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歧杆菌活菌制剂联合散治疗小儿腹泻的近期疗效。方法将收治的58例小儿腹泻患者随机分为双歧杆菌活菌制剂联合散治疗的观察组和单纯散治疗的对照组,治疗后观察两组72h后的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9例,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86.21%,两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活菌制剂联合散治疗小儿腹泻疗效确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双歧杆菌 蒙脱石散 小儿腹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喜炎平与散联合锌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4年 1月 -2016年 10月小儿腹泻患儿 80例进行分组回顾分析。所有患儿给予常规补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治疗组 A采取散冲服,治疗组 B则采用喜炎平与散联合锌剂治疗。比较两组患儿腹泻缓解率;止泻时间、总治疗天数;用药前和用药 2天患儿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的差异。结果:治疗组 B相较于治疗组 A腹泻缓解率更高, P< 0.05;治疗组 B相较于治疗组 A止泻时间、总治疗天数更短, P< 0.05;用药前两组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相似, P> 0.05;用药 2天治疗组 B相较于治疗组 A大便次数、大便性状评分改善更显著, P< 0.05。结论:喜炎平与散联合锌剂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儿大便情况,缩短止泻时间和治疗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喜炎平 蒙脱石散 锌剂 小儿腹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妈咪爱联合散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腹泻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不同的临床治疗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抗病毒、抗感染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妈咪爱联合散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呕吐停止时间、体温下降时间以及大便次数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妈咪爱联合散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儿的各种症状,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妈咪爱 蒙脱石散 小儿腹泻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双岐三联活菌片联合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害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各50例,对照组仅实行单一散治疗,试验组进行双岐三联活菌片+散疗法,分析比较2组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及疗效。结果在体温恢复时间、大便恢复时间、腹痛恢复时间及呕吐缓解时间方面,试验组的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6.0%)远远高于对照组(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儿腹泻症状,采取双岐三联活菌片+散的治疗方案可有效缓解小儿腹泻的病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双岐三联活菌片 蒙脱石散 小儿腹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就散与双歧杆菌联合法对于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以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的480例腹泻患儿作为分析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分别对其采取如文中所述的治疗方法,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使用散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双歧杆菌,对于提高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小儿腹泻治疗 双歧杆菌活菌 蒙脱石散
  • 简介:目的观察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散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迁延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酪酸梭菌组和胃蛋白酶组各65例,胃蛋白酶组给予复方胃蛋白酶散联合散治疗,酪酸梭菌组给予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散治疗,治疗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酪酸梭菌组的总有效率为98.46%明显高于胃蛋白酶组的8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散能清除肠道内过多水分和黏液,酪酸梭菌活菌散修复肠道黏膜和恢复肠道菌群平衡,两药协同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对作用机制继续研究和探讨。

  • 标签: 酪酸梭菌活菌散 蒙脱石散 复方胃蛋白酶散 小儿迁延性腹泻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散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方法86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散保留灌肠。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02%,对照组总有效率65.12%,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散保留灌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方便实用,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标签: 蒙脱石散 保留灌肠 婴幼儿 轮状病毒性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联合应用干扰素以及散、培菲康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小儿科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秋季腹泻患儿9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补液、退热、抗感染等基础治疗方法,用应用散以及培菲康胶囊等进行治疗,联合组患儿在对照组患儿治疗措施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干扰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止泻时间、退热时间以及总病程。结果联合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2.98%,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儿比较,联合组患儿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以及总病程均显著缩短,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干扰素、散以及培菲康联合应用的方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能够有效的减轻患儿的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取得的临床疗效比较显著,具有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干扰素 蒙脱石散 培菲康 小儿 秋季腹泻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比较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探讨。方法:纳入60例小儿腹泻患者行对比探究,(时间:2019年01月~2020年06月),治疗探究对比性分析,电脑随机分组,对照组/30(杜拉宝联合散治疗),实验组/30(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散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数据(大便外观恢复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恶心、呕吐、皮疹、神经系统疾病)。结果:(1)临床数据对比:实验组较对照组,大便外观恢复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呕吐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改善明显,(P<0.05);(2)不良反应发生率:实验组较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显著,(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散治疗小儿腹泻疾病,临床效果显著,提升患者预后水平,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有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布拉氏酵母菌散 蒙脱石散 小儿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急性腹泻治疗中散与金双歧片联合应用所具有的临床效果。方法:92例入组患儿用抽签法分为2组,各46例,一组单纯散治疗用对照组表示,一组散与金双歧片联合治疗用观察组表,对2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和对照组比较,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治疗后CD3+、CD4+水平观察组更高(P<0.05);症状恢复与住院时间观察组更短(P<0.05);治疗后炎性因子水平、CD8+水平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散与金双歧片联合治疗临床整体治疗效果更好,利于患儿康复质量提高。

