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福建惠安县城东南有崇半岛。其上之崇古城系明洪武二十年为防倭寇入侵而建,至今已600余年。抗倭名将戚继光曾在此督师操练,其后郑成功亦曾据此以抗清兵。今城尚完整。1983年曾大修,历四年完工。现全城周长2567米,高7米,基宽5.5米,城中仍住居民,并有现代建筑,颇不协调。崇武城墙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

  • 标签: 崇武古城 福建崇武
  • 简介:敬和龚夫子咏燕鸣诗社原玉更化久成新国度,右文无改旧诗心。书征正字篇名玉,册祝元龟匮纳。握发几人明素志,濯缨当日费清吟。循阶且共登高望,笑倩风云一散襟。

  • 标签: 咏燕 大野 潮时 锄园 海韵 诗心
  • 简介:训是我国近代史上以'行乞兴学'而出名的一个人物。他因排行第七,原叫七,乡里人曾谑称他为'豆沫'。'训'是清朝政府后来嘉奖他'行乞兴学'、'为天下后世训'而替他取的名字。训出身于山东省堂邑县家庄的一个贫苦农

  • 标签: 武豆沫 清朝政府 堂邑 三十岁 最底层 宣付史馆
  • 简介:<正>氏阮咸一号、二号,是武威县文物管理委员会于1980年7至9月在甘肃武威县南营青咀喇嘛湾的7座唐代慕容氏墓葬中发现的。这是迄今为止,在甘肃古墓内发现唯一的阮咸乐器。笔者为其命名为“氏阮咸一号”和“氏阮咸二号”。氏阮咸一号:琴杆与琴头连结在一起;全长为28.5公分。制作精细,式样美观,木质坚硬。氏阮咸二号:只有琴杆、四轴,无琴头、音箱,全长为13.4公分。

  • 标签: 阮咸 甘肃 管理委员会 墓葬 文物 乐器
  • 简介:为了避开阳光直射而特别选在遮阳伞下拍摄喝啤酒的镜头,工作人员十分仔细,甚至连镜头到相脸部的距离都要精确测量。

  • 标签: 工作人员 镜头 拍摄
  • 简介:1948年9月,农工党中央在香港召开会议,决定在敌占区同国民党军队开展武装斗争,迎接解放。11月,农工党中央特派员伍思光同志受命由香港返回家乡——湖南省湘西地区溆浦县组建武装。

  • 标签: 故居 武装斗争 国民党军队 湘西地区 党中央 敌占区
  • 简介:灵王,名雍,三家分晋后赵国的第6代国君,前325年至前299年在位。他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所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对于当时和以后中国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实行“胡服骑射”前的18年中,赵屡败于秦、魏,除损兵折将,国力大衰外,还不得不忍辱割地。林胡、楼烦甚至中山这样的小国也乘机向赵发动军事掠夺,赵国几乎没有还击之力。

  • 标签: 赵国 武灵王 军事改革 文化融合 民族文化
  • 简介:由南京工人文化宫、弈杰业余象棋俱乐部主办。工人棋社承办的2015年“振杯”中国象棋赛于10月5日到7日在工人文化宫六楼大礼堂举行。这次比赛吸引了来自北京、上海、广西、浙江、安徽、江西、四川、江苏八省市102位棋手.除童本平是已退役的象棋大师外.其余的多是各地业余豪强,还有20多名少年男女棋手加入,其中年龄最小的是江苏兴化市刘子扬只有10岁。赛事由廖二平大师担任裁判长、国家一级裁判陈卫任编排长。

  • 标签: 工人文化宫 象棋大师 女棋手 俱乐部 大礼堂 童本平
  • 简介:《末班地铁》通过一个虚拟的游戏人物皮卡丘和车厢里的乘客进行互动的离奇事件,引出一系列荒诞的故事,使观众游离在虚拟与现实,假新闻、游戏,PPAP广场舞以及新闻爆炸的混杂场景中。作品暗示了在全球化和科技高度发展的当下,虚拟事物如何在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而其中隐秘的微观权力,如何在悄悄地支配着因特网时代的生存秩序。

  • 标签: 作品 因特网时代 微观权力 假新闻 虚拟 全球化
  • 简介:<正>何,字君公,西汉蜀郡郫县人,官至大司空,封汜乡侯,食邑千户。《汉书·何传》称他“为人仁厚,好进士,奖称之善,……其所居亦无赫赫名,去后常见思。”可见他是当时有一定影响的政治人物。后来,为王莽诬陷,被迫自杀。何墓的所在地,历来有两说:一说何自杀后葬于河南洛阳北邙山,一说葬于县,其实两者并无矛盾。

  • 标签: 何武 西汉 政治人物 自杀 洛阳 河南
  • 简介:国伟,女。1957年出生于辽宁抚顺。辽宁教育学院美术系本科毕业。1994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专修中国画。现为抚顺师专美术系副教授、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75年第次参加画展一发而不可收.至今已有百余幅作品及艺术论文被省、市、国家级报刊发表刊登。多次参加海内外画展并多次在省、国家级画展中获奖一同时近百幅作品被海内外收藏家收藏。

  • 标签: 美术家协会 中央美术学院 教育学院 协会会员 美术系 收藏家
  • 简介:习武练功使人精力充沛,生活丰富,人缘好。特别是习武让人感到身体越来越强健,内气充盈,生活充满阳光。

  • 标签: 武道 习武 生活 练功 身体 内气
  • 简介:当代书画艺术界的大家、名家们的创作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希望借助对国画家创作背景(包括写生稿、草图、成品、文字等)、创作过程的图像等的跟踪,多层面、立体化地记录当代书画名家的时事动态,改变过去对创作只重结果、忽视过程的状况,以便广大读者随时了解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如何思考问题,在创作中如何解决困惑。当然跟踪不是干扰创作,只是及时对整个创作过程进行文献记录。我们期望通过动态的跟踪,力所能及的为将来提供一些文献资料,为将来提供一种思考角度。为此,开设了《当代中国画创作跟踪》栏目。本期跟踪的名家是全国第十届美展金奖获得者、解放军艺术学院教授袁

  • 标签: 当代书画 袁武 书画名家 解放军艺术学院 国画家 创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