品牌 中国
  • 简介:<正>近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敦煌五台山文献校录研究》是兰州大学历史系杜斗城副教授继《敦煌本<佛说十王经>校录研究》后的又一新作。其书的主要特点是:一、校录了敦煌遗书中的有关五台山文献,为佛教圣地山西五台山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同时,也扩大了敦煌学研究的领域。二、对敦煌遗书中的《五台山赞》进行了分类,为后人的研究提供了方便。同时,又对《五台山赞》和《五台山曲子》的创作年代提出了与著名敦煌学家任二北先生的不同观点。

  • 标签: 五台山崇拜 敦煌遗书 敦煌莫高窟 佛教圣地 敦煌本 山西五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