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4 个结果
  • 简介:当前东北亚安全形势中的几个重要问题秦永椿一、谁是东北亚安全的主体与欧洲一样,在东北亚安全问题上有主体国和参与国之分。在欧洲,只有地理上属于欧洲的国家和民族才能称为欧洲安全的主体。理由很简单,只有这些国家和民族才对地区的安全大环境有切肤之感,因而也最懂...

  • 标签: 东北亚安全 欧洲安全 军事存在 克林顿政府 美安 美日
  • 简介:安全与利益之间寻求平衡——海湾战争后的海湾国家关系陈双庆海湾(又称波斯湾或阿拉伯湾),以地理位置重要、石油蕴藏丰富而著称于世。海湾地区包括8个国家,即两伊(伊朗和伊拉克)和海湾合作委员会(GCC)六个成员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

  • 标签: 伊拉克 海湾国家 海湾战争 科威特 伊朗 卡塔尔
  • 简介:今年10月6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中国与东盟10+1峰会上,中国正式加入.这一重要事件不仅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而且将对亚太安全产生重要影响.其影响主要体现在:有利于中国与东盟国家和平解决争端,共同承担起维护亚太地区安全的责任;推动预防外交的开展,有利于在亚太地区建立冲突预防机制;促使亚太地区大国调整安全关系,更加强调相互依赖与合作;推动亚太安全合作朝合作安全的方向发展.

  • 标签: 中国 东盟国家 亚太安全 《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和平解决争端问题
  • 简介:小布什政府仍在不断调整美对华政策走向,但其政策中将中国定位为"竞争对手"、进一步强化对中国的防范和遏制、明显加强对台湾当局的支持等基本特征已逐渐显露.这将极大地损害中美间的相互信任,使两国发生战略性冲突的可能性呈上升趋势.

  • 标签: 小布什政府 对华政策 走向 中美安全关系 影响
  • 简介:国际关系发展史表明,一个大国的崛起都不能不在众多的制约因素中进行,对于制约因素的处理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国崛起目标最终能否实现。而在诸多制约因素中,国家安全是最重要的方面之一。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在此过程中,其与外部因素的互动关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日益彰显。因此加强研究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对于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来说就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中国 制约因素 地区 世界 印度 外部因素
  • 简介:2002年国际形势的主要特点是:反恐成为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主线;美国政府加快战略调整进程,其国家安全战略框架基本形成;大国关系既合作又竞争,世界格局多极化进程进入相对稳定发展的新阶段.中国正处于冷战结束以来最好的国际环境中.

  • 标签: 2002年 国际政治 国际安全 反恐怖主义 布什政府 单边主义
  • 简介:进入80年代中期以来,美苏关系从紧张走向缓和,从对抗转入对话。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军事战略也开始了新的调整。本文拟就90年代美国军事战略调整趋势作些初步探索。一、决定90年代美国军事战略调整的战略因素促使90年代美国军事战略调整的战略因素有许多方面,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下列几个方面:(一)苏联从对外积极进攻转变为积极防御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指导下,苏联战争观,特别是核战争观,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 标签: 美国军事 战争观 美苏关系 华沙条约组织 积极防御 低烈度战争
  • 简介:1987年12月1~3日,纽约'国际和平学会'、曼谷'安全与国际问题研究所'、雅加达'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在曼谷联合主办国际讨论会,讨论题为《迎接90年代的挑战:东南亚与西南太平洋的和平与安全》。与会者有来自东盟六国、中国、苏联、美国、英国、法国、西德、日本、加拿大、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等18个国家和联合国系统的代表36人,以及观察员5人。泰国外长西提致开幕词,泰前副总理兼外长他纳·科曼到会演说。现将该会分发的论文题目译载如下:

  • 标签: 国际问题研究 西南太平洋 联合国系统 他纳 政治系 科曼
  • 简介:当今世界三个经济共同体,北美、欧洲和东亚,其中东亚经济最为活跃和富有生气。中国与日本是东亚大经济体的骨干力量,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不但对中日两国的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至关重要,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经济繁荣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 标签: 东亚经济 经济发展 中国 经济共同体 经济体 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