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 80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均在本院治疗,时间为 2014年 8月 -2018年 9月,所选患者在手术前均进行关节镜检查并做病情评估,然后进行手术,手术的同时修复韧带。结果:使用 Lysholm评分查看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根据评分结果可见,治疗优良率为 91.25%,其中优为 52例,良为 21例,尚可为 6例,差为 1例。对所有患者随访 1年,有 1例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不佳,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情况发生。骨折愈合时间为 2-5个月,平均( 3.20±0.34)月。结论:手术治疗仍是当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主要方式,此方法可以稳定骨性平台,同时进行关节镜下的韧带重建术治疗,患肢功能得到改善,治疗效果良好,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胫骨平台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 80例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均在本院治疗,时间为 2014年 8月 -2018年 9月,所选患者在手术前均进行关节镜检查并做病情评估,然后进行手术,手术的同时修复韧带。结果:使用 Lysholm评分查看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根据评分结果可见,治疗优良率为 91.25%,其中优为 52例,良为 21例,尚可为 6例,差为 1例。对所有患者随访 1年,有 1例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不佳,无其他严重并发症情况发生。骨折愈合时间为 2-5个月,平均( 3.20±0.34)月。结论:手术治疗仍是当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合并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主要方式,此方法可以稳定骨性平台,同时进行关节镜下的韧带重建术治疗,患肢功能得到改善,治疗效果良好,可在临床推广。

  • 标签: 胫骨平台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手术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采用蒂骨瓣移植以尽快恢复股骨头的血运,促进股骨颈骨折的愈合,减少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方法:经髋关节后外侧手术入路,将骨折解剖复位后,用三枚折断式螺纹钉内固定,于股骨颈后方凿骨槽,切取蒂骨瓣嵌入骨槽内;结果:本组80例,经随访76例获骨性愈合,愈合率95%;随访时间6个月-5年,失败4例,占5%;结论:蒂骨瓣的止点较宽,具有充分而固定的血管供应,采用此骨瓣移植治疗股骨颈骨折,可尽快地恢复头的血运,提高骨折的愈合率。多枚可折断式加压螺纹钉内固定,对股骨颈髓腔的血供干扰较少,固定牢固可靠,骨折断端的接触紧密,有利于骨折愈合。此术式是治疗股骨颈骨折可共选择的好方法之一。

  • 标签: 治疗 股骨颈骨折 股方肌 骨瓣移植
  • 简介:摘要为了解髋周对下腰痛的影响及相互间的内在关系,通过所查历年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整体归纳,总结浅见,供参考。

  • 标签: 髋周肌群 下腰痛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腘绳损伤是专业运动员最常见的肌肉损伤,且复发率高,康复难度大,对运动员的健康和成绩影响较大。腘绳损伤程度的判断以及非手术治疗对运动员缩短治疗时间、加强治疗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腘绳肌损伤 运动员 非手术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广西隆安县人民医院广西隆安532800)摘要骨骼损伤是一种常见的现象,这种损伤通常是由较长时间的高强度运动引起的。这种损伤给受伤人员造成的损害是巨大的,其中所涉及到的生理变化过程也是极其复杂的。本文着重阐述了骨骼损伤的基本机理以及所涉及到的骨骼结构组成的变化和相应的各种指标的变化,重点介绍了骨骼损伤时所采用的中药外敷的基本体会。

  • 标签: 骨骼肌 损伤 病理 中药外敷中图分类号R722.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217-0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银质针治疗下后锯损伤的临床研究的治疗效果。方法诊断明确的下后锯损伤的患者6例,采用银质针治疗。于治疗后1周、3周对所有患者随访,并记录VAS评分及镇痛效果评价。结果治疗后1周、3周后,VAS评分较治疗前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镇痛效果评分有明显差异。结论银质针治疗下后锯损伤是十分良好的治疗手段。

  • 标签: 银质针 下后锯肌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旋转训练对脊髓损伤后患者痉挛的影响。方法纳入42脊髓损伤后患者,研究时间自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随机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21例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21例在此基础上加用旋转训练。观察两组的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ADL评分大于对照组,其痉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旋转训练有利于改善脊髓损伤后患者的痉挛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在临床可积极推广。

