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3 个结果
  • 简介:组蛋白去乙酰化在基因表达调控方面扮演重要角色,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器官构建及逆境胁迫和激素信号应答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基因组范围内,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辣椒的组蛋白去乙酰化(HDAC)基因家族的各成员、分布及结构和功能等进行分析.预测结果显示辣椒HDAC家族包含14个蛋白质,分为3个亚族,其中RPD3/HDA1成员最多,为10个;HD2具有3个成员,SRT2仅有1个成员;其主要分布在8个染色体上,且进化分析结果表明辣椒HDAC基因成员与拟南芥家族具有相似分类.在辣椒HDAC结构域中包含18个重要的基序,同组中的HDAC成员蛋白序列的氨基酸保守结构域基本一致,且各亚族成员的氨基酸保守结构域组成特异,表明这些基序的存在对HDAC蛋白功能的执行是必需的.分析辣椒发育过程中HDAC各成员表达谱数据发现,CaHDA1在果皮和胎座成熟过程中表达量逐渐升高,说明该基因可能参与了辣椒后期果实的发育过程.这将为辣椒HDAC家族基因的深入研究和功能解析提供实验参考依据.

  • 标签: 辣椒 组蛋白去乙酰化 生物信息学分析 基因表达
  • 简介:摘要染色体胚系基因重排,产生的TCR和BCR(Ig)数量众多,它们是保证机体对种类繁多的抗原产生特异性应答的分子基础.了解TCRB链V(D)J基因重排的详细机制,对研究机体适应性免疫应答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研究发现,V(D)J基因重排时遵循12/23规则即含有12对碱基间隔序列的RSS仅和含有23对碱基间隔序列的RSS发生重排.但是,在TCRB链中,我们发现一种超越了12/23规则的限制,被称为B12/23.本文就TCRB链基因重排中B12/23限制的相关研究进展予以综述.关键词TCRB链;V(D)J基因重排;B12/23规则;RSS;RAG-1;RAG-2中图分类号R73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217-02

  • 标签:
  • 简介:3型Stargardt病(STGD3,MIM600110)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早发性黄斑营养不良性疾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性疾病。目前为止,已知的STGD3致病基因为极长链脂肪酸延长酶4基因(ELOVL4)。ELOVIA是位于内质网上的一种调节极长链饱和及多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的限速缩合反应中不可或缺的膜蛋白。作为一种遗传性疾病,STGD3目前仍无有效治疗方法。然而,饮食补充极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可能是治疗STGD3的一种可行疗法。对STGD3基因及致病机制的研究可能将有助于发现STGD3的有效治疗方法及进一步了解其他遗传性视网膜变性疾病和更复杂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 标签: STARGARDT病 致病基因 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单基因遗传性疾病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3型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5-15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5期
  • 机构:由“自闭症之声”资助的史上最大自闭症基因组研究项目发现,自闭症的遗传基础要比之前认为的更复杂,大多数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患者的兄弟姐妹拥有不同的自闭症相关基因。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3-13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3期
  • 机构:英国可能将推出一项新规定,允许胚胎的基因来自父母以外的第三人,以避免将母亲携带的致命基因性疾病遗传给孩子。若该规定获得通过,英国将成为首个允许胚胎含三人基因的国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各国对转基因食品实施了不同的标签制度:强制标签与自愿标签。这两种标签制度分别建立在消费者需要知情和消费者有权知情的法理基础之上。需要知情是以产品为基础,确保消费者对客观真实的风险知情;而有权知情往往以生产过程和生产方法为基础,以风险预防为原则管理风险以减少消费者的感知风险。一个国家采取何种转基因食品标签制度,受到该国经济、文化和政治方面的影响。我国转基因食品标签立法在即,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立法经验,因地制宜地实施强制标签制度,以保障消费者知情权的实现。

  • 标签: 转基因食品 自愿标签 强制标签 风险预防原则
  • 简介:摘要DPC4/smad4基因在过去的几年里关于其结构功能已有了许多的研究。而对于其与肿瘤的关系也值得进一步探讨,目前多数研究认为,DPC4在癌症的发生发展和转移扩散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主要有DPC4与其他致癌因子、抑癌因子的协同作用导致癌症的发生,DPC4失活及表达异常引起某些信号传导通路异常导致肿瘤细胞失去抑制和导致肿瘤侵袭转移能力增强等。

