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小儿缺铁性贫血的治疗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12例缺铁性贫血小儿患者作为研究目标,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n=56)和实验组(n=56),参照组予以琥珀酸亚铁进行治疗,试验组予以代量食谱膳食指导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参照组症状改善时间相比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上,实验组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缺铁性贫血给予科学合理膳食指导的方法进行治疗有利于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治疗方法 应用效果 小儿缺铁性贫血
  • 简介:摘要对58例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合临床护理经验指导孕妇在孕期补充剂,小儿出生后给予正确的喂养,适当补充剂、锌等元素,去除病因,以预防小儿缺铁性贫血

  • 标签: 小儿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可影响血红蛋白的合成,也影响细胞内和组织内含酶和依赖酶的活性,严重贫血还可致黏膜组织变化和外胚叶组织营养障碍,从而出现神经、消化系统及其他一些非造血系统相应表现。

  • 标签: 小儿 缺铁性贫血 病因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之缘片改善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120例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60例患者予以服用之缘片,对照组60例患者予以服用硫酸亚铁片。对比评估两组药物的疗效。结果采用硫酸亚铁片治疗的对照组和采用之缘片治疗的观察组在治疗30天后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观察组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之缘片对改善妊娠期缺铁性贫血患者的各项指标有显著作用,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铁之缘片 妊娠期 缺铁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蔗糖治疗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疗效及护理效果予以探究。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自2013年2月~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共80例,患者均采用蔗糖治疗,之后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即(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实施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检测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经t检验后表明实验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结论临床上对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实施蔗糖治疗的同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明显改善了患者的贫血症状,提高了治疗有效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蔗糖铁 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疗效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剂纠正老年人缺铁性贫血的效果,为开展老年入缺铁性贫血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招募缺铁性贫血的老年人62例(男性16例,女性46例),年龄60-79岁,每日口服一包营养包(主要成分为焦磷酸和富马酸亚铁,含元素8mg),连续服用6个月,分别于干预前、第3个月、第6个月进行贫血相关指标,血清铁蛋白及C反应蛋白测定观察补铁效果,同时进行膳食调查。结果经过6个月干预,老年人血红蛋白水平由112.5g/L上升至114.4g/L,血红蛋白达标率(32.3%)、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浓度、血清铁蛋白达标率(83.9%)基线调查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期间老年人能量及有关营养素摄取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6个月每日补充8mg能有效改善老年人缺铁性贫血

  • 标签: 铁剂 缺铁性贫血 老年人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静脉用蔗糖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探讨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于我科就诊并确诊为缺铁性贫血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静注蔗糖治疗组(实验组40例)及口服琥珀酸亚铁片治疗组(对照组40例)。测定治疗前、治疗4周后两组研究对象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清铁蛋白(SF)水平,观察并对比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b、Hct、SF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实验组Hb、Hct、SF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87.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蔗糖注射液治疗缺铁性贫血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临床耐受性好。

  • 标签: 蔗糖铁 静脉 缺铁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谈论把蔗糖注射液运用在血液透析患者身上,对其肾性贫血的改善作用。方法:本项研究于2020年10月正式施行,截止时间是2021年10月。选用此期间笔者医院救治的68例血液透析肾性贫血病人实施研究工作,按照救治方案的不同归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小组拥有34例。前者实行常规救治方案,后者实行蔗糖救治方案,研究两小组病人的医治详情。结果:实验组病人经有效医治后其临床医治疗效、Hb、HCT、SF及RBC得到的提升相比于对照组更高,用(P<0.05)代表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研究性。结论:对血液透析肾性贫血患者实行蔗糖医治,患者的肾性贫血症状得到理想改善。

