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1 个结果
  • 简介:12月21日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由广东伦理学学会、江苏伦理学学会联合主办,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与行政学院承办。来自江苏省和广东省高校、省委党校以及其他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硕士博士研究等约200人参加会议,就当前中国社会的伦理关系变迁和道德观念变化,以及道德建设思路等重大问题展开研讨。李萍、樊和平教授分别作了“德性法理学视野下的道德治理”、“伦理的存在条件和存在形态”的报告。

  • 标签: 伦理学 学术研讨会 学会 华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年会
  • 简介:<正>150前,英国殖民主义者为了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和推销鸦片、商品的市场,悍然对华发动了罪恶的鸦片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民面对外国侵略者的疯狂进攻和国内投降派的干扰、破坏,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惊天地,泣鬼神。江苏的关天培就是当时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利益与尊严,

  • 标签: 关天培 鸦片战争 中国人民 外国侵略者 英国殖民主义 道光皇帝
  • 简介:霞谷是德性论者,情感与理性的关系是贯穿霞谷著作的条主线。其性情本源与全体之说认为“情其源头,性其全体,情其发处,性其用处”,以批评朱子;其四端七情之说主张“四端亦有气,七情亦有理”,理气性情合,批评退溪的“主理”、“主气”之说;其良知说明确提出“恻隐之心即良知”,“以其全德之德而言谓之仁,以其本体之明谓之良知”,将情与知统起来,反对将良知“专属知识边”,主张德性之知即良知是由情感说明甚至决定的。霞各很推崇儒家经典中的《大学》,其中尤其重视好恶之情,认为“好恶乃篇之要”,实即以德性为要,而德性之根本在情感。总之,“实心真情”是提高德性、实现万物体境界的根本。这是霞谷对今人的重要启示。

  • 标签: 霞各 性理学 德性 情感 理性
  • 简介:<正>在近年来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热潮中,迎来了累累硕果。齐鲁书社出版的“中国传统思想研究丛书”中的《洛学源流》书,就是这批硕果中之种。徐远和同志所著《洛学源流》书,从我国古代儒学发展演变的宏观高度去探讨和论述作为理学主干之的“洛学”的形成和它的源流。作者明确地指出,“理学”是社会时代的思潮,理学的形成过程就是儒学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期复兴的历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理学”也可看作是唐宋时代经学更

  • 标签: 洛学源流 形成过程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理学 思想研究 我国古代
  • 简介:命不是个现成的东西,而是天人授受之际的那个发生。天之授,命也;人之受,义也。义是命之义,义之所据即在命中;命是义之命,天之授须人之义方成其为命。如此,人非创造命,亦非命的附属品,而是命的生成的必要条件。此之谓“义命合”。

  • 标签: 天命之理 气数之命 天之几 己之权 义命合一
  • 简介: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居民收入差距也快速拉开.同样有着儒家文化传统的韩国和我国台湾省,常被认为是在高增长的同时保持了相对平等的收入分配的典型.中国收入差距的扩大主要源于中国的特殊矛盾.要从解决中国的特殊矛盾着手,探索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途径.

  • 标签: 经济发展 收入差距 比较 特殊矛盾 社会公平
  • 简介:<正>游唤民的《爱国主义传统与当代中国》书已于19976月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站在时代的高度,论述了我国爱国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各个历史阶段的爱国主义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论述了传统爱国主义的内涵、表现形态、产生的根源及其在当代的升华.该书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是扩展了爱国主义传统的内涵.学术界谈爱国主义传统,般是从历史上的民族战争和进入近代以来反对外来民族的入侵方面来立论的.而本书却突破了以

  • 标签: 爱国主义传统 当代中国 当代爱国主义 师范大学出版社 祖国统一大业 内在联系
  • 简介:<正>齐瓦当纹饰注重反映客观现实,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民间艺术的特征。有些瓦当则就是对现实生活、民风民俗的直接记录,因而成为研究古代齐国社会的份重要形象资料。笔者在对齐瓦当的纹饰母题——“树木纹”考证的基础上(拙文《释树木纹——兼谈齐瓦当纹饰的符号特征》《管

  • 标签: 瓦当 祈子 纹饰 古代 母题 木纹
  • 简介:中国五千绵延不绝的文明积累了有关自然界的丰富而系统的知识,阴阳五行是这知识体系的核心概念之。阴阳五行不仅应从哲学意义上来理解,更应从科学意义上来理解。科学有事实科学与本质科学之分,阴阳五行学说以哲学直观与思辨作为公理基础,以准公理系统式的纯然本质的方式存在与运行,不依赖事实经验并摆脱经验事实而存在,满足本质科学的意涵。

  • 标签: 阴阳五行说 科学 本质 工具性 哲学意义 阴阳五行学说
  • 简介:《庄子》书对空间问题的探索深入而精到,不仅阐述了空间的无限广大、无限深远以及空间关系的相对性如大小、远近、精粗、内外,还揭示了由于受到种囿、境囿、时囿以及知囿、物囿与俗囿等的影响,人们对空间的认知极其有限.唯有通过“恬知相养”“安时处顺”“不缘外物”“静观得道”等方式解囿,方能体会到崭新的人生境界.