  • 标签: Smad4 protein/Smad4 蛋白/DPC4基因 pancreatic cancer/胰腺癌 gastric cancer/胃癌 colorectal cancer/结直肠癌
  • 简介:造血干细胞是最重要的成体干细胞之一,通常认为其能够通过程序性的分裂完成自我更新,并具备向下分化为完整血细胞谱系的能力,因此,自体造血干细胞被认为是人类血液疾病的治疗手段之一,受到了较大的关注和重视。由于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能够在成体中被分离出来并实现体外培养,因此关于其分裂和分化的行为倾向和调节因子方面的研究也已相当成熟、然而。囿于哺乳动物营胎生造成胚胎期活体观察的诸多不便,造血干细胞在体内的产生方式一直以来都悬而未决。本研究中使用的斑马鱼是一种硬骨鱼类,其在进化水平上与哺乳动物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具备相对完善的血液系统,更重要的是,在受精后0~7天(f)~7dpfdayspostfertilization)的斑马鱼幼鱼的皮肤是通体透明的、本研究基于此项独特优势,使用荧光蛋白转基因斑马鱼品系,实现在体观察尾部动脉血管腹侧壁的造血干细胞产生过程。后又使用另一个可变色荧光蛋白转基因品系TgLL将既有研究中发现的背部动脉前段产生之造血干细胞和尾部产生之造血干细胞进行分别标记和追踪,得出这两批产生时间和产生位置均不相同的造血干细胞在分裂和分化上的异同,希望能为斑马鱼和哺乳动物造血系统的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 标签: 斑马鱼 转基因 造血干细胞 分化 追踪
  • 简介:为研究烟草黑胫病不同亲本来源的抗性遗传规律,定位抗性基因位点,本研究利用抗黑胫病品种Beinhart1000-1构建了220个F2分离群体。通过病圃接种鉴定和遗传分析,确定Beinhart1000-1对烟草黑胫病的抗性由多基因控制。利用筛选到的70对稳定SSR引物对烟草黑胫病抗性进行了QTL分析,绘制了一张包含14条染色体的遗传连锁图谱,且定位到5个与烟草黑胫病抗性紧密相关的QTLs,分别在2、3、3、6、12号染色体上,其贡献率分别为6.2%、6.0%、6.7%、5.6%和5.1%。此结果使烟草黑胫病抗性研究进一步深入,推进了烟草黑胫病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标签: 烟草 Beinhart1000-1 黑胫病 SSR QTL定位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4-14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4期
  • 机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发表新闻公报说,其研究人员参与的国际研究团队确认,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比普通人更容易存在肌联蛋白基因突变。这为尽早诊断这种严重疾病提供了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AKAP12基因甲基化水平的检测结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癌患者(均为非小细胞肺癌)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MS-HRM法对患者外周血AKAP12基因甲基化水平进行检测,观察患者的甲基化程度,并比较其检测结果与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分期、细胞分化程度之间的关系。结果经MS-HRM法检测50例肺癌患者的外周血标本AKAP12基因甲基化情况,可见29例患者发生甲基化,占58.0%,其中,以甲基化程度在1%-20%的患者所占比例最高,为51.72%。分别比较肺癌患者的外周血AKAP12基因甲基化情况与患者病理资料的关系,可见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但病理分期高(Ⅲ期、Ⅳ期)的外周血AKAP12基因甲基化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病理分期低的患者;细胞分化程度为中高分化的患者甲基化发生率显著高于低分化的患者,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肺癌患者外周血AKAP12基因甲基化水平与肿瘤的进展之间息息相关。

