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利普刀宫颈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妇产科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86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情况及并发症差异。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出院时间以及术后宫颈狭窄和经期腹痛的例数均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利普刀宫颈切除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的疗效显著,值得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利普刀 宫颈锥切除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宫颈切术治疗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间收治的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中,随机抽选60例患者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A组给予宫颈冷刀切术,B组给予宫颈环形电切术,两组各30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在手术相关指标方面,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A组术中出血量高于B组,A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B(P<0.05)。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P<0.05)。结论:在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的治疗上,两种治疗方式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虽然宫颈冷刀切术的手术时间较长,且出血量较大,但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为此,在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上,要基于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 标签: 宫颈锥切术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采用不同宫颈切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收治的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宫颈冷刀切术)、4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宫颈冷刀切除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住院时间均更少,差异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病灶残留、复发、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患者采用改良宫颈冷刀切除术治疗能取得良好效果,其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不同宫颈锥切术 宫颈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分析利普刀宫颈切术应运用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治疗工作中发挥的效果。方法:选择14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实施分组处理,70例患者归入对照组组,通过冷刀宫颈电切术进行治疗,其余70例纳入试验组,选择利普刀宫颈切术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6.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5.2%(P〈0.05)。结论:针对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采用利普刀宫颈切术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病情复发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利普刀宫颈锥切术 冷刀宫颈电锥切术 宫颈上皮内瘤变 效果
  • 简介:摘要经皮颅血肿排空术并尼莫地平治疗重症脑出血是目前一种有效的方法,报告了42例重症脑出血,经皮颅血肿排空术并尼莫地平治疗的观察及护理。结果经皮颅血肿排空术患者无1例颅内感染,本组42例,3例出现并发症,死亡3人,比其它两组相比,病死率及并发症有显著差异。

  • 标签: 经皮锥颅血肿排空术 尼莫地平 重症脑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颅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有效性。方法以我院神经外科2014年9月—2016年6月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微创手术组(本研究已得到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每组患者均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内科保守治疗,微创手术组患者进行颅微创穿刺引流手术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发现微创手术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治愈率(50%)要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6.66%)、治愈率(33.33),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可改善患者病情、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锥颅微创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过程中综合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 1:1比例,将本院收治的 90例行微创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综合护理)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 FMA、 GC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 P<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实施微创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的过程中,辅以综合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出血 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宫颈LEEP切术后患者宫颈功能的形态改变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4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施行宫颈LEEP切术治疗的不孕的220例宫颈病变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本组220例患者术后宫颈功能形态的变化、临床治疗效果、妊娠结局等情况。结果本组22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痊愈210例(95.45%),显效10例(4.55%),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0%)。患者的平均治愈时间为(7.21±0.83)周。患者行宫颈LEEP切术治疗后的宫颈粘液评分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结果显示,有49例患者成功受孕,成功受孕率为(22.27%)。结论对宫颈病变患者采用LEEP切术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宫颈功能形态和妊娠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我院自1992年8月至1995年12月采用计算机体层摄影(CT)引导下颅尿激酶灌注冲洗引流治疗丘脑出血56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丘脑出血 锥颅 冲洗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束CT(CBCT)探究成人骨性Ⅱ类错合上颌切牙、尖牙冠根角(CRA)特征。方法选择2016年8月~2018年12月期间我院接诊的发育完成的成人Ⅱ类错合畸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另外选取发育完成的成人Ⅰ类错合畸形患者100例作为对照,将其作为Ⅰ类错合组,所有患者均进行CBCT扫描,采用Dolphin头影测量软件测量患者的右侧上颌中切牙、侧切牙以及上颌尖牙的CRA。结果Ⅱ类错合患者的上颌中切牙、侧切牙的CRA明显的低于Ⅰ类错合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Ⅱ类错合患者的上颌上颌尖牙的CRA明显的低于Ⅰ类错合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成人骨性Ⅱ类错合患者的上颌切牙、尖牙CRA明显低于Ⅰ类错合患者,其具有特殊性。

  • 标签: 骨性Ⅱ类错合畸形 锥束CT 冠根角 上颌前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颅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2月90例脑出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施行常规化护理干预,实验组应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脑出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颅血肿清除术配合度、术后出院的时间;护理前后患者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结果实验组脑出血颅血肿清除术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颅血肿清除术配合度、术后出院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相近,P>0.05;护理后实验组运动功能和神经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脑出血颅血肿清除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升手术配合度,缩短住院时间,更好恢复神经和运动功能。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脑出血患者锥颅血肿清除术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将7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运动功能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74.23±12.32)分、(59.68±13.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62±9.63)分、(42.36±11.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微创颅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配合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脑出血患者 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将80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对照组两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运动功能评分、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为(74.23±12.32)分、(59.68±13.2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62±9.63)分、(42.36±11.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应用微创颅血肿清除术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配合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脑出血患者 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实施微创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为综合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在脑出血患者微创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效果显著,负面情绪得到改善,提高了生活质量和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综合干预 脑出血 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频电波刀宫颈切术并发症的特点及防治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期间在我院进行LEEP刀宫颈切术治疗的CIN患者90例,CINⅠ级患者和CINⅡ-Ⅲ级患者各45例。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对比,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P<0.05。结论LEEP刀宫颈切术能够有效治疗CIN患者,在CIN早期进行治疗的效果更加优越,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高频电波刀 宫颈锥切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不同宫颈切方法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 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为对象,分为对比组和观察组,各 30例患者,对比组采用宫颈冷刀切术,观察组采用宫颈环形电切术。结果 对比组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观察组,手术时间和出院时间也要高于观察组;手术 2个月后,观察组的宫颈上皮内瘤复发率和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明显小于对比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0.05。讨论 宫颈环形电切术在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的效果上更好,可以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宫颈锥切 内瘤变Ⅲ级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宫颈切方法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7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接受宫颈环电切术(LEEP)治疗的对照组相比,经宫颈冷刀切术(CKC)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87%>82.05%)、手术时间(32.19±5.85)ml>(11.24±2.70)ml以及术中出血量(43.52±5.94)ml>(9.25±1.26)ml相对更高(P<0.05),而复发率(7.69%<23.07%)和HPV感染率(10.26%<30.77%)相对较低(P<0.05)。结论在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不同宫颈切方法在疗效和安全性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做出选择。

  • 标签: 宫颈锥切 宫颈上皮内瘤变Ⅲ级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