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然的统治”的准确含义是指人依据自然界的内在规律对自然界所进行的合理改造和利用,马克思恩格斯的独特贡献在于从消除社会原因的特定角度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方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劳动所下的经典定义说明马克思并不是人类中心主义者,这一定义中的“物质变换”思想超越了人类统治自然界这一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视阈。当今时代,生态的正当权利和利益与环境问题同样值得强调和重视。

  • 标签: 自然 统治 劳动 人类中心主义
  • 简介:本稿以19世纪自然科学的物质观为线索,论证《资本论》中的各范畴带有自然质料因素和社会关系因素的二重性特征,力(尤其是劳动力)的运动是在这种二重性原理基础之上成立的.阐明自然质料→力量的更新→劳动力的形成—劳动产品的生产等一系列质料因素运动在价值形成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庸俗经济学用一个因素置换另一个因素,无视各因素的本质差异,最终将二者混为一谈.这种庸俗论调的背后,是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缺乏正确的认识.

  • 标签: Stoffwechsel(质料变换) 《资本论》 质料 庸俗经济学
  • 简介:从'支配—解放'的话语谱系来看,生态女性主义着重从社会文化层面考察支配的成因,认为自然支配和性别支配的根源在于父权制,主张重构女性与自然的联系,通过消除父权制来达成女性和自然共同解放之目的。与生态女性主义的文化批判论不同,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浪漫主义。马克思主义基于社会实践基础建构起自然和女性的现实联系,认为自然支配和性别支配的根源在于私有制,主张通过消灭私有制,进而实现自然和女性的双重解放。

  • 标签: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支配 性别支配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
  • 简介:全面从严治党是当前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从社会生态学的角度看,执政党建设作为社会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不是一个孤立的政治行为,要受到一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态变化的深刻影响。深刻分析当前全面从严治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生态环境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挑战,对于逐步从思想上、经济上、政治上形成适应全面从严治党的社会生态环境,推进制度改革,建立全面从严治党的长效机制,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从严治党 生态环境 制度建设
  • 简介:邓小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资源环境领域中的重大实践活动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在改善我国生态环境状况方面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邓小平发出开展全民义务植树的倡议,积极支持实施重大林业生态工程,提高了我国森林覆盖率,促使近代以来遭受严重损害的自然生态系统得到一定程度的修复。邓小平要求淘汰能耗高、污染严重的老旧机器设备,重视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以防治工业污染的工作,使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的污染治理问题逐渐得到重视并有效解决。邓小平强调要提升我国城市建筑环境美观度,推动城市生活空间美化与生态化的进程。邓小平提出现代化城市要解决好污染问题,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的城市污染治理工作。邓小平强调在旅游开发中要充分重视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极大地改善了大众休闲生活空间的生态状况。

  • 标签: 邓小平 生态文明建设思想 污染治理 绿化祖国 重大林业生态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