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是一种在体外模拟自然DNA复制过程,用聚合酶催化物扩增核酸分子的新技术。由美国Cetus公司的KaryMullis于1984年发明,Saiki等人于1985年首先在《Science》杂志上完整地描述了PCR技术。应用PCR技术进行体外基因扩增,可使极微量的单拷贝特定核苷酸片段在数小

  • 标签: PCR技术 HBV感染 诊断 治疗 聚合酶链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PCRHBV-DNA和ELISAHBsAg两种检测方法在检测内窥镜中HBV的检测情况,从而确定本次研究的试验方法。方法现场采集内窥镜各关键部位(镜身、孔道、活检钳)的样品207份,平均分成两份,按各自所用试剂盒的要求分别进行试验,比较两种试验的阳性检出率、一致性等试验评价指标。结果PCRHBV-DNA阳检率为27.54%、ELISAHBsAg阳检率为2.42%,经χ2检验,χ2=4.63P=0.031、一致性检验,kappa=0.089,P=0.008,由此说明两种检验方法在内窥镜中痕量的HBV的检测过程中有显著性差异。结论PCRHBV-DNA对与内窥镜中痕量的HBV的检测试验方法优于ELISAHBsAg方法,在本次调查研究中应该采用PCRHBV-DNA的检测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实时荧光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在流感病毒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实时荧光PCR对617例流感样病例患者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流感病毒核酸的测定,对检测出的阳性标本采用MDCK进行培养并分离,对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特异性及灵敏度。结果本组617例标本中实时荧光PCR共检测出阳性标本152例,阳性率24.6%;细胞培养法在此152例阳性标本中共分离出流感病毒79例,阳性率12.8%,实时荧光PCR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细胞培养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荧光PCR能够快速有效的检测出流感病毒核酸,是实验室快速诊断的有效手段。

  • 标签: 实时荧光PCR 细胞培养法 流感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我院收治的对宫颈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资料,探讨分析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高危型HPV的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58例宫颈病变患者患者,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分析检测结果,并与第2代杂交捕获法(HC-Ⅱ)的检测结果对比。结果HPV在宫颈癌患者阳性表达率达90%以上,与HC-Ⅱ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R检测宫颈病变与HC-Ⅱ的检测结果的阳性率分别为74.7%与70.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方法检测HSIL的HPV阳性率明显高于宫颈炎症、湿疣(P<0.01),除LSIL外,其他病变中的PCR检出率均略高于HC-Ⅱ。结论采用实时荧光PCR检测高危型HPV,可用于确诊患者是否患有宫颈癌,提示高危型HPV感染与宫颈病变、宫颈癌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分析。

  • 标签: 高危型HPV 实时荧光PCR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细菌检验中PCR检验法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采取不同检验方法表法将我院自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细菌样本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实行革兰氏染色法检验,实验组实行PCR检验法检验,分析对比参照组和实验组细菌样本的阳性检验率。结果参照组细菌样本的阳性检出率72.00%对比实验组阳性检出率94.00%,统计学具有显著数据参比意义(P<0.05)。结论将PCR检验法应用在细菌检验中具有显著作用,可以提升检出率。

