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禽类急性或慢性细菌性传染病,不同品种和不同Et龄的鸡均可感染,幼雏和中年鸡对此病最易感染,且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较为多见。如果养殖密度过大、饲养笼具及环境消毒不彻底、场地环境污染严重,则该病随时均可发生。大肠杆菌是革兰氏阴性菌,是存在于人或动物肠道的常在菌,鸡群可能由于环境变化发生应激或患病后免疫力下降诱发此病,如,日常饮食污染的水源和垫料,或经呼吸道、消化道、蛋壳穿透、交配、污染的输精管等感染都可诱发。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发病鸡离群呆立、羽毛粗乱、消瘦,侵害呼吸道后出现呼吸困难;侵害眼睛后会出现眼前房肿胀;也可侵害关节,可造成关节炎和滑膜炎,排黄绿色稀粪。出现纤维素性的心包炎和肝周炎,胸腔和腹腔内膜浑浊,有炎症,肠壁膜增厚,外观呈深红色。同时,鸡群会出现呼吸困难,发出哕音等。雏鸡大多出现肚子肿胀脐炎,卵黄膜增厚,呈黄绿色,卵黄吸收不良,生长发育受阻,有的可能出现脑炎。产蛋鸡主要以出现坠卵性腹膜炎及输卵管炎,造成输卵管扩张,内有干酪样团块及恶臭的渗出物为特征。

  • 标签: 鸡大肠杆菌病 致病性大肠杆菌 防治 细菌性传染病 环境污染 革兰氏阴性菌
  • 简介:目的探讨高龄大肠癌围手术期处理的有关问题,提高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2004年6月90例70岁以上的大肠癌病人的外科治疗资料。结果多数大肠癌病人术前并存疾病多(75,6%),肿瘤切除率为85.6%,根治性切除率为66.7%,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8%,围手术期死亡6例,病死率为6.7%。结论外科手术切除是多数大肠癌首选治疗方法,术前对并存疾病的合理有效治疗以及围手术期的严格监测处理是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 标签: 大肠癌 外科治疗 手术 高龄
  • 简介:鸡、火鸡、鸭、鹅等禽类都可感染,雏鸡易发,死亡率也高。饲养管理不善,往往引起该病发生.常某些病并发或继发。积聚在肠道的大肠杆菌可引起肠管充血.细菌产生的毒索破坏肠壁,进入血液.造成一系列的感染。粪便污染是主要的传播方式.大肠杆菌随粪便排出,粪便干燥后随尘土飘散在空气中,通过呼吸道侵入健康禽体;被病禽粪便污染的饲料、用具等也可以成为导致该病的发生重要因素;禽蛋污染也是一个传播方式.禽蛋通过泄殖腔时,被含有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肠道分泌物污染.蛋在窝里停留也可以污染.病原体可以进入蛋内.降低孵化率和雏禽的质量。鸭蹼刺伤常使鸭群感染。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

  • 标签: 禽大肠杆菌病 粪便污染 致病性大肠杆菌
  • 简介:大肠肿瘤泛指发生在直肠和结肠部位的恶性肿瘤。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它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恶性肿瘤之一,在西方国家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中居第二位,在我国居第四位,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 标签: 大肠肿瘤 恶性肿瘤 结肠部位 现代生活 西方国家 发病率
  • 简介:仔猪的腹泻是制约猪场猪只成活率高低的关键问题,其中以仔猪大肠杆菌病引起的黄白痢和水肿病最为常见。本文介绍了仔猪大肠杆菌病发病诱因,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以期对实际生产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仔猪 仔猪黄痢 仔猪白痢 水肿病 防治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胡钧文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5-31
  • 出处:《中国结合医学》2023年第5期
  • 机构:宜宾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四川宜宾 644000
  • 简介: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就是大肠癌,并且出现发病率不断升高的趋势。临床观察发现,早期预防、早发现是唯一有效的防治方法。人体中大肠分为盲肠、结肠、直肠三个结构,全长在1.5m左右。其中又将结肠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右半结肠包括了盲肠、升结肠、横结肠的右半部分,左半结肠包括了降结肠、乙状结肠、横结肠的左半部分。大肠癌包括了结肠癌和直肠癌,其中大部分是直肠癌。

  • 标签: 大肠癌;防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治疗大肠癌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2011年3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150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悬吊式腹腔镜组53例,气腹腹腔镜组62例,开腹大肠癌手术组35例,在全身麻醉下行大肠癌根治术。三组切除后均行端端吻合,重建消化道功能。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均小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下行大肠癌根治术治疗大肠癌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更小。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开腹手术 大肠癌根治术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肠腺瘤和大肠癌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浓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12年06月至2013年06月我院收治的大肠良性腺瘤患者86例,大肠癌患者110例,另匹配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观察三组人员在血浆D-二聚体水平间的关系。结果大肠腺瘤组正常人员之间D-二聚体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大肠癌组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大肠腺瘤组和正常人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肠癌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较高,可作为疾病评判和预后效果的标准。

  • 标签: 大肠腺瘤 大肠癌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酶底物法检测水中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酶底物法对水中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进行检测,对不同培养时间、温度和环境等因素进行分别对比研究,找出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结果不同温度和培养时间不同对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不同,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在温度28℃、32℃、40℃下检测结果和温度为36℃的检测结果差异明显,总大肠菌群培养时间在16h、18h、20h、32h的检测结果和24h的检测结果之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环境对检测结果影响不大。结论采用酶底物法对水中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进行检测分析,需要严格控制温度(35~37℃)和时间(前者为22~28小时、后者为24~28小时),才能有效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而为应用和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酶底物法 总大肠菌群 大肠埃希氏菌 检测影响 因素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