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天然群落的样带调查法对兰州市高等院校校园绿化群落进行调查,统计树种的重要值,分析群落垂直结构、优势种胸径径级结构,并对绿化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 标签: 植物群落 兰州市 木本 高校 校园绿化 样带调查法
  • 简介:云锦杜鹃是一种美丽的园林观赏植物,也是山顶生态功能重要的维持者。对云锦杜鹃长期监测样地的群落特征、树木生长和种群动态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云锦杜鹃群落物种组成简单、生物多样性较低,但群落密度较大,在这样的群落中生长的个体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过程符合舒马切尔(Schumacher)方程,且胸径生长明显滞后于树高生长。由胸径生长方程D=31.07exp(-32.92/a)推导出样地中云锦杜鹃的种群年龄结构与动态,幼苗幼树不多,但其期望寿命较高,达30a左右,从20~30a死亡率开始增加,这些结果为云锦杜鹃的年龄判定、种群动态监测提供了依据。

  • 标签: 自然保护区 静态生命表 生长规律 年龄结构 监测样地
  • 简介:我们在城市内栽植不同高度,不同花色,不同形态,不同质地的园林植物,最基本的作用就是为美化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春季新绿初绽,婀娜多姿,夏季百花争艳,五彩缤纷,秋季硕果累累,斑阑绚丽,冬季雪压青松,傲然不屈,这就是一年四季植物创造的最美丽的景观。不同的园林植物有不同的观赏特性,因此它们组合

  • 标签: 植物群落 园林植物 生态效益 生态型 植物配置 观赏特性
  • 简介:福建梁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着大面积天然南方红豆杉群落,面积达660hm2,该群落结构合理,为我国罕见.本文在综合科学考察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南方红豆杉群落植物种类组成,各种植物的分类群情况,群落的外貌与垂直结构、区系成分特点等,对研究南方红豆杉种群自然繁衍生长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南方红豆杉 群落分析 福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综合科学考察
  • 简介:用比较样地法调查了乌拉盖草原9个不同群落类型的,闫晓红多样性特征。结果表明:(1)物种数随取样面积增加呈对数增加,且与对数模型s—alnA+b能够很好拟合(R2≥0.9715)。(2)不同群落类型的α多样性测度值(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都表现出山地草甸类“羊草+线叶菊+杂类草”类型、温性草甸草原类“羊草+杂类草”类型、山地草甸类“羊草+杂类草”类型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指数,而低地草甸类“羊草群落”类型拥有较低多样性指数。(3)群落的多样性更多的受均匀度指数的影响。

  • 标签: 群落类型 种一面积关系 Α多样性
  • 简介:摘要随采煤塌陷后时间的延长,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群落优势种均发生显著改变,群落优势层呈现从乔木层向草本层,再向灌木层的变化趋势,塌陷区群落多样性指数和稳定性均低于未塌陷区,塌陷后期多样性指数有回升的趋势;植物群落之间的相似性系数先降后升,后期有与未塌陷的植物群落相似性系数增大的趋势,植物群落发生了明显的次生演替现象。

  • 标签: 采煤塌陷 塌陷年限 植被组成 植被多样性
  • 简介:对三亚铁炉港红榄李(Lumnitzeralittorea)天然林进行群落调查,设置6个10m×10m调查样方。对样地内的红树植物进行测量,记录红树种类、胸径、株高等指标,并进行重要性、径级等级分析,探讨该红树林林分植被的演替变化。结果表明,在600m2样方中共记录了6种红树林树种,隶属4科5属,这些树种均具有较强的热带性质。该红榄李群落呈密灌丛状,群落结构相对较为简单,其重要值从大到小依次为红榄李>正红树>海莲>榄李>木果楝>海漆。径级等级分析结果显示,榄李的径级等级分布较为均匀,木果楝和正红树分布于第IV级和第V级,海漆、海莲和红榄李均分布在第V级。该红榄李群落为衰退型,正处于濒危状态,需要进一步加强保护。

  • 标签: 天然红树林 红榄李 重要值 结构特征
  • 简介:本研究选择不同海拔高度未退化的矮生嵩草草甸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对群落的植物高度、盖度及生物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显示:矮生嵩草、垂穗披碱草的生物量随海拔高度的降低逐渐增加;苔草的生物量随海拔高度的降低先减小后增加,呈“V”字型;早熟禾生物量随海拔高度的降低而逐渐减小;甘肃棘豆的生物量随海拔高度的降低先增加后减小;美丽风毛菊、兰石草、多裂委陵菜、鸟足毛茛的生物量变化规律不明显;植物平均高度随海拔高度的降低逐渐增大;植物平均盖度变化规律不明显.

  • 标签: 群落 海拔 生物量
  • 简介:2003年5、7、9、11月对黑龙江浮游植物的种类组成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共计8门127种,以绿藻、硅藻为主,分别占47%和44%,尺骨针杆藻、细星杆藻、钝脆杆藻、颗粒直链硅藻、美丽星杆藻、歧射盘星藻、毕氏林氏藻、卵形隐藻等为优势种.浮游植物数量为351.29×104ind./L,以硅藻为主,数量为244.62×104ind./L占69.63%,生物量为3.88mg/L,硅藻最高,为3.11mg/L.浮游植物季节变化比较明显,数量夏季最高为575.28×104ind./L,生物量以秋季最高5.655mg/L;水平分布抚远江段最高,平均为531.47×104ind./L和4.95mg/L.多样性指数变化是冬季>春季>夏季>秋季;均匀度指数变化是冬季>夏季>春季>秋季.

