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以日本茶道为代表的日本独特的审美意识是日本文化艺术的精髓所在。关于其历史形成过程的研究尚不多见,在日本国内的研究多重视与日本固有神学的联系。本文力图将日本茶道的形成过程放在中日交流的历史背景中去考察,探讨发生于15、16世纪的中日之间的勘贸易及其东渡的唐物对日本人独特审美意识发生的影响。

  • 标签: 勘合贸易 唐物 东山御物 日本茶道
  • 简介:多年来,森林工业,主要是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业一直是黑龙江省对俄经济技术合作的重要领域。但在双方的合作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俄方投资软环境不够宽松,办理劳务输入手续繁杂、费用过高、条件苛刻;中方企业资金严重不足,缺乏及时、准确的信息沟通等问题。对此,黑龙江省应坚持互利互惠,着眼长期合作,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做好俄罗斯方面的工作,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并积极、稳妥地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搞好对俄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领域的合作。

  • 标签: 黑龙江省 “走出去”战略 森工 经济技术合作 信息平台建设 森林采伐
  • 简介:作为社会学科研究的国际问题研究需要回答四个方面的问题:描述性的问题、解释性的问题、预测性研究和对策性研究。严格遵循社会科学研究的程序,这四个方面的国际问题研究就会表现出一些共同特点:客观性或者说可重复性、规律性或者说普遍意义、简约性或者说主次分明。大数据研究能够让决策者获得更加全面、充分的信息,从而采取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在进行描述性的国际问题研究时,大数据可以起到十分突出、甚至是革命性的作用;在解释性的问题方面,大数据的长处是用来发现相关性,而不是做出因果解释;大数据还可以发现有价值的解释性问题;大数据在预测和对策研究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它所发现的规律性现象不仅可以用来预测,也可以帮助人们做出选择。大数据应用到国际问题研究领域也有其局限性,有些局限性是这一方法本身所具有的,例如不能进行因果机制的分析和解释;有一些是国际问题研究领域所具有的,例如"成本-收益问题"、数据主权问题等。在国际问题研究领域,大数据并不适合用于做战略研究,而更多适宜于对国际发展态势的宏观描述以及为具体的外交行为提供精准的指导方案。总之,大数据有助于发现更全面和客观的事实、提出更多规律性的问题以及帮助研究进行预测和做出选择,但大数据自身不能完成整个解释的过程,需要研究者进行专业的因果机制的分析和解释。

  • 标签: 大数据 国际问题研究 国际安全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