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NYHA心功能分级III~IV级的患者43例,随机分为rhBNP治疗组和硝酸甘油(NIT)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心功能分级、心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1.两组治疗前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无明显变化(P>0.05)。2.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心率下降,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NYHA分级降低(P<0.05)。3.治疗完成后即刻两组间比较,rhBNP组LVEF升高明显(P<0.05)。4.治疗完成后3天rhBNP组与NIT组比较,患者心率下降,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NYHA分级降低,尿量增多(P<0.05)。结论rhBNP可明显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其近期效果优于常规NIT治疗。

  • 标签: 重组人脑利钠肽 充血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3例RHF患者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rhBNP和硝酸甘油,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用药后患者心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rhBNP治疗RHF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促进病情转归。

  • 标签: 难治性心力衰竭 重组人脑利钠肽 心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Notch信号通路在人脑胶质瘤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脑胶质瘤组织标本60例,其中Ⅰ-Ⅱ级胶质瘤35例及Ⅲ-Ⅳ级胶质瘤25例,并取22例瘤旁正常脑组织标本作为对照。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这些标本中Notch-lmRNA的表达。结果Notch-1mRNA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P〈0.01),且在Ⅲ~Ⅳ级胶质瘤组中的表达显著高于Ⅰ-Ⅱ级组(P〈0.01)。相关性研究发现,Notch-1mRNA的表达与人脑胶质瘤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706,P〈0.01)。结论Notch-1mRNA在人正常脑组织和脑胶质瘤中均有表达,但其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与脑胶质瘤的病理分级呈正相关。

  • 标签: 脑胶质瘤 Notch信号分子 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顽固性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8例心力衰竭患者经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后无明显改善的患者,应用rhBNP1.5ug/kg静脉冲击后,继以0.0075ug/kg/min治疗,连续应用72h,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率,血压、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内径(LVEDD)。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心率、LVEF、LVEDD、呼吸、尿量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压改善不明显。结论静脉应用rhBNP治疗顽固性心衰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有较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重组人脑钠利肽 顽固性心衰 临床观察
  • 简介:背景与目的:张力蛋白基因(Phosphataseandtensinhomologydeletedonchromosometen,PTEN)为具有双特异性磷酸酶活性的抑癌基因,现已证实该基因的突变、失活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密切相关。本研究检测人脑胶质瘤中PTEN、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及磷酸化局部黏着斑激酶(FoealadhesionkinasepY397,FAKpY397)的差异与人脑胶质瘤的病理分级之间的关系,探讨人脑胶质瘤PTEN与FAKpY397及MVD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别检测56例脑胶质瘤和8例脑外伤内减压脑组织中PTEN、FAKpY397的表达,并用CD34标记计数组织内微血管密度。结果:PTEN蛋白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和正常脑细胞的胞浆;PTEN蛋白在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胶质瘤组织中,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PTEN蛋白的表达相应降低,呈下降趋势,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胶质瘤组织中PTEN蛋白的表达在不同性别及年龄、有无吸烟史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AKpY397在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组织中,随着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FAKpY397的阳性表达率相应增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MVD在胶质瘤组织和正常脑组织中的计数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MVD在III、IV级胶质瘤组的计数明显高于I、II级胶质瘤组(P<0.01)。PTEN与FAKpY397在各级胶质瘤组织的表达呈负相关(P<0.01);PTEN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二组之间的MVD计数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TEN的表达与脑胶质瘤组织的病理分级有关,提示PTEN基因突变或丢失、灭活导致PTEN蛋白表达的缺失或减弱,在胶质瘤的发生、侵袭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TEN蛋白可作为预测胶质瘤侵袭性的分子标志;PTEN表达与胶质瘤组织的MVD、FAKpY397均有良�

  • 标签: 胶质瘤 PTEN FAKpY397 MVD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在破裂动脉瘤术后患者脑血管痉挛所发挥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10月—2017年9月诊治的破裂动脉瘤术治疗患者50例进行护理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后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出现脑血管痉挛的例数。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降低破裂动脉瘤术后患者脑血管痉挛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可以早期发现、预防和治疗,降低并发症的发病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集束化护理 破裂动脉瘤术 脑血管痉挛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展开临床治疗研究,了解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治疗效果方面相对于传统治疗方式上的优越性。旨在优化治疗方式,提升临床治疗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2014年2月这一年时间内收治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4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硝普钠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方式治疗,在治疗3天后对比患者超声心动图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在LVDD以及LVEF两方面均出现了变化,在LVEF方面变化更大,且组间对比下两组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能够有效治疗患者急性心力衰竭状况,减少心脏供血不足为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相对于传统治疗方式而言效果更优,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心力衰竭 重组人脑利钠肽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因难治性心衰顽固性下肢水肿于我院就诊的患者8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推注负荷剂量的rhBNP(1.5-2.0ug/kg),继予微量泵持续泵入维持[0.0075-0.0100ug/(kg·min)],连用3天后继续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7天后的生活质量(QOL)评分、血生化指标变化、24h尿量、心功能指标、小腿周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治疗7天后,研究组患者一般情况(血压、尿量、呼吸困难)、心脏彩超结果(LVESV、LVEDV、LVEF)、血浆BNP、生活质量评分、小腿周径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电解质及肾功能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可显著减轻顽固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抑制心肌重构,其治疗安全性较好,对改善顽固性心衰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治疗有积极意义。

