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2013年11月6日,现任塔吉克斯坦总统埃莫马利·赫蒙(EmomaliRakhmon)在总统换届选举第一轮投票中以83.6%的得票率力克劲敌,第四次成功当选塔吉克斯坦总统,任期七年。赫蒙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精明能干,德高望重,控局力强,擅搞大国平衡,至今执政近21年,是中亚地区国家执掌权力最长的国家领导人之一,被称为塔吉克斯坦政坛的常青树,其从政经历备受国际关注。

  • 标签: 塔吉克斯坦 政坛 国家领导人 换届选举 中国人民 大国平衡
  • 简介:<正>诺罗敦·那烈诺罗敦·西哈努克亲王之子,1944年生于金边。早年留学法国并获法律学位,回国后在金边大学教授法律。1973年侨居法国,随后在马赛附近的艾恩·百多温大学任法律和政治学教授。1986年任西哈努克民族主义军队总司令兼总参谋长。1987年,西哈努克民族主义军改名为西哈努克民族军,续任总司令兼总参

  • 标签: 民族主义 柬埔寨 总司令 联合主席 政治学 大学教授
  • 简介:2011年2月8日,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召开“中东北非局势动荡及对我影响”研讨会,邀请在京部分著名专家学者参加。现将他们的主要观点刊登如下,以飨读者。

  • 标签: 专家学者 局势 北非 中东 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
  • 简介:2013年12月17日,乌尔苏·冯德莱恩(UrsulavonderLeyen)宣誓就任德国新任国防部长。作为德国首位女防长,55岁的冯德莱恩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她从政多年,作为基督教民主联盟(以下简称基民盟)的政治家,在第一届默克尔政府中担任家庭事务、老年、

  • 标签: 国防部长 德国 默克尔政府 民主联盟 家庭事务 政治家
  • 简介:新任印度国大党主席西塔姆·克什利简介1996年9月23日,纳那辛哈·奥被迫辞去国大党(英)主席一职,西塔姆·克什利(SitaramKesri)随即以77岁高龄继任这个有着110年历史的政党的主席职位,为世人瞩目。从贾瓦哈拉尔·尼赫尔开始,历届国...

  • 标签: 印度国大党 西塔拉 少数民族 表列部落 比哈尔 表列种姓
  • 简介:统一的欧洲股票市场没有如1992年的共同市场计划所期望的那样形成,但随着欧盟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欧洲的股票市场正在经历巨大的变化。欧元的启动,股票发行的飞速增长、股票交易所的转型,都显示出欧洲股票市场的日益一体化。为了确保一体化的进程按欧盟的计划进行。欧盟智囊委员会和他们提出的《姆法路西报告》成为了欧洲金融服务市场统一的新指导政策。本文将讨论欧洲股票市场最近几年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对《姆法路西报告》进行介绍和评价。

  • 标签: 《拉姆法路西报告》 欧洲 股票市场一体化 股票交易所
  • 简介:由中国华侨历史学会、福建省华侨历史学会、厦门大学南洋研究所和新加坡南洋学会联合主办的"战后海外华人变化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89年4月25日至28日在福建省厦门市鼓浪屿观海园召开,参加这次大会的有国内外专家与学者一百五十多人,其中来自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荷兰、西德等国家及港澳地区的专家、学者四十多人,向大会提交的论文共有73篇。本刊征得该大会组织委员会的同意,也征得作者本人的同意,在本刊先行选刊了其中以中文撰写的有关东南亚地区的九篇论文,以飨读者。

  • 标签: 国际学术讨论会 历史学会 福建省厦门市 南洋研究所 东南亚地区 中国华侨
  • 简介:本文主要摘编了一些菲律宾精英在中-菲商务论坛(China—PHBusinessForum)上对南中国海领土争端与中菲关系、中国与菲律宾经贸关系以及中国崛起的最新评述,该论坛由菲律宾《马尼拉时报》(TheManilaTimes)主办。《马尼拉时报》创立于1988年,是菲律宾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代表官方的观点和立场。此外,本文还从菲律宾《马尼拉标准今日报》(ManilaStandardToday)和《马尼拉公报》(ManilaBulletin)摘编了菲律宾部分精英对南中国海领土争端问题及中菲关系的最新观点。《马尼拉标准今日报》及《马尼拉公报》在菲律宾发行量也比较大,与《马尼拉时报》一样在菲律宾国内具有权威性。

  • 标签: 商务论坛 菲律宾 摘编 精英 BUSINESS 领土争端问题
  • 简介:以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为抓手,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与俄罗斯跨欧亚发展带对接,进而推动中国东北振兴战略与俄罗斯远东开发战略对接;吸引日本、韩国、美国等投资者参与,共同深化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最终建成东北亚自由贸易区;与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遥相呼应,形成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的基本框架。

  • 标签: 中国 经济 一带一路 俄罗斯 蒙古国
  • 简介:人们在讨论东南亚的华人商业惯例时,马上就会谈到两个不同的议题。第一个议题是华人移民社群的团结一致特性,第二个议题是华人商业交往中普遍存在的“关系网”。关于华人移民社群的团结一致特性,麦基翁(2001)写道,可以想象为(移民社群)成了华人(商业)网络的国际“通道”,而科特金(Kotkin)(1992)则认为,华人移民社群的特征是:具有一种群体认同和全球联系的持久意识。

