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磁性液体是在铁磁性物质或者亚铁磁性物质的纳米颗粒表面吸附一层表面活性剂,然后均匀分散在某种基液中形成的弥散溶液。磁性液体具有较高的导热性能和传热性能,其流动和传热过程可以通过磁场来调控,所以磁性液体为强化传热带来了新的机遇。研究了颗粒大小以及颗粒所占体积分数对磁场下机油基Fe3O4磁性液体的导热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体积分数越大颗粒越小,其导热系数就越大;研究了乙二醇基、煤油基和水基磁性液体的导热系数,发现其导热系数比随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增大,但当体积分数小于1.71%时,导热系数比不再增大;研究了乙二醇基磁性液体的导热系数,发现导热系数比随体积分数呈非线性增加。

  • 标签: 磁性液体 温度变化 磁场大小 磁场换向频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早期液体复苏治疗时,选择不同液体是否会影响治疗成效。方法:将本院于2019年12月~2021年2月收治的5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早期复苏液体给予的差异分为观察、对照两组,用于复苏治疗的液体分别为0.9%的氯化钠溶液+60%的羟乙基淀粉溶液以及单一0.9%的氯化钠溶液。比对两组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后的指数(治疗24小时后的晶体含量、24小时胶体含量、72小时液体总量)以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三项早期液体复苏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值均<0.05;②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5.38%,低于对照组的34.62%,P值<0.05。结论:采用早期液体复苏方式治疗重症胰腺炎患者时,0.9%的氯化钠溶液+60%的羟乙基淀粉溶液的液体选择方案的治疗效果更好,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 标签: 早期液体复苏 液体选择 重症急性胰腺炎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早期液体复苏(fluid resuscitation,FR)中使用不同液体的效果。方法 从2021年3月-2022年3月的SAP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双盲法分为A组(50例,0.9%氯化钠溶液复苏)和B组(50例,6%羟乙基淀粉溶液),对比两组复苏效果。结果 B组复苏后临床指标(IAP、PVPI、GEDVI、EVLWI、PaO2 /FiO2)、优于A组(P<0.05);复苏后48h液体总量B组低于A组(P<0.05)。结论  在早期FR中予以SAP患者6%羟乙基淀粉溶液复苏,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扩容和维持血浆渗透压效果更佳。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早期液体复苏 羟乙基淀粉溶液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 分析创伤性休克早期中,即刻液体复苏与延迟液体复苏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7 月 -2019 年 6 月前来本院进行疾病检查及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专业的科室检查,其属于创伤性休克早期患者,并需要开展对症治疗。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 计算机随机数字表 法,对 90 例患者进行病情结果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即刻液体复苏,观察组则为延迟液体复苏,分析不同方案之间的差异性。 结果: 从 改善 质量上看,观察组 患者在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延长时间上人数少于对照组,此外,在红细胞压积( HCT )上两组对比上,治疗后观察组为( 22.75±2.16 ) % ,对照组则为( 16.99±2.15 ) % 。随后,在并发症发生率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为 4.4%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15.6% ,因此,我们认为观察组护理更佳。 结论: 采用 延迟液体复苏模式有利于改善脏器组织的缺氧状态,有利于对凝血功能加强保护,从而提升抢救的成功率,具有临床探索价值。

  • 标签: 创伤性休克 刻液体复苏 延迟液体复苏 临床意义
  • 简介:建立了考虑流体粘度在径向上变化的多重组合油藏试井分析模型,应用拉氏变换对数学模型求解,得到一个拉氏空间的多元线性方程组,采用解线性方程组的LU分解法及数值反演技术,求得了井底压力的实空间解,并给出了用于试井分析的典型曲线.应用本模型可对聚合物驱或三元复合驱等流体性质变化的油藏的试井资料进行分析.

  • 标签: 采油 多重组合油藏 试井解释 拉普拉斯变换 数学模型 典型曲线
  • 简介:超声波可以提高锂电池浆料的混合效率与混合效果,但长时间的超声波作用可能会影响到锂电池浆料的稳定性。本方通过对PVDF与NMP形成的浆液进行不同时间的超声波处理,以及处理后的浆液进行不同时间的静置,研究了超声波处理时间对浆液粘度的影响程度,以及这种影响是否可以通过静置得以恢复,以期用于实际的生产指导。通过研究表明,超声波处理达到一定时间,会导致浆液的粘度的下降,同时,这种粘度的下降可以通过静置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通过静置恢复粘度有一定的局限,当超声波处理时间过长时,长的静置时间反而使粘度有所下降,因此静置时间最好控制在二、三小时左右。

