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清华简《赤[马处]之集汤之屋》首句“曰故(古)有赤[马处]……”中,“曰”字是一个独立的语义单位,具有特殊的文体意义,表示叙述古史的开始。“古”字与下文相连,形成另一意义单位。因此,此句应当在“曰”字后读断。如此断句,则与全篇讲述古代历史传说的内容相合。由此,还可以使我们得以窥见中国早期小说借鉴史学著作的印记。

  • 标签: 》篇 日古 日若稽古句读
  • 简介:有明一代,伴随明蒙双方政治经济关系的变化,蒙汉互市贸易也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其中以市场的增减变化最为典型,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的特点。本文分明代蒙汉互市贸易初期、曲折发展期、繁荣期、衰落期四个阶段,对贸易市进行了尽可能全面的梳理,涉及市的设置时间,具体位置,设置原因,发展演变等内容。

  • 标签: 互市贸易 发展演变 明代 政治经济关系 阶段性发展 设置时间
  • 简介:1900年的庚子事变后,首都北京大量建造起洋房,其中不仅有商业建筑,还有大量的民居建筑。如今北京的东交民巷地区就汇集了大量的这一时期建造起来的西洋式建筑。本文在对清末民初时期西方建筑对北京地区建筑影响的基础上,重点以珠市大街161号院为例,说明该时期西方建筑对民居的影响。

  • 标签: 西方建筑 北京地区 民居 影响
  • 简介:p:2014年最让你欢喜的场景是什么7J:9月我有了孙女——走进医院的病房,我才忽然体验到一种特殊的非常愉快的心情。去病房的经验从来是心情低落的,甚至是逃避,只在这一刻,理解到了我探望的不是病人,不是去探病,是看望一种亮光,新生的光彩,周围的一切都变得不再灰暗。

  • 标签: 说书 作家 方言 传统 自信 自由
  • 简介:“华衣衬美人,佳瓶盛芳醇。”我省的茅台酒瓶,独具一格,最富地方特色,备受顾客的称誉。酿造茅台酒之初,并无酒瓶,由沽酒者自备盛器。至清咸丰以后,才有茅台村附近的中华村烧制的小肚大的陶质坛形酒瓶盛酒出售,有能装一斤、二斤、三斤不等的三种型号。但这种酒瓶体积大,质量差,既不便携带,且易破损,后又改为长方形微扁的陶质酒瓶,每瓶盛酒三斤。直到1915年,茅台酒在巴拿马举行的世界物品展览会上获奖后,名驰中外,销量日增,为适应外运需要,成义荣和两烧坊几经研究,试制成与现在形状相同的圆柱形小口短颈的黄色陶质酒瓶,此种定型的茅台酒瓶,一直沿用到解放以后。1958年,为使装璜美观,曾改为形状相同的白色细瓷瓶,因其漏酒,又改为乳白色的玻璃酒瓶,形状不变。这种酒瓶通入电光后,晶莹璀璨,颇为绚丽,深为人们喜爱,一直沿用至今。它开初由桂林制造,因运费高昂,后为贵州清镇烧制。为降低成本,继建成茅台玻璃厂制成现在的茅台酒瓶。

  • 标签: 中华村 陶质 衣衬 沽酒 地方特色 玻璃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