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城市化是解决中国现代化问题的关键所在,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对于现代城市决策者、经营者、投资者和管理者来说,摆在他们面前的选择就是将过去传统的建设和管理一座城市变为经营一个品牌。笔者从西部城市在塑造城市品牌时如何定住出发,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建议,并且探讨了塑造城市品牌的途径。

  • 标签: 西部城市 品牌定住 塑造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CG引导PICC尖端定位的方法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6月~2017年10月,共收治28例患者,借助心电监护仪的ECGⅡ导联P波的变化来判断置管长度及PICC导管尖端到达的位置结果在置管过程中,借助ECGⅡ导联P波的变化来判断置管长度及PICC导管尖端到达的准确率的关系结论通过心房内ECGⅡ导联P波的变化可以引导PICC尖端位置的定位,知道术中置管方向,提高置管成功率和安全性,降低X线检查等相关费用。

  • 标签: 心房内心电图 PICC置管 尖端定位
  • 简介:目的探索较为理想的幼儿健康教育方法,总结出切实可行的模式。方法采取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以刚入园的7个幼儿班中的4个小班共计193人作为研究对象,分试验组与对照组各2个班,进行3年的卫生知识、卫生行为、相应发病率的试验观察。结果在形象定位试验中,幼儿最喜欢的形象是彩色的、简洁的、夸张的、拟人化的小动物形象;在知识定位中,在中班以后的4个学期中,试验组卫生知识考核平均分明显优于对照组(u值分别为18.93、13.37、24.43和18.93,P均〈0.01);在行为定位中,试验组与对照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5.60,P〈0.01);经3年的统计观察,试验组与对照组的龋齿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3,P〈0.05);两组幼儿蛔虫卵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3,P〈0.05)。结论该幼儿健康教育三定位模式具有严谨的科学性、系统性及可操作性,值得推广。

  • 标签: 幼儿 健康教育 三定位模式
  • 简介:1声音解析人类的听觉系统能主动运用潜意识去捕捉周围的各种声音,并转变成自身需要的有意义的信息。虽然人们的听觉、视觉、嗅觉和本体感觉系统时刻接收到各种信号,但是人们只会关注那些被认为有意义的事物。按照格式塔组织原则.人类这种极其重要的组织和分析功能可避免自己陷入太多无意义信息的漩涡中。

  • 标签: 声源定位 助听器 听觉系统 感觉系统 潜意识 声音
  • 简介:摘要腹内肿块国内外报道较多、特别是电子计算机CT核磁、彩色超声的问世,丰富了腹部内肿块定位技术1。腹内肿块无论来源何处、均因观察腹内各器官的形态,及位置的改变,特别是十二指肠位置的改变在右上腹内肿块占有重要地位2。作者whathin氏1972年报导,论著过十二指肠降段、与右上腹部器官横断面的关系,用时钟来表示,正前方为12度,是肝右叶前部的横结肠、1度是胆囊及肝下间隙,三度为肝右叶的中部,4度为肝尾叶、5度为肝右叶为下腔V总胆管、9度为夷头、10度为小网膜、11度为胃前方腹腔。在平日工作中积累了共计83例临床资料,经外科手术证实大致分为一、右上腹部肿块30例;二、中腹部肿块33例;三、左上腹部肿块14例;四、未至下腹部盆腔肿块6例。

  • 标签:
  • 简介:男子性功能障碍不是一种孤立的疾病,是指男人在性活动过程中,包括性欲唤起、阴茎勃起、阴茎插入阴道、阴茎维持相当时间勃起状态、射精这五个连续的环节,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均称为性功能障碍,如:性欲异常、勃起障碍、插入障碍、射精障碍等。射精障碍又包括:射精过早、不射精和逆行射精。

  • 标签: 男性 性功能障碍 定位诊断 射精障碍 勃起障碍 病理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狭窄应用超声诊断进行定位与定性的诊断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输尿管狭窄患者40例,经超声诊断,对声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超声检查定位39例,与手术及病理诊断的40例中,符合度为97.5%。超声诊断对输尿管狭窄的定位性诊断,先天性输尿管狭窄符合率92.59%,炎性狭窄符合率88.89%,手术后输尿管狭窄符合率100.0%。结论超声检查应作为输尿管狭窄首选检查方法,对狭窄的定位与定性临床应用具有较大的价值。