  • 标签: 蒙脱石散 金双歧片 小儿急性腹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腹泻治疗过程中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散的作用。方法:本次实验跨越2020年10月至2022年8月这一时间段,研究人员对60例腹泻患儿进行研究。将双盲对照原则作为本次实验所选60例腹泻患儿的分组依据,记录对照组及实验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出现情况、退热时间、呕吐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及大便外观恢复时间,并实施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儿中治疗效果突出及治疗效果一般的人数分别为22人及29人,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3.33%及96.67%,组间对应数据之间的差异是不容忽视的,(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所选患儿中分别有5人及1人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出现概率分别为16.67%及3.33%,组间对应数据之间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异,(p<0.05);对照组及实验组患儿在退热时间、呕吐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及大便外观恢复时间方面的数据均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腹泻治疗过程中布拉氏酵母菌散联合散的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小儿腹泻 蒙脱石散 杜拉宝 布拉氏酵母菌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明确湿润烧伤膏联合散外用对新生儿褶烂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160例发生新生儿褶烂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4小时对褶烂处皮肤用生理盐水清洗,待干,对照组予以紫草油或者抗生素软膏涂抹,观察组予以湿润烧伤膏和散交替使用。比较两组患儿护理效果、褶烂皮肤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愈合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联合散外用护理新生儿褶烂的方法,有显著临床护理效果,缩短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在新生儿褶烂护理工作中的质量,该技术简单易学,家属更容易掌握其护理技巧,利于推广。

  • 标签:   新生儿 褶烂 湿润烧伤膏联合蒙脱石散 护理
  • 简介: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处理土原土(PMT),合成了有机土(OMT),并继续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对有机土(0MT)进行处理,得到修饰的有机土(MOMT)。经FTIR、WAXD和TGA认分析,表明经有机化改性后,季铵链成功嵌入土片层,修饰土层的内外表面接枝一定数量的-NCO基团,三种土的片层间距分别为1.53nm,2.07nm和2.39mm,三者的初始失重温度分别为313℃、263℃和299℃。

  • 标签: 蒙脱土 改性 有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泻采用双岐三联活菌片与散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腹泻患儿100例,均为我院儿科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散单用治疗(对照组,n=50)与加用双岐三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n=5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腹泻患儿显效35例,占70%;有效13例,占26%;无效2例,占4%,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显效26例,占52%;有效17例,占34%;无效7例,占14%;总有效率为86%,对比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至正常用时,粪常规、大便恢复正常用时,腹痛、呕吐缓解用时经统计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腹泻患儿,应用双岐三联活菌片与散联合方案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缩短病程。

  • 标签: 双岐三联活菌片 蒙脱石散 小儿腹泻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双歧三联活菌胶囊联合散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接收的腹泻患儿94例,按抽签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参照组,每组47例。2组均予常规支持治疗,参照组给予散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双歧三联活菌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临床疗效、退热时间、呕吐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治疗前后血清免疫功能指标[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参照组的80.85%(χ2=5.045,P=0.025);试验组退热时间、呕吐消失时间及腹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参照组(P

  • 标签: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 蒙脱石散 小儿腹泻 临床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散联合微生态制剂对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治疗效果。以本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期间内收治的10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用随机数表法对患者组实施分类,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微生态制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散。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腹泻、发热、呕吐、腹痛持续时间等各项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粪便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指标。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蒙脱石散 微生态制剂 轮状病毒性肠炎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