  • 标签: 超声波 PVDF NMP 锂电池浆料
  • 简介:采用两步法制备了钴-水纳米流体,对纳米钴粒子的质量分数、粒径以及纳米流体的温度、pH值影响基液粘度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去离子水的粘度随着纳米颗粒的添加不断增加,温度为40℃,钴粒子质量分数为0.01%时,其粘度相比去离子水提高了0.61%,而质量分数增大到0.1%时,其粘度比去离子水提高了6.43%。温度越高,钴-水纳米流体的粘度越小,并且质量分数越大的纳米流体,温度对其粘度的影响越大,粒径越小的钴-水纳米流体粘度越大。

  • 标签: 热工学 纳米流体 粘度 太阳能
  • 简介:目的:测定魔芋主要化学成分葡甘露聚糖的粘度及密度,为其在制剂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粘度法测定其特性粘度和密度。结果:魔芋葡甘露聚糖水溶胶的特性粘度高于魔芋精粉水溶胶的特性粘度,密度无明显差异。结论:魔芋葡甘露聚糖的粘性优于魔芋粉,可以充分利用。

  • 标签: 魔芋 魔芋粉 魔芋葡甘露聚糖 粘度 密度
  • 简介:摘要随着血流变学基础理论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大家普遍认识到人体内血液粘度异常改变是一种生理病理的反映,也是了解人们健康状态重要指标之一,这在预防医学及老年医学方面尤为重要。所以现在对人体内血液粘度的测量越来越重视。本文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走访了大量的案例,得出了重要的数据,从而探讨血沉方程K值及血粘度与红细胞压积的关系。

  • 标签: 血沉方程 血浆粘度 红细胞压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液体折射率的测量有很多的方法,此类问题为开放性问题,灵活性较大,重点考察学生对知识把握的灵活性和对问题的理解能力。现把所接触到能够测量液体折射率的问题归结为四类,这四种方法对学生们以后的学习,可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 标签: 液体折射率 测量方法 高中 物理实验
  • 简介:本单元第一课就学习了固体在水中的溶解。固体在水中能否溶解学生可以很直观地看到,因为固体的颗粒由大变小到变成微粒分散在水中形成均匀、透明、稳定的溶液,说明一些固体物质是能溶于水的。在了解固体物质溶解的基础之上,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认识,继续学习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液体液体之间的溶解不存在颗粒变化的情况,这样学生在观察时就产生了一定的困难。

  • 标签: 溶解 液体 教学反思 固体物质 继续学习 学生
  • 简介:摘要AP具有起病快、病情变化复杂、并发症多等特点,通过早期液体复苏支持治疗,AP患者局部及全身并发症可得到有效缓解,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AP液体复苏的必要性、复苏时机、复苏液体选择等做一综述。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液体复苏 微循环
  • 简介:讨论了在柱形容器的液体表面,柱形木块和液体表面的振动以及圆锥形木块在无限大液面上的无阻尼振动。得到的结论为:柱形木块在柱形容器中无阻尼振动时,木块和液体表面都作简谐振动,振动频率与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与木块的底面积都有关系;无穷大液体表面的圆锥形木块的振动是非简谐振动。

  • 标签: 简谐振动 柱形木块 圆锥形木块
  • 简介:摘要:本文公开一种液体加热容器及其控制方法,其中,液体加热容器包括:壶体;底座,供壶体安放;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壶体;电控板,与加热装置电连接;以及第一计时显示装置,与电控板电连接;电控板用于在接收到进入工作模式的指令时,控制加热装置以预设加热条件工作;于工作模式下,电控板还用于在接收到壶体脱离底座的信号时,控制加热装置暂停工作,并控制第一计时显示装置累计并显示暂停时间;以及用于在接收到壶体放回底座的信号时,控制加热装置继续以预设加热条件工作。本文的技术方案能使得于提壶记忆功能生效过程中,用户可清楚地知道壶体脱离底座的具体时间。

  • 标签: 液体加热容器 提壶记忆功能 控制方法
  • 简介:在一所著名的大学里,有一位姓方的教授不但讲课水平一流,而且谈吐幽默风趣。方教授的课总是与众不同,经常有一些新点子,特别能活跃气氛。所以,学生们都喜欢上他的课,甚至很多其他系的学生也跑来听他讲课。

  • 标签: 液体 幽默风趣 讲课 教授 学生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