  • 标签: 重组人脑利钠肽 心力衰竭 血流动力学 下肢水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辅助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优势与发挥机制。方法心力衰竭患者80例根据入院顺序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都给予常规结合硝普钠治疗,治疗组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都无死亡患者。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两组脑利钠肽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治疗后两组对比也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的SV、C0、LVEF明显增加,两组对比也差异明显(P<O.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辅助治疗心力衰竭有利于改善病人的心功能状态,总体疗效好,其机制发挥可能与血浆神经内分泌激素水平下降或不升高有关。

  • 标签: 重组人脑利钠肽 心力衰竭 心功能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失代偿性心力衰竭的护理。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每组2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以此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差异明显(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过程中给予优质护理,临床效果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重组人脑利钠肽 优质护理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PIAS3过表达对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生长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IAS3在正常脑细胞和脑胶质瘤U251细胞中的表达情况.转染PIAS3过表达载体,提高U251细胞中PIAS3表达水平,通过噻唑蓝(MTT)试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WesternBlot验证PIAS3表达与增殖相关基因PI3K及Akt间关系.结果PIAS3在正常脑组织中相对高表达,而在人脑胶质瘤U251细胞中表达明显下降(P<0.01).体外转染PIAS3过表达载体能明显抑制U251细胞生长,并且有效抑制PI3K活性及p-Akt表达,但对总的Akt无明显影响.结论胶质瘤U251细胞中异常低表达的PIAS3发挥着重要的增殖促进作用,过表达PIAS3可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有效抑制U251细胞增殖.

  • 标签: 胶质瘤 PIAS3 增殖
  • 简介:目的调查并比较湖北省某城乡社区(即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城市社区与黄冈市福主农村社区)中老年人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情况,为制定相应的脑卒中危险因素管理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健康体检收集两地675名中老年人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675人,3.3%的被调查者患有脑卒中(22人),脑卒中危险因素暴露率从高到低依次是高血压44.1%、吸烟25.0%、缺少锻炼23.7%、明显超重或肥胖20.9%、血脂异常19.7%、高同型半胱氨酸17.0%、高血糖11.7%、家族史8.6%以及心脏病5.5%。城乡排序有差异,城市人群高血压、缺少锻炼、血脂异常比较突出,农村吸烟、高同型半胱氨酸特别突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危险因素个数以1~3个最多,城乡脑卒中危险因素个数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2个及以上危险因素比例均高于农村,城市和农村的男女脑卒中危险因素个数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2个及以上危险因素的比例均高于女性。结论根据城乡差异、性别差异积极采取措施管理脑卒中危险因素,城市社区注重引导居民调整不健康生活方式,农村地区高同型半胱胺酸不容忽视,男性吸烟、女性肥胖应当引起重视。

  • 标签: 脑卒中 危险因素 中老年人 调查 湖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脑卒中后2年髋部骨折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对南宁市第八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3年6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住院的332例首次发病的老年脑卒中患者根据是否出现髋部骨折分为骨折组及非骨折组,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行视力检测(正常或视力损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行为疏忽测试量表、烤盘任务量表、简易状况检查量表(MMSE)、BL运动评估量表(BL)、Berg平衡量表(BBS)、计时起走测试量表(TUG)、停止行走时间量表(SWWT)对患者进行评估。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髋部骨折的相关因素,使用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来判断髋部骨折危险因素的精确性。结果332例老年脑卒中患者2年内发生髋部骨折16例,发生率为33‰/年(95% CI:15‰/年~50‰/年),骨折组及非骨折组2年死亡率分别为44%(95%CI:25%~60%),48%(95%CI:42%~54%)(χ2=0.036,P=0.724)。骨折组平均存活2.72年(95% CI:1.45~2.79),非骨折组平均存活2.21年(95% CI:1.48~2.34)。骨折组既往骨折史(χ2=16.780、P=0.041)、视力受损(χ2=11.210、P=0.027)、MMSE评分低(U=14.220、P=0.031)、TUG≥15 s(χ2=18.560、P=0.000)高于非骨折组,骨折组SWWT阳性比例低于非骨折组(χ2=20.340、P=0.000)。既往骨折史、视力受损、TUG及SWWT阴性预测值高于阳性预测值,既往骨折史、视力受损、SWWT特异性高于敏感性,而TUG敏感性高于特异性。结论老年人脑卒中后髋部骨折常见,骨折常在白天自家中完成日常生活动作时发生;既往骨折史、视力受损、认知功能障碍以及运动能力受损是髋部骨折的相关因素,应依据相关因素采取预防跌倒措施;测试量表中,TUG能更好地识别髋部骨折高风险的患者。

