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针对GKD2型内燃机车电空接触存在的烧损故障问题,结合电空接触结构特点和电路原理从理论上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保证了电空接触无电状态闭合和分断。对电空接触触头的技术状态进行测试,开距、超程、压力和研距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为确保机车正常运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电力机车 电空接触器 烧损故障原因分析 措施 改进预防
  • 简介:改良西门子法制备多晶硅存在的技术瓶颈是大量副产物四氯化硅难以回收利用。本文针对这一瓶颈。介绍了四氯化硅氢化生产氯氢硅技术,并研究了反应压力、氢气与四氯化硅配比、反应温度以及硅粉层高度对该技术转化率的影响。同时,还介绍了该技术在洛阳硅高科技有限公司的应用实例。

  • 标签: 四氯化硅 三氯氢硅 氢化
  • 简介:8月12日,《每日经济新闻》刊出了《日企独霸钕铁硼专利10余企欲联手反诉》报道后,中科环高级副总裁胡伯平近日对本报记者表示,由于受专利保护,其他磁材企业欲诉日立金属,对已经获得专利许可的8家磁材企不会造成影响。此案胜诉的可能性极小,并且日立金属为自身利益要控制国际市场规模,不太可能再授予更多企业专利使用权。

  • 标签: 专利保护 金属 日立 三环 市场规模 钕铁硼
  • 简介: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实现同经济工作、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和精神文明建设"个结合",才有生命力,才能积极推动基层建设与发展.

  • 标签: 思想政治工作 基层建设 "三个结合"
  • 简介:针对目前矿区F17以东矿山进风量、回风量不足的现状,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测定,并采用风速合格率、风质合格率、有效风量率、风机装置效率、风量供需比等指标进行全面评价,本文通过多级站通风系统的优化与设计,有效地改善了F17以东矿山的通风状况,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 标签: 多级站通风系统 优化设计 风速测定 全面评价
  • 简介:巴西矿业巨头淡水河谷公司发布公报称,今年第季度该公司总利润为81.24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9%;纯利润为29.40亿美元,同比增长23.5%。

  • 标签: 同比增长 纯利润 河谷 淡水 巴西 美元
  • 简介:一个故事说,一些外国企业家和中国企业家到某个国家投资办企业.外国企业家研究该国的立法与管制,适应并利用之,结果成功了.中国企业家抱怨立法与管制太严,总想通过上层来改变制度,结果失败了.对企业来说,立法与管制是一种无可更改的硬约束,只能适应,这就是适者生存的道理.

  • 标签: 中国企业家 管制 政府约束 外国企业 经营 国家投资
  • 简介:盛和资源近日发布了2013年第季度报告,在季报预喜的同时,公司同时还公布了多起投资事项,除参与设立华贵人寿(拟)、在上海自贸区设立盛和资源矿业外,公司将通过收购和有信新材料从而涉足越南稀土。

  • 标签: 资源 稀土 越南 扭转 业绩 间接
  • 简介:2.稀土抛光粉技术发展文献对早期抛光粉牛产有较全面论述的是支有宝先生主编的《稀土湿法冶炼工艺岗位技术培训教材》一书。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总结归纳起来基本分为以下几种工艺:

  • 标签: 稀土抛光粉 产业现状 湿法冶炼工艺 培训教材 技术
  • 简介:BIM技术现已经广泛投入到建设造价管理工作,对BIM技术展开深入探究,了解其在建设项目中的应用是非常有必要的。为此先是探讨了BIM技术在建设项目各个环节的应用,之后结合实例论述了BIM技术的造价管理方法。

  • 标签: BIM技术 造价 建筑 设计 施工
  • 简介:金川矿区F17以东矿山1150副中段是1200副中段的接替工程,是形成F17以东矿山深部充填、通风系统的关键性工程,其建设进度和质量涉及矿山充填、通风系统的正常接续和系统完善.因此,该工程对F17以东矿山深部的持续、稳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1150副中段建设过程存在的问题,紧紧围绕建设进度、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等进行优化研究并实施,有效加快了施工进度,提前工期约10个月。同时根据实际生产需要,对通风、充填系统建设进行了设计优化,使系统匹配程度更高、保障能力更强。

  • 标签: 金川三矿区 副中段 施工方案优化
  • 简介:日前,国家能源核电站核级设备研发中心联合有关单位研制的核电站废系统关键设备蒸发、脱气塔顺利通过了国家能源局委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项目验收及样机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样机的主要技术性能达到了国内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可在核电废处理系统推广应用。

  • 标签: 三废处理 核电站 国产化研制 设备 系统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 简介:3月13日,由河南万洋冶炼(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连炉"直接炼铅法一次性点火投料成功,创造了两项世界第一。其一,首创了把氧化、还原、

  • 标签: 直接炼铅法 世界 冶炼 自主知识产权 自主研发
  • 简介:1969年以来,我国于世界上首先发现、命名了“离子相”矿物、“离子相”稀土矿物、“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并发明了“离子相”稀土矿物的两代提取工艺。从而,为世界提供了一种新型、特殊、富含、重稀土、高科技所需的战略性矿产资源。本文回顾了“离子吸附型”稀土发现、命名和两代提取工艺发明的有关情况,介绍了离子型稀土矿的勘查与地质简况,以及在其开发应用历程中发生的一些重大事项。重点介绍了事件的主人公——赣州有色冶金研究所为此作出的贡献。旨在增加人们对它的认知和了解,进一步为“振兴中华”添砖加瓦。本文涉及的许多事项,尚属首次公布。

  • 标签: 离子吸附型 稀土矿物 勘查 开发 利用史 离子型稀土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