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在我国各项事业的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在网络蓬勃发展的过程中,许多令人不安的问题也显露出来,尤其是青少年网络犯罪已经成为当前面临最主要的问题之一。青少年网络系统的入侵,传播不良信息与病毒,导致网络资源遭到破坏,公民隐私遭到请饭,造成信息系统瘫痪的现象层出不穷。本文阐述了我国青少年网络犯罪的内涵和特点,以及网络犯罪的原因和现状,并且对目前国内网络犯罪的状况和措施进行探讨。

  • 标签: 青少年 网络犯罪 研究 防范治理
  • 简介:本文从社会认知心理(主要是认知选择性)和社会影响心理(从众心理、时尚、逆反心理)的角度对青少年网络迷信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措施。

  • 标签: 社会认知选择 社会影响 网络迷信
  • 简介:近些年来,青少年网络被害现象的普遍性及其消极影响引发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预防网络被害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以社会预防为视角,对网络被害社会预防的性质、原则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预防对策。

  • 标签: 网络被害 网络道德 社会预防
  • 简介:摘要:网络是把双刃剑,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积极作用,但同时青少年沉迷网络的现象也比较常见,下面我从五个方面分析了沉迷网络与手机的危害,并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探讨如何趋利避害,避免沉迷网络与手机带来的负面影响,让网络与手机真正成为青少年成长的伙伴和朋友。

  • 标签: 青少年 沉迷网络 危害 对策
  • 简介:2014年以来,网络直播成为一种新时尚,受到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网民的追捧。然而,由于产业发展时间短,相关机制不成熟,网络直播鱼龙混杂,问题频发。网络直播对青少年成长造成的不利影响不容小觑。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发展和身心健康,对他们的思想观念和日常行为也往往起到误导作用,并增加他们的经济负担。目前,需要社会监管、平台自身规范、家庭教育以及青少年的自我教育等相结合,形成合力,共同规范网络直播行为。

  • 标签: 网络直播 青少年 不利影响 对策
  • 简介:网络作为一种现代媒体,它对人的素质培养尤其是青少年素质培养的影响将远远超过任何一种传统媒体.它的出现将有助于青少年学习观念、平等意识、全球意识、效率观念、奉献精神的培养及人际交往、求知途径的拓宽等.但网络青少年的素质培养也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对此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 标签: 网络 青少年 素质培养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 简介:摘要计算机和通讯技术不断发展,使网络在很短的20年内发展的极为迅速,也带来很多问题,而青少年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就是其中比较严重的问题之一,使网络道德教育陷入一定困境之中,引起学校和社会的重视,亟待解决。

  • 标签: 青少年 网络道德 问题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一种产物,也是人们进行交流沟通的一种重要的工具,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很多的网络语言内容,这些语言的出现对于青少年的教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在网络语言产生的基础上,分析网络语言对青少年教育的影响以及策略,以此发挥网络语言的积极的作用,促进青少年人的持续健康发展。

  • 标签: 网络语言 青少年教育 影响 策略
  • 简介:【摘要】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给广大青少年提供了诸多便利,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学习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把握青少年网络行为的特点,加强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是当前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新时代培育担当时代大任有为青年的必然选择。

  • 标签: 网络行为 青少年 引导策略
  • 简介:为探讨亲子关系、消极社会适应和网络成瘾的关系,采用问卷法对六个城市共2324名中学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冲突型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得分最高,依恋型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得分最低;(2)消极社会适应在亲子依恋和亲子冲突对网络成瘾的预测中均起部分中介作用;(3)消极社会适应的中介作用受到性别的调节。这一研究结果揭示了积极和消极亲子关系对网络成瘾的共同作用机制,为从家庭层面干预和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状况提供了参考。

  • 标签: 青少年 亲子关系 消极社会适应 网络成瘾
  • 简介:网络成瘾是一个日益引起人们重视的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本文将对以往网络成瘾的研究情况做一个较为全面和深刻的阐述,并指出现有研究的不足,表明今后研究的重点与方向。