  • 标签: 血液透析 蔗糖铁 肾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对儿童缺铁性贫血联合应用剂、维生素A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0.6~2022.6就诊于我院的缺铁性贫血患儿3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以往补充维生素A与否分组评价,单用剂治疗的15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联合应用剂、维生素A联用治疗的150例患儿作为试验组,对比和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患者对比,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较好(P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儿童 铁剂 维生素A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小剂量剂联合益生菌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择取院内收治缺铁性贫血患者100例,2023年1月-2024年1月,随机数字表法下分组,对照组50例采取小剂量剂治疗,研究组50例则采取益生菌联合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缺铁性贫血患者,采取小剂量剂联合益生菌治疗,可在提高治疗有效率同时,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小剂量铁剂 益生菌 疗有效率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肾性贫血(RA)患者采用罗沙司他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MHD-RA患者100例使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罗沙司他胶囊治疗,对照组采用重人组促红素(rhEPO)治疗,均治疗8周。比较两组代谢指标、贫血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两组转铁蛋白(TR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及血清铁蛋白(SF)水平均比治疗前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两组调素(Hepc)水平均比治疗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治疗后的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容(Hct)及血红蛋白(Hb)水平均比治疗前高,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00%(2/50)比对照组18.00%(9/50)低(P<0.05)。结论 MHD-RA患者采用罗沙司他胶囊治疗可改善贫血状态,调节代谢指标,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罗沙司他胶囊 铁代谢 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小儿贫血程度与小儿营养不良类型的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收治的700例6个月-7岁的儿童。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均进行体重、身高、体格、血红蛋白的检查,进而探讨分析小儿贫血程度与小儿营养不良类型的关系。结果体重低下患病率为35.57%,生长迟缓患病率为34.86%,消瘦患病率为15.29%,贫血程度与儿童营养不良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个体差异,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状况与儿童的贫血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也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贫血程度与营养不良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小儿贫血 营养不良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右旋糖酐分散片联合赖氨酸B12颗粒治疗小儿营养性贫血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收治的90例符合小儿营养性贫血的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儿童分为治疗组(n=45)和对照组(n=45),治疗组给予右旋糖酐分散片联合赖氨酸B12颗粒,对照组仅给予赖氨酸B12颗粒治疗,治疗四周后对两组治疗疗效进行比对分析。结果经过临床治疗后,治疗组的血红蛋白(Hb)、血清(SI)、红细胞数(RBC)、及总结合力变化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旋糖酐分散片联合赖氨酸B12颗粒是临床上治疗小儿营养性贫血的主要方法,临床应用效果较理想,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右旋糖酐铁分散片 赖氨酸B12颗粒 小儿营养性贫血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补充剂治疗缺铁性贫血(IDA)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IDA患者68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健康人70名作为健康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及研究组采用剂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代谢标志物、免疫球蛋白及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治疗前研究组和健康组及研究组治疗前后IgG、IgA、IgM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研究组患者Hb、血清、铁蛋白水平低于健康组,转铁蛋白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治疗后各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前研究组CD3+、CD4+水平低于健康组,CD8+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治疗后各值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结论缺铁性贫血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损伤,补充剂治疗后可改善患者贫血状态和免疫功能。

  • 标签: 铁剂 缺铁性贫血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清及铁蛋白联合检测诊断缺铁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2017年2月接收并治疗的8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使其作为观察组,并且选择我院在同一时间内接收治疗的80例慢性贫血患者作为对照组。本文中铁蛋白及血清的测定通过化学发光法进行,对比观察组患者及对照组患者的浓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要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清(SI)、血清铁蛋白(SF)明显比对照组患者要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sTfR/SI的值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要低,sTfR/SF明显比对照组要高,sTfR/SI和sTfR/SF在诊断缺铁性贫血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 标签: 血清铁 铁蛋白 联合检测诊断 缺血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及分析左卡尼汀对肾性贫血患者血清参数的影响程度。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1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6例肾性贫血患者为研究对象,然后将5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配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28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加左卡尼汀组)28例,然后将两组患者干预治疗前与干预治疗后6周、12周的血清参数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参数指标均显著地优于对照组对应时间点的水平,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左卡尼汀对肾性贫血患者血清参数的影响程度较大,更有利于患者贫血状态的改善。

  • 标签: 左卡尼汀 肾性贫血 血清铁参数 影响程度
  • 简介:是造血和防止营养性贫血必需的元素。新生仔猪体内的贮量很低(约为50毫克),而母乳中含量也很少(每100克乳中含0.2毫克),而且给母猪补饲也不能提高乳中铁的含量。因此,新生仔猪体内的贮量很快耗尽,若不及时补充,一般10日龄以后会因而出现贫血症状,皮肤苍白、生长停滞和白痢等,甚至夭亡。

  • 标签: 仔猪贫血 对比试验 营养性贫血 含铁量 补饲 乳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患者应用多糖胶囊治疗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情况。方法选择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患者200例,均为我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采用维生素C和硫酸亚铁常规方案治疗(对照组,n=100)与采用多糖胶囊即红源达治疗(观察组,n=100)效果及安全性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所选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病例总有效率经测定为94%,明显高于对照组71%,具明显统计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实验室指标MCV、Hb及RBC经检测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有程度不等改善,但观察组各指标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牙龈黑染、恶心和(或)上腹不适不良反应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临床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患者,应用多糖胶囊治疗,可显著增强治疗效果,改善贫血症状,且具较高安全性,有非常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 多糖铁胶囊 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妊娠期妇女早期应用剂预防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符合研究条件的妊娠期孕妇共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在妊娠第16周开始服用多糖复合物,观察组在妊娠第8周开始服用多糖复合物。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服药至妊娠第32周。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平均红细胞体积、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及血清值的变化情况以及用药后不良反应差异性。结果两组用药后血液检查结果均有所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更大(p<0.05);不良反应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减少用药剂量后两组不良反应均逐渐缓解。各项组间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妊娠期妇女而言,早期应用剂能够对妊娠期缺铁性贫血起到较好的控制效果,不会出现较严重不良反应,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缺铁性贫血 多糖铁复合物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