  • 标签: 卒中 髋骨折 意外跌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对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重症医学科(ICU)进行的一项纳入800例神经外科患者的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中的113例成人胶质瘤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二次分析。患者于术后第1天至第3天(每日2次)采用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RASS)和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进行谵妄评估。以患者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43例)和非谵妄组(70例)。采集患者的术前一般资料、术中情况、术后早期临床资料以及神经外科专科资料[含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作为与术后谵妄发生可能有关的潜在危险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明确胶质瘤WHO分级与术后谵妄发生的关系。结果113例入住ICU行常规术后监护的胶质瘤患者中,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为38.1%(43/113)。WHOⅠ~Ⅳ级胶质瘤患者的术后谵妄发生率随着WHO级别的升高而升高,分别为7.7%(1/13)、14.3%(3/21)、22.7%(5/22)以及63.0%(34/57)。潜在的危险因素中,年龄(OR=1.08,95% CI:1.04~1.13,P<0.001)、入住ICU时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OR=0.80,95% CI: 0.71~0.90,P<0.001)以及肿瘤的WHO分级(OR=2.01,95% CI: 1.03~3.92,P=0.041)为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胶质瘤的恶性程度为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随着肿瘤级别的升高,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亦随之升高。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神经外科手术 谵妄 肿瘤分级 神经代偿重塑
  • 简介:目的综合脑胶质母细胞瘤(GBM)术前非影像学危险因素评估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脑GBM病人术前非影像学因素对总生存期(OS)的影响,对性别、发病年龄、术前KPS评分、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PLR)、肿瘤部位、肿瘤最大直径等因素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回归分析,并利用回归系数计算预后指数(PI),利用CutoffFinder网页工具求PI界值划分高危、低危组,并对两组病人的O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KPS评分(RR=1.78)、PLR(RR=1.68)、年龄(RR=1.45)是影响GBM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I界值为2.25,PI〉2.25为高危组,PI≤2.25为低危组,两组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I计算简单易于推广,对GBM病人具有较高的预后预测价值。

  • 标签: 胶质母细胞瘤 危险因素 非影像学 术前 预后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并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选取医院心血管内科2020年1月至4月收治的20例重度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甲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抗心衰与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均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结局。结果:乙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甲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重组人脑利钠肽 心力衰竭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肢体偏瘫是老年脑出血常见症状,具有很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严重威胁我国老年人的生命健康。老年肢体偏瘫患者不同程度失去了运动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部分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导致免疫力及抵抗力较差[2],老年偏瘫常规治疗方法主要有肢体功能训练、针灸、按摩等,因此,本次研究对采取针灸康复配合中药治疗对老年人脑出血后肢体偏瘫的影响进行分析与探究,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针灸康复 中药 老年人脑出血 偏瘫
  • 简介:【摘要】 :观察医院针灸联合中药调理治疗脑出血后肢体偏瘫后遗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9月—2021年9月收治的脑出血后肢体偏瘫后遗症患者7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试验组35例。对照组进行中药调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医院采用针灸治疗。2组均以3周为1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出血量表(NIHSS)、生存质量评分及大脑中动脉(MCA)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与对照组的91.4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61,P=0.303)。治疗3周后,2组ADL评分高于治疗前,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3周后,2组生理总评分、心理总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3周后,2组MCA收缩期最高血流速度快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快于对照组(P<0.01)。结论 医院针灸联合中药调理治疗脑出血后肢体偏瘫后遗症具有一定疗效,可更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进而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标签: 脑出血 针灸 中药调理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老年人脑出血后肢体偏瘫以针灸康复配合中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研究者医院提供的样本进行研究,共计80例老年人脑出血后肢体偏瘫患者,入院时间2022年1月~12月。随机分组,抽签法,分2组,40例/组。对照组予以中药治疗,观察组则联用针灸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NIHSS、FMA、FIM得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得分较对照组低,FMA、FIM得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老年人脑出血后肢体偏瘫康复治疗中,针灸康复配合中药治疗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肢体功能,提高其运动和生活能力,促进康复,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人 脑出血 肢体偏瘫 针灸康复 中药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