  • 标签: 网络成瘾 原因 研究述评 精神病学 心理障碍 诊断标准
  • 简介: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经遍布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尤其是手机端的出现,使我们得到了更多的便利。然而,在互联网的积极影响背后,网络成瘾这种隐患随之而起,伴随这一现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层出不穷。本文将从网络成瘾的概念界定、诊断标准、诊断工具和对策等方面进行综述,并进一步提出展望。

  • 标签: 网络成瘾诊断标准对策
  • 简介:随着时代的进步,网络这个词已不再陌生,网络渗入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广大青少年喜欢上网,尤其是喜欢玩网络游戏,其次是网上聊天,网络视频,等等。应用网络学习的人很少,绝大多数青少年网络应用层面仅限于娱乐层面,虽然网络的功能很强大,但人们仍认为它是娱乐的产物,一说就是“玩电脑”等等。这就是人们的网络意识。

  • 标签: 网络成瘾症 网络游戏 网上聊天 网络视频 网络学习 网络意识
  • 简介:摘要青少年时期的教育是人的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青少年处于角色转换的时期,要面临家庭角色、学校角色等多重角色,在每一个角色都有不同的心理变换,所以要求各方针对青少年这一特殊的时期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教育。本论文从青少年的家庭、学校角色出发简述了在不同角色里青少年的责任,并论述了家庭和学校面对青少年角色转换应该采取怎样的教育。

  • 标签: 青少年 教育 家庭 学校
  • 简介: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和网络行为的现况及影响因素,以及二者相互影响关系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抽取2所农村中学的2745例初一和高一学生,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MHI)、自尊量表(SES)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分别评估其心理健康状况、自尊和社会支持程度,问卷调查其社会人口学特征和网络行为情况,通过非递归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各因素对心理健康和网络行为的效应及二者相互关系。结果心理健康量表平均得分为(2.1±0.7)分,其中学习压力感(2.4±0.9)分、情绪不稳定(2.4±0.8)分、焦虑(2.4±1.0)分三个维度得分较高。长时间上网行为率为32.8%(899/2745)。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显示,女性、年龄越大的青少年MMHI得分越高(β=0.058、0.058,P<0.001),男性、年龄越大的青少年长时间上网行为越多(β=-0.171、0.149,P<0.001)。SES得分和SSRS得分与MMHI得分负向关联(β=-0.300、-0.263,P<0.001),并通过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间接负向影响网络行为(βi=-0.074、-0.065,P<0.010)。MMHI得分正向影响长时间上网行为(β=0.246,P<0.001);长时间上网行为也正向影响MMHI得分(β=0.008,P<0.001),但影响力较弱。结论农村青少年总体上心理健康问题较轻,网络行为较普遍,心理健康低水平与长时间上网行为互为危险因素。

  • 标签: 农村青少年 心理健康 网络行为
  • 简介:本文在描述网络空间出现的青少年网络自杀群体这一重要现象的基础上,分析青少年网络自杀群体形成的外在条件和内在因素,探讨青少年网络自杀群体对社会和个人的消极影响,明确提出消解青少年网络自杀群体的网上网下联动策略.

  • 标签: 青少年 网络 自杀
  • 简介:摘要情绪障碍相关疾病在青少年中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伤害,甚至可持续影响至成年,然而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是大脑在静息状态下仍活跃的脑区所组成的脑网络。DMN是静息态脑功能研究领域的热点,但少有研究关注其在青少年情绪障碍相关疾病下的病理变化。近几年发表的多篇与青少年情绪障碍疾病相关的文章,从影像学角度为理解青少年情绪障碍特征及其潜在机制提供了线索。本文将近年来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后发现,青少年情绪障碍的发生与DMN脑区激活、皮质厚度、灰质体积或密度以及脑区之间功能连接变化密切相关,部分脑结构和功能改变可作为预测因素。本文通过归纳这些情绪障碍疾病脑影像学的改变,以期探究新的神经影像学标志性改变,为青少年情绪障碍相关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青少年 情绪障碍 默认模式网络
  • 简介:网络青少年的德性构筑受各种因素尤其是网络上充斥的黑客伦理的冲击和影响。本文在分析黑客伦理的基础上,就如何构筑网络青少年德性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 标签: 网络青少年 黑客伦理 德性构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