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学见能》,清代四川名医唐容川著。据其序言所说,是为了明哲之士及不知医者,临症查对而设,故曰“见能”。首先列出生理上脏腑、经络的体和用,以及四诊概要,而后归纳了许多,提纲挈领,辨证简要,用药平正,使读者记诵、思维,易于掌握辨证施的大法,不致茫无所措。已故上海名医秦伯未喜得此书,评为辞简理周,有裨实用,加以批校,补其不足,影响颇广。笔者临症,倍感此书言简意赅,用药轻灵,契合临床实际。正如其序所言“是书也,虽非钩元摘要之微,亦匪捉影捕风之陋,果能洞书中之言,通言外之意,将浅者见浅,深者见深,而吾一见能之,裨于世用也,讵有涯哉。”诚非虚语也!今将《医学见能》头痛眩晕方药妙用8法介绍供同道临参考。药物分量按当时折算,临床运用时应根据病情变化增加或者减少分量。

  • 标签: 《医学见能》 头痛眩晕 方药妙用
  • 简介:摘要:目前中医儿科“以症为先”的思想是在把握疾病演变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儿童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对其进行药物预见性治疗。中医特色管理主要是从辨证理念的角度出发,将疾病的诊断、治疗、管理、预防阶段均与辨证思维相整合,关注患者的疾病、心理、饮食、生活起居等面,最终实现提升疾病治疗效果和管理水平的目的。中医特色管理的内容也比较丰富,既包括对功能性疾病的管理和治疗,也包括疾病的积极预防和早期治疗管理,彰显了中医管理的特色,也防止了疾病的进展。

  • 标签: 先证而治思路 儿科疾病 临床应用
  • 简介:老年病即人进入老年后,脏腑组织器官的不断衰退所表现的一系列病变。肾虚又是衰老和老年病发生的基础。人到老年肾虚精亏,阴阳失调,这是老年病产生的原因所在,故临床上常在老年病中见到肾虚,治疗上以补肾为主要法则。

  • 标签: 老年病 肾虚证 辨证论治 高血压 冠心病 糖尿病
  • 简介:前列腺炎是由于前列腺受到微生物等病原体感染或某些非感染因素刺激而发生的炎症反应,表现为前列腺区域不适或疼痛、排尿异常、尿道异常分泌物,精神神经症状等,是一种常见且让人十分困惑的疾病.前列腺炎有着较高的发病率,一般认为其发病率占泌尿或男科病人的30%~50%.前列腺炎中有认为约有90%是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淋证 中医药疗法
  • 简介:摘要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机复杂,病程缠绵的肠粘膜损伤性疾病。本文从中医整体观念出发,结合患者自身的病因病机特点,对溃疡性结肠炎进行辨证施,体现了中医学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诊疗思路。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的特色与优势。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发病机制 临证辨治 中医药疗法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伤寒论》中316条与82条原文的含义,同时分析了真武汤相关候的表现与制方原理,同时明确了水饮内停、肾阳亏虚以及化津无力属于真武汤常见的病机;温阳化气属于真武汤关键组方的思想;四肢沉重与疼痛、少阴病、身瞤动属于真武汤临床指征。然后研究《伤寒论》真武汤的临床应用。

  • 标签: 伤寒论 真武汤 方证分析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傅青主女科》系清·傅青主所著,该书对产后缺乳论述全面,笔者从“人--病--症--”模式分析《傅青主女科》论治产后缺乳,强调产后缺乳须首辨体质,次辨病机,再辨症状,最后根据辨证分型遣方用药。其治疗关键在于分清虚实。