  • 标签: 输尿管狭窄 超声检查 定位 定性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寻找一种简便、快捷、准确、经济、易掌握的颅内血肿立体定位方法。方法在头皮表面以血肿侧耳廓为中心贴3个标记物呈H形,行CT扫描,确定YL-1万特福穿刺针定位穿刺点。结果对所有脑出血患者的颅内血肿进行H标记CT定位立体定向穿刺,术后复查CT,均准确地到达了靶点,准确率100%。结论利用H标记CT定位法,操作简便、准确、易掌握,尤其可以提高初开展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广大医生的成功率。

  • 标签: 颅内血肿 穿刺 H定位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了PICC导管尖端最理想的位置、定位方法、导管尖端异位与并发症的关系等,并对如何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导管定位的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PICC 定位 导管尖端异位 并发症
  • 简介:质量是护理工作的生命和灵魂,也是护理服务追求的终极目标.良好的质量是护理事业得以延续和发展的根本.病区护士长作为医院管理系统中的一员,扮演着双重角色,她既是一级管理层,又是具体执行上级管理决策、制度、规范、标准的操作层.由于医院护理工作的终端在临床一线,因此,病区护理工作质量与护士长的角色定位有着至关重要的联系.

  • 标签: 病区护士长 角色定位 护理工作 护理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头部的体表定位与脑膜中动脉的关联性。方法对3个颅骨外所需的体表定位用红笔标识,将颅骨锯开进行预实验观察研究脑膜中动脉的体表定位,然后对30件头部标本按不同的部位要求进行开颅验证。结果所研究的脑膜中动脉解剖定位经过开颅观察统计都在头部体表定位的标识区域内。结论脑膜中动脉解剖定位的测量研究,为临床提供较准确的体表定位,可以判断颅外伤时硬脑膜外出血的部位,也可指导开颅手术避开三个易伤点,以免损伤脑膜中动脉。

  • 标签: 脑膜中动脉 解剖定位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前哨淋巴结(SLN)是否转移能够反映和预测整个淋巴引流区域的肿瘤转移情况,它与肿瘤的诊治和预后密切相关。SLN活检(SLNB)是临床上确定SLN是否转移最准确的方法,而SLNB成功的关键是定位SLN。目前用于定位SLN的方法主要有蓝染料示踪法、放射性核素示踪法、蓝染料联合放射性核素示踪法、间接淋巴造影法、近红外荧光成像法和光声成像法等。本文就SLN的定位方法进行综述。

  • 标签: 前哨淋巴结定位 放射性核素示踪法 SLNB 淋巴引流区 定位方法 蓝染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引导下导丝定位联合纳米碳染色对乳腺癌前哨淋巴结(SLN)定位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进行手术治疗的9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进行常规超声检查,检查过程中于患者病灶侧乳晕3、6、9、12点或肿瘤周围皮下组织内注射六氟化硫溶液,经淋巴管造影后明确前哨淋巴结具体存在位置,后进行导丝定位,术前于肿瘤皮下组织注射纳米炭混悬液进行前哨淋巴结染色。术中对前哨淋巴结进行常规切除处理。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淋巴结数目、SLN转移率、导丝定位率等计数资料采用[例(%)]表示,行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90例乳腺癌患者均顺利进行手术,完整切除病灶及定位导丝,42例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共检出SLN 150枚,其中97枚SLN发生转移;转移淋巴结黑染率为88.66%(86/97),未转移淋巴结黑染率为91.87%(226/246),二者黑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导丝定位率71.13%(69/97)明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51.03%(128/246)患者(χ2=5.218,P<0.05);超声造影引导下导丝定位联合纳米碳染色对乳腺癌SLN定位的灵敏度为100.00%、特异性为97.47%、阳性预测值为98.34%、阴性预测值为100%,诊断效能较高。结论超声造影引导下导丝定位联合纳米碳染色在乳腺癌SLN的定位中具有重要价值,其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及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肿瘤 淋巴结 超声检查 纳米管,碳
  • 简介:目的探讨脑磁图在神经外科中的定位价值.方法本组26例神经外科患者,男18例,女8例,术前均行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检查和影象学检查,同时做了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MEG)检查.所有患者手术均在MEG指导下进行,术中加用皮层脑电图(Electrocorticography,EooG)监测.结果26例患者均能通过MEG进行术前致痫灶与功能定位,其阳性率明显高于EEG和影象学检查.术后复查EEG,25例患者较好,短期随访(1~3月)患者癫痫发作完全消失.结论MEG是神经外科中的一项术前致痫灶定位和功能保护的有效检查方法.

