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医院对患者进行治疗期间,主要以口服药物为主展开救治,然而,药物于胃肠道的粘膜快速吸收的过程中,受很多因素影响,即将其归纳为生物药剂学。而生物药剂学是指药物于跨膜转运期间,受转运蛋白所影响,造成药物难以快速被胃肠道的粘膜所吸收,最终使药物于患者机体中的利用率、吸收率不断下降,从而影响药物治疗效果。

  • 标签: 口服药物 药物吸收 生物药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确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68例,进行术前超声检查及术后病理切片检查。结果6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结节性甲状腺肿42例,甲状腺腺瘤20例,甲状腺癌6例。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能较准确地发现甲状腺结节,对结节的各种特征作出评价,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甲状腺结节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制何首乌多糖的纯度鉴定和理化性质。方法采用热水浸提乙醇分级沉淀法提取制何首乌中的多糖成分,并采用凝胶过滤法、紫外光谱扫描和比旋度法对多糖成分进行纯度鉴定,分析理化性质。结果制何首乌多糖为均一多糖,溶解于温水中,不不易溶于冷水中,溶于乙醇、丙酮等有机试剂。结论采用的多糖提取方法、纯度鉴定方法以及理化性质分析方法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重复性。

  • 标签: 制何首乌 多糖 纯度鉴定 理化性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影像特点对甲状腺结节性质的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选择我院 2019年4月至2020年10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患者甲状腺结节患者,对患者超声影像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析甲状腺结节性质诊断中超声影像的作用。结果:多发结节恶性率,要明显高于单发结节恶性率(P<0.05);甲状腺良性结节形态规整、边界清晰、非低回声、无钙化灶、无淋巴结转移、以及纵横比<1,要明显高于甲状腺恶性结节(P<0.05)。结论:在甲状腺结节性质诊断中,超声影响特点可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超声影像 甲状腺结节 淋巴转移 良性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组织弹性成像对于乳腺肿块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分析57例乳腺肿块的弹性成像结果与手术病检结果对比。结果57例患者中,手术病检示良性病例44例,恶性病例13例,超声组织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性92.3%,特异性88.6%,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块的敏感性76.2%,特异性79.5%。结论弹性成像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结合传统超声检查,能提高对乳腺肿块良恶性判断的准确性。

  • 标签: 超声组织弹性成像 乳腺肿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我院运用持续性质量改进方法(continuousqueryimprovement,CQl)对整体护理的护理质量监督与评价方式进行了探讨,从而保证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得以顺利实施,护理质量不断提高。现将我们对临床护理质量评价的方法与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改进方法 持续性 管理新模式 护理质量评价 整体护理 病人为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藤壶糖蛋白(BGP)的最适提取方法并对所得糖蛋白进行纯化和理化性质分析。方法分别采用水提醇沉法、盐溶液提取法、磷酸盐缓冲溶液提取法提取糖蛋白,以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SDS-PAGE鉴定纯度,再用IR进行基团结构分析。结果选择磷酸盐缓冲溶液提取法,经分离纯化得到3个BGP较纯组分,分别为BGP-Ⅰ、BGP-Ⅱ和BGP-Ⅲ,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23500、96300和72800;糖苷键类型属O-型糖苷键,皆具有糖蛋白的红外特征吸收。结论合适的提取方法对得到BGP至关重要,BGP属较大分子,结构和性质很复杂。

  • 标签: 藤壶糖蛋白(BGP) 提取 纯化 理化性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观察实验室检查在急性胸痛性质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近两年由于急性胸痛在本中心直属分站就诊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胸痛病因分为心源性胸痛组(45例)与非心源性胸痛组(65例),观察两组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差异。结果心源性胸痛组患者NT-proBNP、Myo、hs-TnI、CK-MB、hs-CRP水平明显高于非心源性胸痛组(P﹤0.05),心源性胸痛组组IMA水平明显高于非心源性胸痛组(P﹤0.05)。结论在查体、问诊、心电图检查的基础上配合实验室检查能够快速、准确鉴别急性胸痛的性质,降低心源性胸痛的漏诊。

  • 标签: 实验室检查 急性胸痛 心源性 非心源性
  • 简介:摘要: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逐步发展,生物化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在不断进行该领域的专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同时,努力寻找生物化学发展的新突破口。本文主要研究花青素的理化性质和稳定性特点,首先对花青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细致分析,进而论述影响花青素稳定特性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找到稳定性问题的关键点,最终逐步分析说明温度、酸碱值、光照、金属离子、氧化反应等因素对于花青素自身稳定性质的影响。希望笔者通过对该物质进行性质分析整理,为广大生物化学工作者提供必要的专业技术指导和结论启示,共同促进花青素研究领域的发展。