  • 标签: 秋季 群落结构特征 夏季 浮游植物 春季 冬季
  • 简介:文章以枣庄市3个代表性公园(人民公园、南方植物园、东湖公园)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经典样地法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枣庄市3个公园共有植物57科116属174种,其中被子植物53科104属151种,裸子植物4科12属23种,乔木层优势种为大叶女贞,次优势种为香樟、樱花、栾树,灌木层优势种为红叶石楠,次优势种为小龙柏、扶芳藤等,人民公园与南方植物园、东湖公园的植物群落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39,0,42,南方植物园与东湖公园的植物群落相似性系数为0,66,枣庄市公园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值均表现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 标签: 植物群落 数量特征 枣庄市
  • 简介:于2015-2017年,在乌拉盖管理区境内选择34个样地,采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与环境变化重点实验室提出的草地生物多样性监测方案进行草地植被调查,基本摸清了乌拉盖草原植物群落多样性现状.这将对乌拉盖草原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草原生态系统功能的提升、绿色畜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生态旅游的合理规划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乌拉盖草原 物种丰富度 物种组成 植物群落多样性
  • 简介:摘要:植物群落调查是生态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了解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植物群落调查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植物群落调查的方法和分析技术,包括样地设置、样方面积、样方数量、样品收集、数据处理和分析等方面的内容。同时,还介绍了植物群落调查在生态学研究和生态系统保护中的应用,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 标签: 植物群落调查 样地 样方面积 样方数量 样品收集 数据处理和分析
  • 简介:摘要:在整个湿地生态系统中,底栖动物群落是其中核心构成部分,如果说底栖亚系统是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中心,那么底栖动物群落就是这个动态中心承上启下的关键载体,左右着湿地生态系统的演化过程。因此,深入研究底栖动物群落的组成和特征,不仅可以促进群落生态学理论的深化,并且对湿地生物多样化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广东某湿地公园为例,进行相关的研究。通过在该湿地设置的5个采样点,进行底栖动物样品的采集,以此实施物种鉴定和统计,进行底栖动物群落组成以及相关研究。

  • 标签: 湿地 底栖动物 群落组成 研究
  • 简介:摘要:本研究以辽宁省营口市典型公园绿地——明湖公园的绿地乔灌木群落为研究对象,对比不同的群落降噪情况,研究植物群落在夏季的降噪程度。结果表明:夏季的植被群落降噪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M2侧柏+国槐+欧叶女贞>M1侧柏+欧叶女真+欧丁香>M3刺槐+黄刺玫+皂荚树。

  • 标签: 乔灌木 植被群落 降噪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基于机器视觉和深度学习的杂草识别系统。杂草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对作物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威胁。传统的杂草识别方法面临着特征提取难、分类效果有限等挑战。而近年来,深度学习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杂草识别领域展现出了强大的潜力,为实现高效、准确的杂草识别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本文将首先介绍传统的杂草识别方法,然后重点探讨深度学习在杂草识别中的应用,以及深度学习方法相较于传统方法的优势。

  • 标签:
  • 简介:长期大量实践说明,引进天敌防治外来入侵杂草的传统生物防治方法是治理外来入侵杂草的一条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但对其潜在的生态风险——对本土生物的直接或间接不良影响不容忽视。利用传统评价方法预测候选天敌的生态风险存在缺陷,主要表现在:(1)寄主专一性测定过分依赖室内进行的生理寄主范围测定结果,对生态寄主范围(实际寄主范围)问题重视不够,后者指在新环境中的一系列物理和生物条件下的寄主利用预测;(2)在生理寄主范围测定中,过分依赖完成生长发育的可能性,对行为、遗传性状以及系统发育关系重视不够;(3)在风险评估中,过多强调对经济作物的风险,而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风险重视不够。对此,建议:(1)鼓励对已释放的天敌进行回顾性跟踪研究,从而为杂草生物防治实践提供生态学理论支撑;(2)在运用生物防治手段对付外来入侵杂草实践中,建议采用“有害推论”的预防性原则,以避免在面临入侵生物重大威胁时草率做出释放天敌的决策;(3)在评估候选天敌风险中重视生态效应的风险评估。

  • 标签: 生物入侵 生物防治 杂草 非靶标效应 风险评估
  • 简介:植物替代控制是利用一种或多种植物的生长优势控制入侵杂草的方法,它是控制外来杂草危害的有效途径之一;因其既可控制入侵杂草危害又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而被人们广泛接受。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3种入侵杂草植物替代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系统总结了植物替代控制技术阻截和修复豚草、紫茎泽兰及黄顶菊扩散危害的技术模式和效果,提出了植物替代控制技术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 标签: 替代控制 入侵杂草 筛选评价 豚草 紫茎泽兰 黄顶菊
  • 简介:为了检验可降解生态覆盖垫在河滩地造林中抑制杂草生长的效果,分3个处理(有生态覆盖垫、无生态覆盖垫、空旷地对照)对北京延庆县中德合作项目示范区的油松、刺槐、元宝枫、蒙古栎、侧柏和铺地柏等树种下的杂草盖度等级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可降解生态垫的杂草抑制率超过82.1%;杂草生长越旺盛的林地,可降解生态垫的杂草抑制率越高;大苗和冠幅较大的树种,可降解生态垫抑制杂草的效果更为明显.

  • 标签: 可降解生态垫 河滩地造林 杂草抑制 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