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对比分析标准通道应用金属鞘和微通道应用塑料鞘经皮肾镜取石对肾结石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140例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微通道塑料鞘,对照组选择标准通道金属鞘。结果:研究组整体手术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鹿角结石、肾盏多发结石清除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后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采用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时,应用微通道塑料鞘的疗效更加优秀。

  • 标签: 标准通道 微通道 金属鞘 塑料鞘 经皮肾镜取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与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肾结石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肾结石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与对照组(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一期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期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2cm以下的结石时,输尿管软镜取石术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是首选的治疗方法。经皮肾镜取石术的结石清除率较高,是治疗直径2cm以上的结石的首选方法。

  • 标签: 经输尿管软镜取石术 经皮肾镜取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微创经皮肾镜手术与输尿管软镜结合对于复杂性肾结石疾病的疗效。方法选取自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于我院就诊的复杂性肾结石病人88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88例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各44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微创经皮手术取石,对实验组患者行微创经皮手术取石并输尿管软镜手术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以及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长和住院时间。结果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肾结石症状均有所好转,对比之后发现,实验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相对参照组较高,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长和住院时间都明显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肾镜手术与输尿管软镜结合治疗的方法能提高患者体内的结石清除率,改善治疗的效果,并减少患者手术过程中的市场以及手术出血量,提高手术的安全系数,值得应用。

  • 标签: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输尿管软镜 复杂性肾结石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结石治疗应用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与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效果。方法对45例肾结石患者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进行治疗,并与同期45例行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对肾结石患者进行治疗,应用输尿管钬激光碎石或者经皮肾镜取石术效果均良好,且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两组数据对比并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将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以及经皮肾镜取石术应用于肾结石的治疗中,疗效相似,且这两种方式均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肾结石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F-URS)与经皮肾镜取石(PCNL)治疗肾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以第三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78例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F-URS组和PCNL组,两组各39例。FURS组给予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P-CNL组给予经皮肾镜取石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PCNL组清石率为89.1%,F-URL总清石率为88.6%。两组清石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NL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F-UR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URL组手术时间明显小于PCN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和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各有优劣,实际应用中应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肾结石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取石 经皮肾镜取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标准通道辅助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在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中的优势和安全性。方法在山东省泰山医学院附属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肾结石患者中挑选病例分成标准通道组、微通道组、标准通道辅助微通道组三组。将三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监测标准通道辅助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不同时段的肾功能变化。结果标准通道辅助微通道组结石清除率高、手术时间短,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标准通道辅助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不同时段的肾功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标准通道辅助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术在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中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 经皮肾镜碎石术 标准通道辅助微通道 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方法选择160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依据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通道经皮肾镜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结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一期和二期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一期清除结石68例(85.0%),和二期清除结石79例(98.85%),对照组一期清除结石59例(73.75%),和二期清除结石67例(83.75%);两组患者一期和二期结石清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大出血、感染问题,仅出现高热症状,观察组4例,对照组3例,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通道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具有结石清除率高优点,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 输尿管软镜 复杂性肾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复杂性结石采用微造瘘经皮肾镜大功率钬激光碎石术的疗效。方法选取132例复杂性结石患者,并分为2组。分别采用气压弹道与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结石清除率88.23%,明显优于对照组76.56%;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88%,明显少于对照组18.75%(P均<0.05)。结论复杂性结石采用微造瘘经皮肾镜大功率钬激光碎石术的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创伤性较小。

  • 标签: 大功率钬激光碎石术 复杂性肾结石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肾结石患者采用为通道经皮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和标准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80例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床位单双号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40例患者采用标准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作为观察组,另40例患者采用微通道经皮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取石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肾功能情况、结石清除率及并发症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置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Scr、BUN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两组患者Scr、BUN水平明显降低,但对比仍无差异,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5%、22.5%,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对照组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5.0%、92.5%,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标准通道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治疗肾结石效果显著,术后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肾结石 微通道 经皮输尿管镜 经皮肾镜 钬激光碎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彩超引导经皮肾镜双导管碎石清石术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7例鹿角形肾结石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在彩超引导下穿刺建立经皮标准肾通道,采用CYBERWAND双导管超声碎石清石治疗。结果36例穿刺成功,1例穿刺失败,Ⅱ期穿刺成功。Ⅰ期完全取石32例,2例Ⅱ期取石,3例残留结石配合体外碎石治疗。28例单通道,9例2通道。Ⅰ期结石取净率为86.5%。手术时间为55~145min。结论彩超引导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鹿角形结石具有创伤小、清石率高、并发症少等优势,对大多数鹿角形结石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 标签: 经皮肾镜 碎石清石 鹿角形结石 彩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结石微创手术后结合肝胆结石片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将收治的20例胆结石患者(2010年10月~2015年12月)动态随机化分组,对照组胆结石患者进行常规性的手术治疗,观察组胆结石患者在对照组胆结石患者的手术治疗前提下,采用肝胆结石片进行联合治疗。结果观察组胆结石患者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以及抽血测总胆红素的数据与对照组胆结石患者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观察组胆结石患者残石率的数据与对照组胆结石患者相比没有显著的差别,P>0.05。结论对胆结石患者采用胆结石微创手术后结合肝胆结石片治疗后具有显著的效果,安全性高,具有推广运用的价值。

  • 标签: 胆结石微创手术 肝胆结石片 胆结石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胆结石微创手术后结合肝胆结石片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胆结石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和观察组(1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胆结石微创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肝胆结石片治疗。结果两组胆结石患者术后1天的总胆红素水平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对比,数据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术后30天观察组患者的总胆红素水平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分别为(17.29±4.16)µmol和(22.97±5.16)U/L,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而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胆结石患者的治疗中,在实施胆结石微创手术后,给予患者肝胆结石片治疗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而且可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胆结石微创手术 肝胆结石片 胆结石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