  • 标签: 花青素 理化性质 稳定性能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苦参常压与减压提取产物的理化性质。方法对苦参提取产物的电导率、渗透压、Zeta电位、提取液粒径、提取物接触角、提取物粒径、提取物吸湿率以及临界相对湿度进行测定,并分析比较。结果电导率、渗透压、Zeta电位、提取液粒径、提取物接触角具有显著性差异,且提取物临界相对湿度常压提取物小于减压提取物。结论理化性质的差异直观地体现出了,苦参常压与减压提取工艺存在的差别。

  • 标签: 苦参 常压提取 减压提取 理化性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联合CT诊断乳腺肿块性质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9月一20l7年9月收治的80例乳腺肿块患者临床影像学资料,40例患者运用超声诊断(超声组),40例患者运用超声联合CT诊断(联合组),比较超声及超声联合CT诊断乳腺肿块的准确率,分析其在良恶性乳腺肿块中的鉴别价值。结果超声组肿块良性与恶性检出率均低于联合组(P<0.05);联合诊断与病理符合度高,与单用超声检查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联合CT诊断乳腺肿块的临床准确率高,二者联合应用进行乳腺肿块的诊断,无疑更具有优势性,对触诊阴性,超声检出可疑恶性病变者需结合CT检查作进一步筛查,以提高乳腺肿块检出率,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 标签: 乳腺肿块 超声 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莫西林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及性质考察。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处方中组分的有关因素影响分析,观察指标采取崩解时间为主,筛选有关阿莫西林分散片的处方成分,并与阿莫西林胶囊的溶出度进行比较。结果阿莫西林分散片的体外溶出释药迅速,明显优于胶囊和普通片剂。结论经过实验制备与帅选出来的阿莫西林分散片制备方法简易,高溶出度,稳定性较好,具有实用价值。

  • 标签: 阿莫西林 分散片 制备 性质
  • 简介:摘要胃息肉初期阶段无显著症状,但伴随病症的进展,患者会出现腹胀、上腹隐痛等症状,严重者还会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溃疡和糜烂等情况,对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手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胃息肉的主要手段。在行临床治疗的同时,相应护理干预配合的应用非常重要。本研究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内镜下胃息肉摘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 标签: 消化内镜 胃息肉 病变性质 确诊辨别
  • 简介:近年来,烤瓷熔附金属全冠(PFM)逐渐成为人造冠桥的主要修复形式,但在临床工作中常出现因瓷层厚度问题导致PFM瓷体的折裂。究竟瓷层厚度对PFM的各种性质,如色彩、冠抗折裂强度等有什么影响,本文将对此作一综述。

  • 标签: 烤瓷熔附金属全冠 瓷层厚度 色彩 抗折裂强度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联合CT诊断乳腺肿块性质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47例乳腺肿块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观察对象均采取超声及CT检查,并经过手术病理证实,对比单一超声诊断结果与超声联合CT诊断结果。结果超声联合CT检查良性肿块检出率为95.65%,恶性肿块检出率为100.00%,诊断符合率为97.87%,单一超声检查肿块检出率为73.91%,恶性肿块检出率为83.33%,诊断符合率为78.72%,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与单一超声检查相对比,超声联合CT诊断乳腺肿块性质的临床效果更优。

  • 标签: 超声 CT 乳腺肿块性质 诊断
  • 简介:目的:通过1例新生儿溶血病的检测,探讨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测在新生儿溶血症的诊断、治疗、输血等方面重要性。方法:采用血型抗体的吸收和放散试验、抗体鉴定试验等血型血清学方法。结果:母血清和新生儿红细胞放散液中均检测出抗-e。结论:为了优生优育,所有产妇都应做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查,对于产前就发现问题的,可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对防止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及治疗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RH血型 IGG类抗体 抗-e产前血型 血清学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在不同性质甲状腺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3月我院诊断为甲状腺疾病184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手术病理资料,根据患者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100例和恶性组84例。对比良恶性结节的病理资料和CT征象。结果良性组病理结果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51例、腺瘤23例、桥本甲状腺炎18例、纤维钙化结节8例,恶性组病理结果诊断为乳头状癌49例、滤泡癌15例、髓样癌11例、未分化癌9例;良性组和恶性组结节大小分别为25.15±15.22mm和12.75±11.2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结节与恶性结节在结节囊变、微小钙化、强化、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楚、包膜不完整征象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T能为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提供多方面依据,当提示甲状腺结节包膜不光整、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楚、强化及微小钙化的结节时,恶性程度可能性更大,结节囊变提示良性可能大。

  • 标签: CT 甲状腺结节 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