  • 标签: PCR检验法 细菌检验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谷斑皮蠹是一种重要的检疫性害虫,在新疆周边多个国家分布,口岸检疫人员多次从进境货物中截获谷斑皮蠹,该虫对新疆的农业生产极具威胁。【方法】以谷斑皮蠹的16SrDNA基因为靶序列,用昆虫通用引物对4种供试皮蠹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用生物软件设计检测谷斑皮蠹的特异性引物与探针。【结果】设计的特异性引物(TG-SNP-F/TG-SNP-R)及所建立的常规PCR方法能有效检测出谷斑皮蠹,其扩增产物的片段大小为250bp,灵敏度为3ng·μL^-1设计的特异性引物(TG-F/TG-R)和探针(TG-probe),以及所建立的实时荧光PCR方法,对谷斑皮蠹的检测特异性强,灵敏度达0.8fg·μL^-1【结论】建立的常规PCR方法和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能够对谷斑皮蠹进行准确鉴定,为口岸检疫人员检测进境货物中携带的谷斑皮蠹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谷斑皮蠹 16S RDNA 常规PCR 实时荧光PCR
  • 简介:【背景】美洲斑潜蝇是一种严重威胁瓜果蔬菜、烟草、棉花等经济作物和花卉生产的入侵性害虫。由于潜叶蝇类害虫体型较小、生活方式隐蔽、形态相似,本文针对其难以快速准确地进行形态鉴别的问题,以美洲斑潜蝇为研究对象,以菜田常见的4种潜叶蝇类害虫为参照,采用种特异性PCR方法(species-specificPCR,SS-PCR),研究其快速分子检测鉴定技术。【方法】调用GenBank中一段936bp的美洲斑潜蝇线粒体DNA(mtDNA)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COⅠ)的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EU219613),并根据此基因片段的碱基序列设计引物1对,其扩增片段大小为294bp。【结果】种特异性检验结果显示,该引物只对美洲斑潜蝇的COⅠ基因具有扩增能力,对其他种类如南美斑潜蝇、三叶斑潜蝇、葱斑潜蝇、豌豆潜叶蝇等没有扩增能力。该引物不仅对成虫具有良好的扩增效果,对蛹、幼虫以及单粒卵也具有同样的扩增效果,其最低检出阈值为1/3840头成虫。【结论与意义】SS-PCR技术体系可用于美洲斑潜蝇的鉴定识别与检测监测,对阻止其进一步扩散蔓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美洲斑潜蝇 线粒体DNA细胞色素氧化酶亚基Ⅰ基因 快速鉴定 种特异性引物 分子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 为了分析 PCR 检验在麻疹病毒检验中的作用效果情况。 方法 选取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7 月所检测的麻疹患者 90 例,根据患者采样的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 45 例,其中参照组患者给予 MV-IgM 抗体检测,试验组患者给予聚合酶链反应检验,之后对 2 组患者麻疹病毒阳性检出率情况,和对患者发病后选取的样本进行检测,对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情况进行登记。 结果 对患者发病在 7 天后采集的样本进行检测,其中,试验组患者阳性反应为 41 例,所占的比例约为 91.1% ,参照组患者阳性反应为 32 例,所占的比例约为 71.1% ;试验组患者发病 7 天后采集的样本检测阳性率约为 91.1% ,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 71.1% , 2 组患者情况对比差异性比较明显, p < 0.05 。对比 2 组患者麻疹病毒阳性检出率,试验组患者阳性反应为 43 例,参照组患者阳性反应为 40 例,试验组患者麻疹病毒阳性检出率为 95.5% ,明显的高于参照组阳性检出率 88.9% ,两组情况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麻疹病毒检验采用 PCR 检验,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这对于初期患者来说, PCR 检验结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临床价值和效果非常大。

  • 标签: PCR 检查 麻疹病毒 检验 应用 体会
  • 简介:目的用荧光定量PCR(FQ-PCR)法对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进行检测,并探讨其临床实际应用价值。方法用FQ-PCR法检测HBV-DNA;用ELISA法检测HBV标志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结果外周血检测表明:HBV-e抗原阳性和HBV-e抗体阳性的乙型肝炎患者,HBV-DNA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8.0%和45.7%,含量分别为10^7.23±2.67和10^4.56±1.47拷贝/ml;临床各组别中,急性肝炎组HBV-DNA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别(P<0.01);对慢性乙型肝炎,干扰素治疗组显示:对低拷贝量(<10^6拷贝/m1)的疗效尚可.对高拷贝量(≥10^6拷贝/m1)的疗效较差;拉米夫定治疗组表明:低拷贝量组略好于高拷贝量组,前3个月疗效比较好,但从第4个月皆开始出现耐药株,在治疗1年时发生率可达22.6%。治疗结束后6个月和12个月复查结果表明:拉米夫定治疗组复发率明显高于干扰素治疗组。结论实时FQ-PCR法可及时、准确的自动化检测出标本中拷贝数量,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明显优于RT-PCR,它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调整和疗效预期具有比较好的实用价值。

  • 标签: FQ-PCR HBV DNA 治疗 干扰素 拉米夫定
  • 简介:目的评价PCR检测女性自取阴道下端拭子标本诊断淋病的检验效果方法每例入选者均取2个宫颈拭子标本和1个自取阴道下端拭子标本,1个宫颈拭子标本和自取阴道下端拭子标本行淋球菌PCR检测,另1个宫颈拭子标本行淋球菌培养。结果共有298例入选者。诊断出淋病31例。宫颈拭子培养、宫颈拭子PCR、自取阴道下端拭子标本PCR的敏感性分别是75.8%(25/33),87.9%(29/33)和97.0%(32/33),特异性分别是100%(265/265),99.6%(264/265)和99.6%(264/265)。结论自取阴道下端拭子标本PCR检测淋球菌的敏感性至少不低于传统的宫颈拭子,自取阴道下端拭子标本可以替代宫颈拭子行PCR诊断女性淋病。

