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千年古镇东浦最勾我魂魄的是什么,是老街街河呈"Y"形分流时被洞桥、桥、新桥三座古桥围护的那一泓水——潭(因潭西岸上原有一座土地而得名)。潭是古镇水路的通衢,景色别致却不为人知。立足"Y"交叉点,潭没有正方位的东南西北岸,只有东南岸(正东是洞桥,出去是绍兴城里)、西北岸(正西是新桥,出去是柯桥)和东北岸(正北是桥,出去是齐贤)。我家就住在东北岸。环潭的岸是石砌的。石砌的岸上是老式的木结构的民居和店面房。环潭石岸有五六处石阶连接潭水。人们踏级而下淘米洗菜,拾级而上汲水回家。潭就像嵌镶在古朴高贵的玉石和红木制成的镜框里的一面宝镜。在风和日暖、鸟语花香里,蓝天、白云、粉墙、黛瓦、油彩的木廊、穿红着绿的小女孩、青石岸和乌篷红底的木船,缤纷的倒影,构成一幅赏心悦目的亮丽的水彩画。在皓月当空、秋虫呢哝、夜深人静里,潭和它的周遭静穆得像一枕凝固的酣梦,一幅畅想作笔、呓语作色的朦胧画。偶尔有渔火驶进画里,那桨溅水花像在高音区拨动琴弦,发出清脆的"嚓嚓"声,更添几分安谧。潭是水族生息繁衍的乐园,也是捕钓者的好去处。

  • 标签: 穿红着绿 泓水 庙桥 石岸 东北岸 生息繁衍
  • 简介:从中国传统文化继承与创新的角度,追溯了孙子“算”思想的理论源头,论述了“算”理论与八卦、《周易》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通过比较,阐述了孙子“算”体系的理论贡献和“算”要素的科学内涵以及古人从“占卜”到“算”的历史发展轨迹,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孙子“算”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 标签: 孙子 庙算 八卦 《周易》
  • 简介:潮州青龙,又称安济王、安澜。自明代始创至今已有400年历史,它是潮州一处具有浓厚人文历史的古迹。对古庙作一次历史的查考,对于正确认识地方文化遗产,以及认识潮州旅游文化的定位,具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青龙庙 祭祀礼仪 王伉 历史文化
  • 简介:春日的山中到处是可爱娇嫩的青绿.踩在新发的绿芽上,仿佛鞋底也染了初春的颜色,勃勃生机托着人走得轻快。水漾飘一般穿过草丛,手里勉强握着的黑色长刀不时撞动碎石子.将青草压出水波一样的痕迹。

  • 标签: 故事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秀美的眼眸,顾盼流波;倔强的双唇,微微翘起;别致而时尚的发式,把美丽的脸儿装饰得让人倾心;娇巧的身材,流莺般的美音,娴熟的车技,又驰放出一种活泼、俏皮、现代的个性,这就是烟儿。我说:终于见到活的了。她莞尔一笑,我们的车就停在永州城内。

  • 标签: 散文 文学 文学作品 现代文学
  • 简介:家居南夏墅镇桥社区的挚友老杨看见我总说:"来桥看我老太婆演戏,很好看的。"他老婆是桥社区名流艺术团的重要成员,生、旦、净、末、丑,什么角色都能客串一下。于是我也总说:"好的,等我有空。"邀者诚心诚意,应者有口无心,如此屡次三番,我竟从未成行。其实我并非真的没空,而是心想:老人演给老人看,演者是社区业余的草台班子,看者是思想守旧的老古董,有什么好

  • 标签: 庙桥 饭来张口 革命样板戏 演出场地 经典剧目 文艺宣传队
  • 简介:西汉采用了每帝各专一的'独宫制',并因时立制广设郡国,空前强化了宗庙的政权象征作用.从汉元帝时开始,依照儒家经典变革制,废置了郡国,并初步确立了按昭穆迭毁宗庙的制原则.东汉前期,创立了'同堂异室'的制形式,西汉诸帝和东汉诸帝分祭于高祖庙和世祖庙.献帝初平年间,虽然采纳蔡邕建议,实行了以'天子七'为核心的复古改革,但却没有改变'同堂异室'的制形式.