  • 标签: 《庄子》 空间无限性 空间相对性 囿境与解囿
  • 简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谈兵法与经营之路若华孙武在《孙子兵法》(简称《孙子》书中,用简洁的语言"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概括出个唯物主义的普遍规律。这思想的提出是前无古人的,它是《孙子》的精华。《孙子·用间》篇指出:"故明君贤将,所以动而胜人,成功...

  • 标签: 《孙子》 《孙子兵法》 齐鲁石化公司 劳动保护服装 孙武 企业经营
  • 简介:悔字求缺持盈──曾国藩运用《周易》的个实例杨建祥曾国藩其人,诸熟历史精通哲理。他以《周易》取象路径,揭橥天道忌盈人造忌满,晓之以悔字求缺,洞见持盈之道。这思想是很深刻的。曾国藩写道:“观《易》之道,察盈虚消息之理,而知人不可无缺陷也。日中则是,月...

  • 标签: 曾国藩 《周易》 持盈 《谦》 消息卦 《序卦传》
  • 简介:卷在手,尽得孙子风流──读黄朴民著《孙子评传》于泽民近年来,研究孙子的著作不断推出,反映出孙子学术的繁荣。近读黄朴民博士新著《孙子评传》(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列入国家"八五"重点图书规划),更觉得是本独具特色和风格的专著。《孙子评传》(以下简称《...

  • 标签: 《评传》 《孙子兵法》 军事思想 战争观 军事理论 孙武
  • 简介:10月18—19日在奥地利格拉茨召开,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奥地利委员会主办,奥地利儿童哲学研究中心、奥地利格拉茨大学承办。来自近30个国家的200位学者和学生参加了会议。会议旨在以种批判的方式对待在文化、教育、社会正义和机遇平等等方面由全球化引起的系列挑战,加深人们对这样种立场的认识:只有当人们对文化多样性持同情的态度并表明对人权的信念时,开放和成功的对话与交流才有可能进行。

  • 标签: 文化多样性 儿童哲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世界主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语言
  • 简介:“自律”概念的渊源可以追溯至古希腊,自从它被延用到道德领域以来。已经成为西方伦理学(尤其是康德伦理学)的核心概念之,儒家伦理学以重视人的社会属性和道德人格的塑造著称,那么它所讲的道德人格是否具有“自律”这向度呢?文章结合近年来国际汉学界对这问题的探讨,并联系先秦儒家的经典原型及儒家伦理学诞生其中的历史背景而给予这问题以否定的回答,作者认为,儒家伦理学所讲的道德人格虽然强调主体的独立选择,但该“独立选择”不是西方伦理学所说的严格意义上的自律,在探讨其所以然的过程中,作者想带出中西方伦理学的根本差别之所在。

  • 标签: 儒家 道德人格 西方 伦理学 自律
  • 简介:儒家“天人合”说在不同语境下有不同的语义,它有时是在“本然”意义上使用,有时则是在“应然”意义上使用。本然的“天人合”论是儒家关于天人本来相通、相合与统的理论;应然的“天人合”论则是关于人与天在何神条件下能够达到和谐统理想状态以及如何达到这种理想状态的学说。而在本然“天人合”与应然“天人合”之间,还有个“天人不”的“实然”环节;应然“天人合”既是对实然之“天人不”的消解和超越,又是对本然“天人合”的复归,是儒家视域中的种理想的天人间的最优化状态,是种洋溢着人的主体意识的天人理论。

  • 标签: 儒家 天人合一 本然 实然 应然
  • 简介:中国先秦战争连绵不断,因而产生了众多的兵学家和兵学理论,为中国乃至世界兵学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管仲作为先秦齐国的贤相,不仅是位政治家、思想家,而且还是位军事家,其倡导并实践的寓军于政、平战体的军事思想是齐国强大并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的重要保障。

  • 标签: 管仲 寓军于政 平战一体 军事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