  • 标签: 癫痫 脑磁图 功能性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下颌骨定位导板在腓骨瓣游离移植修复单侧下颌骨缺损中定位髁突位置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南京市口腔医院应用下颌骨定位导板进行下颌骨节段性截骨后腓骨游离移植修复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例、女3例,年龄22~65岁。下颌骨成釉细胞瘤4例,下颌骨中央性癌2例,下颌牙龈鳞癌4例;Brown Ⅰ类缺损7例,Brown Ⅱ类缺损3例。术前计算机模拟手术方案,3D打印数字化导板,术中应用数字化导板精确重建下颌骨,术后评估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利用图像融合技术评估残余下颌骨位置与手术设计中对应位置的偏差情况,并通过锥形束CT对比手术前后双侧颞下颌关节间隙的改变来评估髁突位置变化。结果手术导板在术中均能顺利就位,腓骨瓣均存活,手术时间(482.56±59.83)min。1例患者术后即出现轻度张口受限,张口度2.5 cm,其余患者未出现钛板外露、术创感染、颞下颌关节区疼痛等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面容对称,咬合关系良好。术后图像融合显示术后残余下颌骨位置与术前对应位置相比平均偏差为(-0.69 ± 2.28)mm。锥形束CT结果显示,术后双侧颞下颌关节上间隙、前间隙、后间隙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髁突位置较术前无明显改变。结论下颌骨定位导板辅助游离腓骨修复下颌骨节段性缺损能有效定位残余下颌骨及髁突位置。

  • 标签: 下颌损伤 重建外科手术 下颌骨缺损 定位导板 下颌骨修复重建 腓骨
  • 简介:摘要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SI-H)结直肠癌约占所有结直肠癌患者的10%~15%,而晚期患者中MSI-H人群仅占5%。既往研究显示,早中期MSI-H结直肠癌预后佳,但晚期患者预后差,对化疗不敏感。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抗体的出现显著改变了该人群的预后和治疗格局,不仅在后线治疗获得良好疗效,而且在一线治疗中疗效也显著优于传统的化疗联合靶向。如何克服原发和继发性耐药是提高MSI-H转移性结直肠癌疗效的关键问题,常用的方法包括更换化疗方案、联合其他免疫疗法、联合抗血管生成、以及局部治疗(手术、放疗、介入)等。值得注意的是,免疫治疗存在一定的终身毒性甚至致死性毒性反应,须严格把握新辅助免疫治疗的适应证。MSI-H优势人群接受新辅助免疫治疗后,可获得较高的病理完全缓解率和临床完全缓解(cCR)率。因此,对有强烈保肛意愿,新辅助免疫治疗后严格评价为cCR的MSI-H患者,等待观察策略为一部分中低位直肠癌提供了一个保全括约肌功能及改善长期生存质量的机会。结直肠癌领域辅助免疫治疗的研究也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其结果值得期待。

  • 标签: 结直肠癌 微卫星高度不稳定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在农村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村落相对分散,宽带和有线的使用成本较高,而卫星电视则具有使用成本低、操作安全简便灵活、电视信号稳定的优点,用户端只需要安装卫星接收机即可。因此,如果卫星接收机出现故障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用户正常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结合卫星接收机故障维修经验,不同类型卫星接收机出现的故障类型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有的是信号不稳定,有的则是显示屏不亮,还有的是有图像、无声音等。排除电视机故障外,如何进行卫星接收机常见故障的准确判断和维修,成为基层维修人员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之一。

  • 标签: 广播电视直播卫星 接收机 常见故障 维修技术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12-22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19期
  • 机构:美国德州一名男子因癌症造成几乎整个上半部头皮严重损伤,前不久,他成功接受全球第1例颅骨与头皮移植手术。在15小时的手术中,这名男子还换了新的肾脏与胰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