  • 标签: 汉代庙制 迭毁制度 独宫庙 同堂异室
  • 简介:保安寺。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402),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占地面积4895平方米,地表起高29米,殿堂、僧房300多间,它的特点是“集中、紧凑、高耸、曲回”,形似凤凰展翅、凌空欲飞之势。

  • 标签: 保安寺 中卫高庙 古寺 历史文化
  • 简介:尽管今年春寒,但到了三月下旬,游客多是汗流满面,长衫搭臂。捕头耿忠夹杂在人流中漫步。他不时悄悄冷眼观瞧,见身边有无可疑人等出现。将近午时,他进进出出,已有三个往返了,却没发现一点反常迹象。他的助手们也化妆到了这边,他

  • 标签: 捕快 折子 知县 树梢 助手 庙会
  • 简介:1410多年的南海神庙,殿宇巍峨、古木森森、郁郁葱葱、风景秀美。几经战乱的古树述说着过去沧桑岁月。每棵古树背后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

  • 标签: 传奇 南海神庙 古树 述说 故事
  • 简介:郭店楚墓出土竹简《语丛一》所言“宾客,清之文也”,是释礼的精言。清之文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静态的文饰,一是动态的文饰。静态的文饰指清的建筑形制,动态的文饰则指诸侯助祭及觐见天子在清庙内外的种种威仪。

  • 标签: 郭店竹筒 宾客 清庙 文饰
  • 简介:宁波的梁山伯又称义忠王、梁圣君,一直被认为是梁祝传说源于浙江的重要证物,关于该至今存在诸多疑问。而历史上并无梁山伯其人,梁山伯本为萧衍生祠,后人将梁圣君附会成梁山伯;萧衍受封梁王前还封过义忠王(义忠神圣王),因未见正史而被后人忽略了;梁山伯建立于公元502年2月,与今人对其认识并不相同。弄清梁山伯的来历,不仅对梁祝传说中匪夷所思的现象可做出相对合理的解释,还为研究传说的起源提供了新路径。

  • 标签: 梁山伯庙 梁武帝 梁祝 起源
  • 简介:毛泽东很熟悉道教,他很早就接触道教文化,并对它作实事求是的分析。据陈士榘将军回忆,早在井冈山时期,在有次谈到中国的文化特点时,毛泽东就说过,中国的传统文化由儒、道、佛三大家组成,最不好的是儒家的孔孟之道。中国历代尊儒,尤其是皇帝老子把孔子奉为至圣先师。其实它的三纲五常、男尊女卑、上智下愚的主张,毫无革命精神,

  • 标签: 老子 道教文化 儒家 尊儒 孔子 回忆
  • 简介:南充羊龙牌坊覃海泉羊龙石牌坊位于南充市嘉陵区桥隆乡羊龙村牌坊岭。坊下溪水清测,四周青山环抱。牌坊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座西南面东北,青石垒砌,四柱三开间仿木结构建筑,面阔5.28米、通高11米(图一)。牌坊条石作基,基石露出地面0.2...

  • 标签: 浅浮雕 人物图 南充市 抱鼓石 深浮雕 神话故事
  • 简介:1983年12月,合川县城关基建工地出土铜印一方,柄纽,印面长6.7厘米,宽6.4厘米,通高4.7厘米,印面阳篆“普泽印”四字。出土时铜印置于蠡斗形印盒中,印盒长8厘米,宽7.6厘米,高2厘米。同时出土的还有铜器五件。其一为爵杯三件,形制相同,每件高15.8厘米,有两件完好,另一件一足残。其二为铜勺一件,柄残,长7.5厘米。其三为铜筷一双,长25.4厘米,

  • 标签: 宋代 铜印 出土 铜器 形制
  • 简介:我觉得,《颜氏家碑》的字里行间,郁结着苍厚老茧。这块被捶拓得黝黑光亮面如包公的峨峨大石,在西安碑林,站成了一道沧桑老父般的山梁。它让我瞬间想起了罗中立那幅超级写实主义作品《父亲》。十指沿着碑字凹凸作冰冷而又温热的游移,我才深深悟出,千多年来,

  • 标签: 家庙 西安碑林 《父亲》 写实主义 罗中立 瞬间
  • 简介:文章以赣南井前村为个案,从乡村社会的信仰仪式与宗族关系的视野入手,分析了该村与宗族整合的方式,并指出以井塘张公、赖公信仰为中心所形成的跨村落、跨宗族的祭祀圈既是不同宗族之间的粘合剂,又是地域乡村联盟形成的基础。

  • 标签: 宗族 赣南 井塘庙 祭祀圈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