  • 标签: 脊髓损伤 旋转训练 肌痉挛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发并探究多功能颈内防护效贴对飞行员颈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10月至2020年11月,在任务单位便利抽样选取慢性非特异性颈痛(NCNP)的飞行员80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自研的多功能颈内防护效贴治疗,对照组采用活血止痛膏治疗。对比治疗6 h、3 d,2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及关节活动度变化。结果治疗6 h及治疗3 d,观察组、对照组的VAS 评分和NDI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 VAS评分和NDI评分较治疗6 h下降更显著;治疗3 d,2组的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功能颈内防护效贴在飞行员颈损伤中应用效果较好,对颈部不适及疼痛的保健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多功能颈肌内防护效贴 高载荷 飞行员 颈肌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足底内侧皮瓣(MPF)串联前外侧皮瓣(ALTF)修复足底负重区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4月至2019年8月,采用游离MPF串联ALTF修复足底负重区大面积软组织缺损8例,创面累及后足及周围4例,前足及周围3例,全足1例,其中串联皮瓣修复足跟5例,修复前足跖底3例。创面缺损面积15.0 cm×10.0 cm~26.0 cm×22.0 cm;切取MPF面积为6.0 cm×5.0 cm~8.0 cm×6.5 cm,供区均采用全厚皮片移植修复;ALTF面积15.0 cm×7.0 cm~27.0 cm×11.0 cm,供区2例直接拉拢缝合,6例取腹部全厚皮片移植修复。术后通过门诊、微信随访。结果本组8例串联皮瓣及供区植皮均成活,仅有1例ALTF出现远端皮缘坏死,经换药后痂下愈合。术后8例均获得随访9~18个月,皮瓣弹性可,质地良好,MPF均恢复痛、触觉,ALTF恢复部分触觉,负重、行走功能良好。末次随访均采用Maryland足功能评分标准评价,结果优4例,良3例,可1例。结论采用游离MPF串联ALTF对足底负重区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进行针对性修复,可很好的恢复足部负重、行走功能,临床效果良好,是理想的修复方法之一。

  • 标签: 足底内侧皮瓣 股前外侧皮瓣 足底 软组织缺损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收肌腱移位双束重建内侧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联合远端重排手术治疗儿童复发性髌骨脱位(recurrent dislocation of patella,RDP)的手术技术和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北京积水潭医院小儿骨科收治了15例(17膝)的RDP患儿,术前进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临床体格检查,完善膝关节X线片、髋膝踝CT检查,了解下肢力线、扭转角度、髌股关节对合关系、髌骨高度等情况。手术步骤包括:①外侧支持带松解;②胫骨结节-股骨滑车间距(tibial tuberosity-trochlear groove distance,TT-TG)>20 mm者进行髌腱止点外侧半内移,Insall指数大于1.2者内移同时进行髌腱止点下移;③大收肌腱转位双束解剖重建MPFL。末次随访时膝关节X线片评价髌股关节对合关系、髌骨高度和运动轨迹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4个月(平23个月),均未出现髌骨再次脱位、感染及重建韧带再断裂的情况,Lysholm评分由术前平均76.7±8.6改善为术后94.2±5.6(P=0.000),髌骨倾斜角从28.6° ± 3.4°减小到7.6° ± 5.6°(P<0.05)。结论大收肌腱移位双束重建内侧韧带联合远端重排治疗儿童复发性髌骨脱位初期效果满意,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 标签: 髌骨脱位 髌股韧带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腓肠肌内侧皮瓣移位术联合VSD治疗慢性胫骨骨髓炎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采用腓肠肌内侧皮瓣移位术治疗慢性胫骨骨髓炎的21例患者,总结术前护理、术后疼痛护理、术后皮瓣血运护理的经验。结果21例患者伤口均愈合良好,2例术后伤口有轻度感染,经换药愈合,住院90天出院。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9-24个月,其中10例经19个月以上随访,未见骨髓炎复发。结论腓肠肌内侧皮瓣移位术联合VSD是治疗慢性胫骨骨髓炎的理想方式,创面恢复快,缩短病程,已经大大减少护理的工作量,护理人员主要做到皮瓣的保暖工作;加强体位护理,防止血管受牵拉、痉挛;特别要注意皮瓣血运的观察,及时处理血管危象;给予耐心的安慰、疏导,使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 标签: 慢性骨髓炎 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 移位治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