  • 标签: 华人企业家 华人移民 北苏拉威西 社群 商业惯例 商业交往
  • 简介:阿弗·奔以传奇与逼真相结合写成的《奥罗诺可———王子出身的奴隶》,直到今天仍然拥有读者。书中的主人公奥罗诺可是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位“高贵的野蛮人”,很好地体现了阿弗·奔的现实主义———融合传奇和逼真。该书开头的异国情调给18世纪卢梭的原始主义开了先河。她对印地安人文明、非洲文明及西方文明的比较,以及她对贩奴行为的反感,均给后世作家,尤其是现实主义小说作家提供了先例。作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以文为生的女性,她为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作出的贡献值得后人纪念

  • 标签: 阿弗拉·奔 奥罗诺可 传奇 逼真 小说 现实主义
  • 简介:2011年以来,席卷西亚北非的"阿拉伯之春"运动对埃及和突尼斯产生了重大的政治和社会影响。在该运动产生的各种研究议题中,参与过此次运动的民众对于该运动的评估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作者以"革命者的失望"为视角对此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革命者的失望"这一变量反映了"革命联盟"在胜利后的分裂进程,是转型阶段中各种政治力量权力斗争、经济冲突与理念冲突的体现。以上三种类型的冲突可操作化为民主支持度、经济地位和政治伊斯兰等三个变量,并根据"阿拉伯民主晴雨表"的数据,对以上变量与"革命者的失望"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在突尼斯和埃及两国都出现了先前运动参与者对此运动发展的失望问题,不过,具体影响失望的变量在两国有所不同。在民主支持度上,虽然埃及和突尼斯民主支持度对参与者的失望都有着显著的影响,但是其方向完全相反。在经济地位上,突尼斯呈现出了显著的影响,但是埃及却没有出现显著的影响。在政治伊斯兰问题上,作者创新性地将政治伊斯兰分成政策伊斯兰、政党伊斯兰和政权伊斯兰等三个维度,并且发现三个维度的政治伊斯兰在埃及和突尼斯两国呈现的影响并不相同,反映了政治伊斯兰与"革命者失望"之间的微妙复杂联系。

  • 标签: 阿拉伯之春 后革命政治发展 革命联盟 定量分析
  • 简介:新加坡是个海岛型的城市国家。全国面积616平方公里,人口234万,地小人密,资源贫瘠。但是,它地处太平、印度两洋海上交通要冲,地理位置十分有利。历史上新加坡长期是英国殖民地,经济发展畸形,转口贸易一向是它的主要经济命脉。战后,由于近邻取得独立的国家,增加同工业国的直接贸易,加上新加坡人口日增,失业严重,这给传统以转口贸易为中心的新加坡经济造成很大的压力。

  • 标签: 新加坡经济 地区经济 亚洲部分 经济命脉 海岛型 交通要冲
  • 简介:从过去十多年美苏在亚太地区争夺态势的变化看,双方互有进退,互有得失。从双方在这一地区力量和影响的对比看,基本处于战略均势,美国略占上风。在军事实力上,双方互有长短;在政治影响和经济联系上,美国处于较有利地位。从发展前景看,双方各有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但又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在可预见的将来,美苏各自国内都

  • 标签: 战略均势 军事实力 军事存在 发展前景 和平与发展 经济联系
  • 简介:亚太地区是亚洲太平洋地区之简称,通常指东北亚、东南亚及南太平洋地区。近十余年来,亚太地区在世界政治、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它在美苏全球争夺中的战略地位也日趋重要,成为仅次于欧洲的第二重点地区。本文拟就亚太地区在美苏全球战略中的地位、近十多年来美苏在亚太地区争夺的态势变化、美苏在亚太地区力量和影响的对比以及发展的前景作一些探讨和分析。

  • 标签: 战略地位 经济发展 全球战略 二重点 亚洲太平洋 亚太地区经济
  • 简介:60年代以前,美国势力在亚太地区,特别是西太平洋沿岸地区占绝对优势,而苏联在亚太地区的势力和影响则无足轻重。美国凭借它的军事实力,在日本、南朝鲜、菲律宾、泰国、南越等地扶植亲美政权,建立大量军事基地,派驻军

  • 标签: 军事实力 西太平洋 军事力量 亲美 沿岸地区 东盟国家
  • 简介:敏·贾汉贝格鲁(RaminJahanbegloo),1956年生于伊朗,1974年进入法国索邦大学学习政治哲学,师从保罗·利科、柯奈留斯·卡斯托里亚蒂斯等著名哲学家,并与英国以赛亚·伯林和德国哲学家尤根·哈贝马斯交往甚密,曾进入哈佛大学从事伊斯兰哲学研究,现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哲学教授,致力于推动跨文化对话和非暴力主义研究,先后出版著作20余部,其中已翻译成中文并最为中国知识界熟悉的有《伯林对话录》等。

  • 标签: 人道主义本质 伊斯兰人道主义 伊朗裔
  • 简介:2017年6月16日,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历史考古与民族研究所所长、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滨海边疆区俄中友好协会主席林教授应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朱宇、首席专家刘爽的邀请,来到该院为青年学者们作了题为“21世纪初俄罗斯一体化战略优选:大欧亚或亚太地区”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首席专家刘爽研究员主持,犹太研究中心主任刘涧南担任翻译。

  • 标签: 俄罗斯科学院 学术报告会 一体化战略 亚太地区 21世纪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