  • 标签: PCR 女性 阴道下端 拭子标本 淋病 淋球菌
  • 简介:目的建立染料法荧光定量PCR检测恙虫病东方体。方法根据恙虫病东方体56kD外膜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染料法(SYBRgreenI)实时荧光定量PCR,评估其灵敏性及特异性;并对恙虫病东方体鸡胚培养物、东方体感染小白鼠脏器标本以及恙虫病病人血样等多种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建立的荧光定量PCR标准曲线的循环阈值(Ct)与模板拷贝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灵敏性评估显示20¨l体系单PCR反应管靶基因大于28个拷贝即可被有效检测,最低检出浓度为2拷贝/¨l,比普通PCR检测方法提高1~2个数量级,并且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建立的SYBRI染料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与立氏立克次体R株等其他5种立克次体,以及被检测的其他几种病原菌DNA模板均不发生特异性扩增;用建立的染料法对东方体鸡胚培养物、东方体感染动物脏器,以及采集的现场恙虫病病人血样共59份标本进行检测,其中57份检出阳性。用该定量PCR检测恙虫病东方体实验感染小鼠的血、脾脏、肾脏、肝脏标本,结果脾脏中东方体检出量最多,肝脏和肾脏次之,血中的恙虫病东方体量较低。结论本研究建立荧光定量PCR方法均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适合各种样本中东方体的快速检测,可用于实验室的快速诊断。

  • 标签: 恙虫病 荧光定量PCR法 SYBRgreenI染料法
  • 简介:目的:对目前最常用的检测微小RNA(miRNA)的茎环实时定量PCR法和PAP实时定量PCR法进行比较。方法:分别用茎环实时定量PCR法和PAP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人乳腺癌细胞MCF-7中U6和23种miRNA的表达,利用定量PCR分析软件和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将2种方法在引物设计难度、特异性与灵敏度,以及检测通量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茎环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比PAP法高,但引物设计难度大,检测通量低;PAP法引物设计难度较低,检测通量较高,但特异性和灵敏度较差。结论:茎环法实时定量PCR适于有针对性地检测小规模miRNA,而PAP法则适于大规模miRNA筛选实验。

  • 标签: 微小RNA 茎环实时定量PCR PAP实时定量PCR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桂林市一起旅游团体腹泻疫情进行诺瓦克病毒Ⅰ型(NVGⅠ型)和Ⅱ型(NVGⅡ型)检测分型,为疫情处理及时做出准确的判断。方法用实时荧光探针(RT-PCR)方法对腹泻病人样本的特异引物进行核酸扩增检测。结果通过用实时荧光PCR法对28份样品进行快速检测,NVGⅠ型阳性6份(21.4﹪),NVGⅡ型阳性3份(10.7﹪),NVGⅠ型和NVGⅡ型同时阳性1份(3.6﹪),阴性19份(67.9﹪)。结论实时荧光PCR在诺瓦克病毒检测中能起到快速、准确和高灵敏的效果,对病人病情的及时诊断治疗和对突发疫情的快速控制和处理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NV GⅠ型 NV GⅡ型 实时荧光PCR
  • 简介:目的:用荧光定量RT-PCR(FQ-RT-PCR)法检测消化系统肿瘤患者mdr-1基因的表达,以了解该基因的表达水平。方法:用荧光定量RT-PCR(FQ-RT-PCR)方法。结果:75例本中mdr-1基因表达阳性率为37.3%(28/75),mdr-1基因平均表达量为10^4.88±1.15拷贝/ml。结论:FQ-PCR方法检测mdr-1基因表达具有简便,准确,特异性强,可定量等优点,对化疗方法的制定,疗效的预测及考察有重要指导作用。

  • 标签: 荧光定量检测 RT-PCR MDR-1基因 基因表达 消化系统肿瘤
  • 简介:目的建立登革病毒分子信标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方法针对登革病毒3’-UTR保守区设计引物和分子信标探针,构建阳性参考质粒,建立登革病毒分子信标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应用建立方法对血清标本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TaqMan探针法进行比较。结果所建立的分子信标荧光PCR检测方法灵敏度达102copies/μL,与其它病毒无交叉反应;对70份血清标本检测结果与TaqMan探针法一致。结论所建立的分子信标荧光探针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 标签: 分子信标 实时荧光PCR 登革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PCR在早期肺结核诊断的应用价值及效果。方法 以2019年4月—2020年6月作为研究对象的选取时间,纳入对象为于我院就诊治疗的48例肺结核疑似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PCR诊断及PPD诊断,统计分析PCR诊断及PPD诊断对肺结核的阳性检出情况及PCR诊断及PPD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果 PCR诊断的阳性检出率高于PPD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PCR 早期肺结核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微生物对食品本身的危险是巨大的,其有害的微生物将会破坏食物本身的品质,进而对人体的身体健康乃至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要严格控制食品中的有害微生物,加强食品微生物的检测。当下,PCR技术作为一种操作简便、检测质量高的微生物检测技术在我国的食品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下面就食品微生物检测中PCR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旨在为PCR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有力的参考。

  • 标签: PCR检测技术 食品微生物 应用 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