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以北京、五台山、承德三汉藏佛寺为核心,对明清时期汉佛寺彩画中,作为重要元素的十种常用兰札体梵字纹饰进行解读和分析。总结出其构成规律、宗教含义、施用范围、设计方法等内容,为明清佛教艺术中宗教文字的运用及其保护与传承研究奠定基础,并为佛寺文化的整体性研究探索思路和方法。

  • 标签: 兰札体 梵文 彩画 曼荼罗 真言
  • 简介:儿童喜欢绘画,喜欢在缤纷的色彩世界里游戏、娱乐,因为他们可以用色彩对话,用色彩交流;儿童喜欢绘本,因为好绘本中有动人的色彩,丰富的造型、精彩的情节。老师应将学生喜爱的、经典的绘本带入美术课堂,与学生一同走进色彩的世界,发现绘本里的色彩”秘密”,让绘本成为儿童感知色彩世界的培养,帮助儿童拥有一双对色彩更加敏感的眼睛,拥有更加强烈的感受力和大胆的表现力。

  • 标签: 绘本 色彩
  • 简介:《平山堂图志》是研究清代版画及社会文化的重要书籍。笔者在回顾版画史研究的成果与限制后,尝试从《平山堂图志》出发,依据图像本身所提供的资料条分缕析,将观看关系注入权力的元素,从而进入反思的范畴,即版画预设的观者如何在观看之中重新赋予地方名胜以新的意义,彰显出景塑造与政治权力之间的微妙关系。笔者认为,《平山堂图志》作为歌颂太平盛世的政治产物,不仅是乾隆皇帝南巡扬州的“旅游指南”,更是大清皇室、官僚等权力机构对于行政、文化乃至帝国秩序的想象。

  • 标签: 《平山堂图志》 版画 扬州 地景塑造 政治权力
  • 简介:20世纪初期超越了传统文字设计的样式,阿波里那尔与马里奈创造了划时代的表现样式。二人的作品属同时代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文字设计,虽然视觉的观点与表现类型有差别,但至今在研究上被认为是同一类型的文字设计。本研究对阿波里那尔与马里奈的文字设计的形成背景与作品进行了比较分析,二人文字设计的造形性,潜在价值性的表现,对现代文字设计的影响与意义进行了再证明,其结果证明了阿波里那尔的通

  • 标签: 文字设计 表现类型 世纪初 文化背景 形成背景 比较分析
  • 简介:近日,笔者读到《书法》二〇〇五年第七期沈惟三先生所写的《读〈传统的创造性发扬〉一文有感》,深为沈先生对中国书法未来发展现状忧虑之心所佩服,但也对其文中表现出来的对书法的简单理解感到疑惑。为此,笔者把《书法》第四期找来,再读陈宇先生的文章和曾来德先生的书作。

  • 标签: 书法 沈惟 先生 第七期 笔者
  • 简介:陶瓷熏香是中华香文化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从香的功用及香文化出发,重点论述了辽宁沿海地区陶瓷香工艺的历史演变与发展。

  • 标签: 香器 香道文化 器以载道
  • 简介:每一次,我的作品生产之前都要经过漫长的内心较量,思考和思量远远超出了制作的时间。——唐勇为了生产,我们每次都必须冒着所有失败的危险。也就是说,我们不可重蹈熟悉的路径,就像我们第一次上路的时候。——尧波2014年5月28日,"息·幻城——尧波、唐勇2014双个展"在重庆黄桷坪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自2013年开始,四川美术学院设立教师作品年展"入围奖"与"院长提名奖",尧波、唐勇的作品从来自全院12个院系及科研机构入围的270件专

  • 标签: 幻城 入围奖 教师作品 四川美术学院 科研机构 罗中立
  • 简介:2014年三月初历时两个月的“透气-透”2014杭州国际玻璃艺术展落下帷幕。作为当下国内举办的最高水平的国际玻璃艺术展,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这是一个当代中国玻璃艺术的盛宴,饕餮观众们的视觉,

  • 标签: 玻璃艺术 艺术展 国际 杭州 当代中国
  • 简介:刘巍巍:牟老师,多年来我院油画系培养了一批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同其他专业美院油画系相比,我院油画系具备哪些教学特点?牟达:我个人认为鲁美的教育有一个特点,就是比较科学化、系统化,从古典到写实、到绘画的现代模式,整个教学体系是按照艺术规律的演变和脉络来设定的,教学中比较注重科学的思维方式,

  • 标签: 鲁迅美术学院 油画 系主任 教授 教学特点 现代模式
  • 简介:以下稿件由数次访谈整理而成。一般而言,国内对大地艺术的介绍仅局限于对美国的报道,而忽略了这是一次全球性的艺术运动。本次访谈对象克里斯·德鲁里先生是英国一位重要的景艺术家,他将用自己的经验和作品为我们提供一种全新审视大地艺术的视角。在生态环境已经达到临界平衡极限的今天,重提大地艺术之精神则不无暮鼓晨钟之意,以此与艺术界同仁共勉。

  • 标签: 艺术家 克里 英国 谈话 宇宙 大地艺术
  • 简介:《小艾,爸爸特别特别的想你!(1969~1972)》是"漫画大王"丁武去世后发现的遗作,由人民美术出版社结集成书,全篇充满着浓的化不开的父女之爱。这本书是特别年代特别生活最如实的记录,是特别年代特别情感发自内心的表露。它是历史,是人心的历史,也是社会的历史,是活灵活现的中国一隅的生活史。没有什么文字和图像能比这些写画给年幼女儿的信件更能让今天的人们身临其境地感知那个让人难以理解的年代了,因为这不是为任何其他人而写画,而是以一颗慈父之心,极力想让8岁的女儿看懂的写画,下笔之时,绝没有出版流布的念头,唯此,它才真实,才生动易懂,才有独一无二的品格。丁武1952年调入人民美术出版社,直到他退休,他所在的部室一直是人美社最欢乐的部室之一,这本书用孩子式的易懂文字搭配漫画,在那段特殊的日子里一张邮票一封信,拖拽出多少亲情与牵挂,尽是心酸的幸福。这不只是写给小艾一个人的信,在书的彼端,我们是千万个小艾。