  • 标签: 肺癌 外周血AKAP12基因 甲基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癌患者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IL-1RN)基因多态性,以及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5年5月间接收的30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来我院进行检查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并比较两组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IL-1RN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组织标本中IL-1RN含量明显高于观察组血清中IL-1RN含量,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L-1RN含量在正常人和癌症患者血清中存在明显差异,并在组织标本中尤为突出,临床上在对患者进行癌症诊断的同时可以采用IL-1RN含量进行,以期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肺癌 白介素1受体拮抗剂 基因多态性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宫颈组织人染色体端粒酶(humantelomeraseRNAcomponent,hTERC)基因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10月至2011年2月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66例宫颈石蜡标本,根据病理结果分为对照组18例(正常宫颈、慢性宫颈炎或鳞状上皮化生);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m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Ⅰ组30例;CINⅠ-Ⅱ组28例;CINⅡ组35例;CINⅢ组35例;宫颈癌组20例,其中初治15例(鳞癌11例,腺鳞癌3例,腺癌1例),治疗后复发5例。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上述标本的hTERC基因表达情况,并与宫颈癌其他筛查方法进行比较。结果(1)对照组、CINⅠ、CINⅠ-Ⅱ、CINⅡ、CINⅢ及宫颈癌组中hTERC基因扩增率分别为5.6%、10.0%、32.1%、65.7%、88.6%及95.0%。对照组和CINⅠ组hTERC基因扩增率均显著低于CINⅠ-Ⅱ、Ⅱ、Ⅲ级和宫颈癌组(均P〈0.05);宫颈组织中hTERC基因的扩增率随着宫颈病变程度递增而逐渐增加(χ2=12.270,P〈0.05)。(2)宫颈组织hTERC基因检测对预测宫颈高级别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及约登指数分别为81.1%、79.3%、80.4%、85.9%、73.0%、3.92、0.24及0.60。结论宫颈组织中hTERC基因检测对宫颈高度病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

  • 标签: 宫颈肿瘤 原位杂交 荧光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人染色体端粒酶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且分析女性健康体检者HPV基因型及高危因素,进一步为宫颈癌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依据。方法选取于2012年05月至2014年05月在我院进行妇科门诊检查的1000位妇女的宫颈脱落细胞作为临床试验标本,对临床试验标本的HPV基因型及其高危因素进行临床检查和判断分析,对其结果进行临床分析。结果高危基因型的感染情况存在明显差异,同时200例HPV阳性患者,包括单纯感染、双重感染和多重感染,其中HPV58感染检出率最高,检出率为10.00%,在阳性检出标本中所占百分比达到了50.00%,剩下的依次是HPV16、HPV18、HPV45、HPV59、HPV33。这说明不同病理原因造成的体检者的HPV基因型检测结果也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妇女发生HPV感染的状况比较严重,其中HPV16型、HPV33型、HPV18型、HPV52型、HPV58型等都是临床检发现的宫颈癌患者常见的高危基因型。因此加强对妇女门诊诊断和检查过程中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女性健康体检者 HPV基因型 高危因素 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手足口病暴发高峰时段临床患者的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出的人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的基因型,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将手足口病高峰时期收集的咽拭子标本109份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对分离到的4株EV71型病毒株的227bpVP3-VP1基因序列和3株CA16株的736bpVP1-2A基因序列进行基因测序,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检测到的4株EV71分离毒株均属C4a亚群,3株CA16分离毒株均属于B1b亚群。结论:2013年黄梅县手足口病暴发高峰时段的EV71流行株为C4a亚群,CA16流行株为B1b亚群。

  • 标签: 肠道病毒 肠道病毒71型 柯萨奇病毒A16型 系统进化分析
  • 简介:华法林是临床广泛使用的抗凝药,但其疗效存在明显个体差异,其中基因多态性是导致华法林剂量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本文查阅相关文献,综述与华法林剂量相关的基因,为临床华法林个体化应用提供参考。

  • 标签: 华法林 基因多态性 给药模型 个体化用药 研究进展
  • 简介: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曾用名《广西农业大学学报》、《广西农业生物科学》,创刊于1982年。从2009年开始,《广西农业生物科学》更名为《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已入编《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即第六版)之综合性农业科学类的核心期刊,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中国期刊方阵",先后被国际知名检索系统——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CABI)、美国《化学文摘》(CA:JYYSAZ)、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CSA:NS)、英国《动物学记录》(ZR)和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收录。

  • 标签: 应用生物学 基因组学 中国期刊方阵 《动物学记录》 广西农业大学 农业科学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