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来描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我认为,这20个字是对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未来发展蓝图的生动写照。我们要按照中央的部署,扎扎实实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前。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消除,免征农业税后引发的问题即是深层次矛盾的体现。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仍然相当艰巨。

  • 标签: 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 “三农”问题 物质文明 生产发展 精神文明
  • 简介:摘要:电力市场的建立使发、输、配、售环节分离,电网规划将面临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农村电网主要是指110kV或以下县级行政区域内的县城、乡村各类用户供电的各级配电网。随着经济的发展,220kV电网也逐渐向农村扩展,当前我国的大部分农村已经将电压等级升级到220kV。电力是居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同时也可以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基础。

  • 标签: 县级农村 电气化 电网规划
  • 简介:为了使农村会计也像企业会计一样尽快走上正轨,本文针对我国制定农村会计概念框架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就建立农村会计概念框架的必要性、构建原则等进行了初步探讨,界定了农村会计概念框架的具体内容,对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 标签: 农村会计概念框架 会计目标 会计假设 会计要素
  • 简介:一、乡风文明的内涵乡风文明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体现。乡风文明是指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在农村形成崇尚文明、崇尚科学的社会风气,农村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逐步适应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乡风文明与新农村建设的其他内容密切相关,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愿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指农村社区的物质文明建设,乡风文明是指精神文明建设,村容整洁是指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管理民主是指政治文明建设。几个方面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支撑,乡风文明建设成为构建与时俱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的精神支撑。

  • 标签: 物质文明建设 新农村 和谐 精神文明建设 生活水平 政治文明建设
  • 简介:本文对农村公路尚未开展资产移交问题进行探讨,文章首先分析了开展农村公路资产移交的必要性和尚未开展资产移交工作的成因,进而提出明确农村公路的资产移交责任主体、农村公路的国有资产属性和确认农村公路的价值构成等手段,为顺利开展农村公路的资产移交工作提供借鉴.

  • 标签: 康庄工程 农村公路 资产移交
  • 简介:摘要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意义重大。针对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探讨切实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保证。

  • 标签: 新农村 文化建设
  • 简介:本文是作者通过阅读奥斯特罗姆的《公共事务的治理之道》,通过一个公共资源治理失败的案例,联系我国实际探讨了农村公共资源的治理之道,以期避免资源浪费,提高农民的福利水平。

  • 标签: 公共资源 制度 治理之道
  • 简介:资料显示,发达国家男性自杀率至少是女性的3倍,且城市自杀率要远远高于农村,而中国则出现了截然相反的趋势,在我国,女性的自杀率要高于男性,且农村的自杀率要高于城市。1990至1994年,我国平均每年自杀死亡人数为32.46万多人,农村是30.3万多人,农村妇女自杀人数更是达到了17.32万多人农村居民自杀特别是农村妇女自杀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性问题。

  • 标签: 农村妇女 发达国家 男性 自杀率 自杀原因 经济自助能力
  • 简介:正确认识时代环境和发展趋势、把握发展机遇对于我国农村发展十分重要。文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和理解我国农村发展问题,探讨我国农村今天和未来的发展认为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时代环境表现为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全球化四个宏观特征,并指出我国农村的问题和发展正受到这一时代环境的强烈影响。

  • 标签: 农村发展 环境 趋势
  • 简介: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农村电网作为农村电力供应的基础保障,有必要适应技术发展规律的同时,满足我国国情发展特点,借此推动农村经济、民生建设深入发展,尽早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本文基于分析农村电网智能化改造的必要性,结合农村配电网运行现状以及电网改造技术,提出农村智能电网建设措施,供以参考。

  • 标签: 农村 智能电网 电网改造 自动化
  • 简介:摘要通过20多年国家强有力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人口数量增长得到有效控制,增长势能进一步削弱。然而,对于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来说,人口问题依然严峻,超生现象很普遍。我们在对贫困地区农民的生育行为调查研究中发现,农民的超生行为受多方面原因的支配,不仅仅是落后观念所致,而主要是对现实环境理性分析的结果。

  • 标签: 超生 贫困 计划生育
  • 简介:本文首先通过分析广东农村土地流转对农业经济社会的影响来说明农村土地流转的重要性;接着阐述了目前广东农村土地流转的状况及突出的几个问题;再者,为解决其问题,运用计量模型分析了影响广东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及影响程度;最后,依据以上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对策建议。

  • 标签: 农村土地流转 资源配置 规模经济
  • 简介:阅读:一项通过实施房屋券制度,以提振住房消费、增加城市化率的大胆建议引起热议。该项建议由国家统计局办公室毛盛勇提出,其初步设想发表在统计局机关报《中国信息报》。根据他构想的测算,以全国农民约一半进城、农民在农村房屋每平方米100元计价,至少可以释放盘活约1万亿以上的农村资产。建议提出,可以由政府成立一个相应的“房屋银行”,面向有在城市购房意愿的农民工,对其在农村的房产进行合理评估作价,发给其相应价值的“房屋券”。农民持“房屋券”到城市购房时冲抵相应价值的房款,

  • 标签: 农村住房 资产闲置 中国 国家统计局 农村房屋 城市化率
  • 简介:2002年5月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的通知》。该文件第一次具体明确地就县乡两级政府在义务教育投入与管理方面的权责做出了详细规定,农村义务教育的主要的直接责任人,由过去的“乡镇”提升到“县级政府”,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新体制。

  • 标签: 农村教育 中国 义务教育 教育经费 农民负担
  • 简介:本文利用农业部1986—2001年间六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对农村家庭收入流动进行了经验分析,发现:第一,分析期内农户呈现出收入流动程度随时间先增大后逐渐稳定的趋势,这使得持久收入不均等程度显著小于年度不均等,1995年以后虽然有较大的年度收入不均等,但持久收入不均等较小;第二,分析期内农村收入流动始终大于同期城市收入流动;第三,在1986—1990年间,农民平均收入较高省份的收入流动程度较大,而在1995-2001年间,各省收入流动差异并不明显;第四,农民收入水平有条件收敛的趋势,同时,教育水平提高、外出打工,都对农民收入增长有显著的推进作用。

  • 标签: 收入流动/持久收入差距/收入收敛
  • 简介:村镇建设离不开财政金融的支持。如果没有充裕的资金,村镇建设将成为纸上谈兵之举。在村镇建设进程中,城镇财政需要做出哪些调整,农村金融需要进行哪些支持,国外又有什么经验可供借鉴。本刊特别策划“财政金融与村镇建设”。让我们共同关注村镇建设的发展。

  • 标签: 新农村 城镇化 财政 村镇建设 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