  • 标签: 情感 人民美术出版社 生活史 历史 漫画 女儿
  • 简介:随着大航海时代余波震荡,西洋器物、技术知识逐渐加速度进入中国。士人知识阶层对传入的西方造物产生强烈的兴趣。明末士大夫王徵和欧洲传教士邓玉函合作了第一部西洋力学和机械器物的译著《奇图说》,该书不仅是对西方知识的翻译,也会通中国传统造物的知识逻辑,其会通成书的真正动力也来自传统儒学。而传统价值动机与《奇图说》来源知识的价值观存在不可避免的矛盾。明末中西造物知识会通与价值矛盾的种种表现甚至在数百年后第二次西学东渐中仍能清晰重现。

  • 标签: 《奇器图说》 造物 价值 会通
  • 简介:“启航”中国艺术院校优秀毕业作品联展研讨会,以“启航——中国艺术院校优秀毕业作品联展”为依托,邀请学界专家,以“创建平台、助力精锐、引智入、开启未来”为宗旨,以艺术水准与学术质量为重要指标对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状态与未来走向进行考察,鼓励青年艺术语言的探索及多元艺术创作方式的共生,探寻青年艺术家的良性发展模式,助力青年艺术家的个人成长。

  • 标签: 学院艺术 青年艺术 艺术探索
  • 简介:“道”、“”作为一对哲学范畴,最早见于《易传》:“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从历代学者对道的解说来看,“道”是无形的,是万物运行的法则,或是抽象的精神本体;“”是具体的,是道的显现形态或物质载体。道于中含,乃道之显,二者既互为依存又相反相成,由此组成了精神与物质的辨证对立统一。

  • 标签: 《易传》 哲学范畴 形而下 形而上 具体 物质
  • 简介:作为大陆的策展人,由于展览工作的缘故,近些年多次往来于港、澳、台地区,每次为签注通行证而颇费周折,曾有因为繁杂手续的疏漏,被滞留在港、澳的机场、海关的遭遇。并没有因为都是中国人和地理上的相邻性而自由、顺遂往来于港、澳、台之间。我想许多大陆人都会有同样被拒签的痛苦经历。当然,这是由于两岸四的历史、社会、现状,以及意识形态所导致的,我们只能在人为界限的境遇里,在"此地是他乡"的无奈中按章行旅。地理概念的空间藩篱可以涉渡,不同的

  • 标签: 艺术交流 策展人 大陆人 地理概念 涉渡 费周折
  • 简介:新圣厅(NewSacristy,1519-1534)既是米开朗基罗最早的建筑设计之一,也是他唯一集建筑设计与雕塑艺术于一体的作品,体现了其对这两种艺术形式之边界的深刻探讨。新圣厅向来是米开朗基罗研究的焦点,与之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专著可谓汗牛充栋,但是对米氏整个计划背后的创作理念,学界尚乏深入的剖析。在维尔德、托内和奈高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本文以文艺复兴盛期的"比较论"为大背景,对米氏的新圣厅进行重新审视和研究,通过对陵墓雕塑与建筑空间之间关系的仔细观察,并结合相关的草图和文献记载,透析米氏对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形式之边界的探索,并试图揭示他跨界的选择背后所蕴含的创作意念。

  • 标签: 米开朗基罗 新圣器厅 文艺复兴 paragone“对比论”
  • 简介:从山东省嘉祥、邹城、滕州三的汉画像石中,可感受到线条从严整性向自由性发展的规律,可体会到线与面和体的微妙关系,还可领悟到中国艺术以线造型的独特魅力.

  • 标签: 汉代 画像石 线条
  • 简介:玻璃研究对丝绸之路贸易有着重要意义,但由于玻璃属于易碎品,因此所存留下来中原出土玻璃寥寥,而目前海内外所存的敦煌壁画、帛画中绘制了大量玻璃器皿却未引起关注,特别是没有直接参加丝绸之路贸易的日本地区却保藏了大量隋唐玻璃,对研究隋唐中原玻璃贸易具有重要研究价值。本文将结合现在东亚地区(包括中国、韩国、日本)出土的玻璃实物研究成果,对海内外所藏敦煌壁画、帛画中小型玻璃图像进行分类、分析与溯源,并与东亚出土实物进行比对,最终归纳出其在东传过程中的佛教化演变,其结论能对于更全面研究丝路玻璃贸易、使用情况等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丝绸之路 玻璃器 古罗马 敦煌壁画 佛教化
  • 简介:"重返单纯——吴山明执教50年、从艺60年中国画艺术展"于5月31日至6月9日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展览由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学会主办。展览同时举办了三场有关吴山明绘画艺术和教学思想的研讨会。

  • 标签: 中国美术馆 吴山明 中国画 艺术展 执教 北京
  • 简介:自2016年起,《美苑》杂志将恢复《艺术工作》刊名。《艺术工作》创办于1938年,原为鲁迅美术学院前身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院刊,主要刊登当时鲁艺师生创作的美术作品与理论批评文章。鲁迅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经过慎重考虑,决定予以恢复,其办刊宗旨不变。刊名变更申请已经通过辽宁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审核批准,特此周知。

  • 标签: 鲁迅美术学院 艺术工作 教育历程 访谈录 惠民 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