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从理论上分析了燃烧室压力振荡引起喷嘴出口流量振荡振荡传递.推导了振荡传递过程的传递函数。讨论带有各种喷嘴的燃烧室的动态特性,计算了燃烧室压强、喷嘴压降、喷嘴类型及结构尺寸对燃烧室压力振荡引起喷嘴出口流量振荡的影响.得到了喷嘴在此传递过程中的影响规律。

  • 标签: 液体火箭发动机 喷嘴 供应系统 燃烧室
  • 简介:在带诱导轮离心泵试验中,当泵流量很小时,泵进出口压力均出现了幅值未发生衰减的低频振荡,这与高速离心泵的频率特征形成对比,表明泵-管路系统内发生了自激振荡。泵在小流量下工作时,会出现与主流区强烈作用的回流区,该反向回流在诱导轮叶片工作面上形成漩涡并随诱导轮一起旋转,引起主流液体的静压降低及空泡体积的周期性变化,由此产生了汽蚀自激振荡。利用空泡动力学模型对低频汽蚀自激振荡特性进行计算,得到了带诱导轮离心泵-管路系统的振荡频率、进口压力及流量的动态特性、流量-进口压力极限环等。结果表明,计算的汽蚀自激振荡特性与试验值接近,汽蚀自激振荡数学模型合理可行;泵转速及进口管长度越小,泵进口压力和流量越大,汽蚀自激振荡频率就越大。

  • 标签: 离心泵 管路系统 汽蚀自激振荡 动态特性 极限环
  • 简介:讨论变截面悬臂梁的频率优化。围绕这一问题,对设计变量的选择做了有益的探讨,以避免无效的设计变量选取导致不真实或不可行的设计。

  • 标签: 变截面悬臂梁 频率 优化 结构设计
  • 简介:为研究进气道俯仰振荡状态时的性能,耦合求解俯仰振荡运动和非定常Navier-Stokes方程,对平衡攻角为0°、振荡幅值为15°的进气道非定常流场进行了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在俯仰振荡状态下,进气道的性能发生周期性变化,存在一个类似于领结形状的滞环。

  • 标签: 进气道 俯仰振荡 非定常 NAVIER-STOKES方程
  • 简介:基于薄板弯曲理论,采用梁函数组合法对悬臂板进行动力特性分析,推导了在变转速状态下悬臂板频率和振型的解析解的一般表达式,提出了在离心力场和温度场效应下研究叶片“频率转向”的新方法,建立了计算悬臂板各阶频率和振型的理论依据。同时,采用Matlab软件分析了在离心力作用和不同工作温度下,叶片的“频率转向”特性和模态振型的变化规律,并较为详细的讨论了T=25℃时,在“动频交叉点”附近(第2,3阶频率线交叉点附近)叶片的模态振型。仿真结果表明,工作温度越高,动频交叉点处对应的旋转速度越高;孤立的弯曲模态、扭转模态不会与其他模态耦合而导致频率转向;第2阶二弯模态振型没有明显的变化,第3阶一扭模态振型基本不变。

  • 标签: 旋转叶片 离心力 温度场效应 频率转向 振型
  • 简介:热模态具有时变特性,时变模态的测试是当前模态测试技术领域的难点。基于相位共振原理,采用智能PID控制定结构的模态频率进行自动跟踪的方法,完成了频率自动跟踪热模态测试软件研制,成功应用于三角翼模型热模态试验研究,获得了三角翼模型前四阶的热模态频率和振型等模态参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标签: 模态测试 自动跟踪 热模态
  • 简介:进一步发展了非定常雷诺平均N—S方程求解程序,并基于影响系数法对三种不同振犁下的三维涡轮振荡叶片绕流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所发展的程序对振荡叶栅流动模拟具有较好的精度;振型对振荡叶栅内部非定常流动以及叶片表面的非定常气动力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其中叶片运动导致叶栅各通道中流量的再分配以及出口气流角的变化等对叶片的负荷分布会产生较为显著的影响。

  • 标签: 振荡叶栅 非定常流动 振型 数值模拟
  • 简介:为了研究富氧发生器液氧供应系统的动态特性,详细考虑液氧头腔中的流动过程和喷嘴动力学环节,建立了系统的传递矩阵模型。计算了系统在发生器室压扰动下的频率响应特性,并分析液氧头腔体积、喷嘴压降、喷嘴惯性和发动机工况对液氧供应系统动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液氧头腔的容积较大,液氧喷注导纳主要取决于头腔和喷嘴的动态特性,出口流量幅值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都较高。增大头腔体积,则增大出口流量的幅值,降低头腔中压力响应幅值。适当提高喷注压降或喷注单元的惯性,都能降低液氧喷注导纳的幅值。在低工况下出口流量幅值在300~800Hz之间增大,不利于该频率范围的耦合稳定性。

  • 标签: 富氧燃气发生器 液氧供应系统 频率特性 稳定性
  • 简介: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中频率量(流量、转速)数据曲线不规整,存在着“毛刺”。影响了数据的准确性。采用仿真方法优化频率量信号采集模式,并用实际试验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仿真方法优化频率信号采集模式能有效地减少频率量曲线中的“毛刺”。

  • 标签: 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 数据处理 系统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