  • 标签: 傅青主女科  产后缺乳  冲任气血两虚   肝郁乳络不畅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了陈莹教授从瘀论崩漏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陈莹教授认为崩漏的主要病机为瘀血内阻,导致冲任损伤,提出活血化瘀、塞流与澄源并举、澄源与复旧同用等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陈莹教授运用崩漏瘀理论治疗多种妇科疾病,取得显著疗效。本文从学术背景、理论基础、应用、效果评估和社会认可等方面介绍了陈莹教授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为中医妇科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 标签: 陈莹教授,崩漏,瘀血,活血化瘀,中医妇科
  • 简介:摘要:本研究探讨了中医肺论在治疗绝经前后失眠症状中的应用,考虑到绝经期间女性荷尔蒙变化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本研究主要针对中医中肺与睡眠关系的理论基础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分析肺气的功能状态和其对失眠症状的影响,本研究揭示了针对绝经前后不同失眠症状的特定中医治疗方法,包括针灸、草药和饮食建议。研究结果强调了肺气调理在改善绝经期女性睡眠质量方面的潜在作用,为进一步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了基础。

  • 标签: 从肺论治 绝经前后 失眠
  • 简介:摘要外科在初鼻咽癌中的价值一直以来存在争议。初鼻咽癌的外科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鼻外径路外科辅助治疗、微创外科辅助治疗、微创外科根治治疗。前2个阶段是在放化疗之前,先进行鼻咽原发灶切除术,目的是提高疗效或通过术后减量放射治疗降低放射毒性。第3阶段指针对拒绝放射治疗的“极早期”Ⅰ期鼻咽癌患者施行微创手术,彻底切除鼻咽原发灶,术后一般不进行放化疗,避免了放射性损伤,使“极早期”鼻咽癌多一个治疗选择。

  • 标签:
  • 简介:支气管扩张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目前对其治疗主要集中在急性加重期,而对稳定期了解不多。现代医学强有力的治疗手段在其急性发作期可迅速控制感染,缓解症状,但依然有很多患者在短期内就反复发作或者对抗生素的治疗不敏感,从中医角度来讲,体质是其重要的内因。中医体质与其发病和均密切相关。结合患者的不同体质,在诊疗过程中因人制宜,能减少支扩的发作次数,缩短病程。从体质学角度来探析支气管扩张.为其稳定期的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 标签: 中医体质 支扩稳定期 调体
  • 简介:摘要文章综述了消渴病分的进展,指出分消渴病是中医临床的主要手段和发展趋势。但是由于辨证论难以标准化,及消渴病复杂的病因和病机特点,任何固定分型分都具有片面性。仍需要开拓辨证论思路,以优化消渴病中医临床治疗方案。

  • 标签: 2型糖尿病 消渴病 中医分型辨治
  • 简介:关于乌梅丸病机,历代探讨良多,有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肝热阳郁等诸般说法,争论至今,大多数学者多主“上热下寒”“寒热错杂”论。此说法概念固然不错,然却过于笼统。笔者认为,乌梅丸病机应从中医理论的独有规律出发,将其纳入五脏范畴而言,将其病机具化为肝热脾寒,并对其形成机理做一简要探讨。由此衍生出乌梅丸是治疗肝热脾寒泄泻主方的认识。

  • 标签: 乌梅丸 病机 肝热脾寒 泄泻
  • 简介:摘要陆鸿元教授认为,汗主要病机在于膀胱气化不利,三焦水道输布失常,以肺失宣肃,脾失健运,肾失气化致阴阳失调,腠理不合,发为汗;治疗应从整体出发,关键在于调节全身水液代谢,须把握"膀胱气化"及"三焦通调水道"2个关键点,以温阳化气、利水渗湿为主,佐以益气健脾、疏肝顺气、气血同调;用药可在五苓散基础上加减选用玉屏风散、桂枝龙骨牡蛎汤、柴胡疏肝散、甘麦大枣汤、酸枣仁汤等。附验案三则进行分析。

  • 标签: 汗证 汗出异常 自汗 盗汗 五苓散 陆鸿元 名医经验 医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间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哮喘性支气管炎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平喘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28%,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4.28%,研究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平喘疗效有效率达77.14%,研究组的平喘疗效有效率为91.43%,研究组的平喘效果较好,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味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临床疗效显著,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 标签: 哮喘 支气管炎 中医证治特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临床观察慢性胃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7例,按肝郁气滞、胃肠湿热、脾胃虚寒、寒热错杂四型辩证施。结果治愈23例(40.4%)有效28例(49.1%)总有效率89.5%,获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胃炎 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中医辩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