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瓶身母口,整体呈葫芦状。器身整体于胎模上剔刻花纹后施釉烧制而成。圈足内正中刮釉后刻有正书“官”字款。瓷瓶口径4.7、底径11、通高36厘米。

  • 标签: 葫芦 白瓷 文物 考古学
  • 简介:葫芦本是一种植物结出来的瓜,也叫葫芦瓜。葫芦在经过工艺处理之后,就成了风水葫芦葫芦在风水中有什么作用呢?葫芦是医卜星相的象征风水经典《雪心赋》云:"葫芦山现,法术医流。"意指见到山形如葫芦的地方,主出法术或医术此外高明的法术家与名医。自古以来,从事大夫、占卜、风水、算命或看相职业的人都爱好在家中或办公室中挂个葫芦,来催旺本身的事业。

  • 标签: 葫芦山 工艺处理 诗云 铜葫芦 西南方 气场
  • 简介:彝族长期繁衍生息的西南地区,群山巍峨,峰峦叠翠,江河纵横,湖泊众多、山间盆地星罗棋布。加上独特的地理位置与复杂多变的立体气候,适宜各种动植物的增殖繁衍。由于地质结构奇异复杂,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物,地面呈现出石林、土林、瀑布、雪山、溶洞等诸多自然景观,被称为“开发矿产的金属王国”和“旅游探险的奇妙世界”。这里的自然生态环境为人类的进化发展准备了优越条件,也为社会进步与各种文明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 标签: 葫芦神话 彝族传统文化 葫芦文化 自然生态环境 结构奇异 民族共同体
  • 简介:马江红,女,1971年出生于乌鲁木齐,本科学历,1993年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毕业后从事版画设计,先后任报社美编,装潢设计师。出于对艺术的热爱,常年坚持艺术创作,2005年3月6日,在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成功举办了个人美术作品展。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在北京故宫博物院进修裱画,修复古画并颁发证书。

  • 标签: 新疆师范大学 北京故宫博物院 葫芦 梦境 美术学院 艺术创作
  • 简介:1975年出生于辽宁凤城,自幼酷爱绘画,2000年涉艺葫芦,自学葫芦雕刻技艺,通过长期的雕刻实践,在技法上大胆地进行突破与创新,结合葫芦自身材质的特点,将竹、木、牙雕等雕刻技法融汇贯通于作品之中。采用高浮雕与镂雕、阴刻相结合的技法,一反葫芦雕刻工艺只局限干平面线刻及浅浮雕的传统,使作品层次分明,气韵生动,更具有立体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 标签: 葫芦 王晓东 求新 雕刻技法 雕刻技艺 雕刻工艺
  • 简介:在2012年普宁葫芦山遗址发掘中,文物考古发掘队充分应用田野考古学地层学和器物整取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操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此我们认为,不同的发掘环境需要采用不同的发掘方法,而类型相似的发掘环境则可借鉴已经成功运用的方法。

  • 标签: 葫芦山遗址 地层学 器物整取 发掘
  • 简介:<正>当人类开始走出蛮荒,迈向文明的初期,他们对自然和自身的认识还相当的幼稚和单纯,生存环境的变幻不定和生命运动的复杂性都使他们感到神秘莫测。然而,生活的需要又不得不迫使他们去探索和把握这些使自己困惑不解的现象。于是,他们便以自身为依据,把所获的简单的生产知识与天真的幻想结合在一起,来解释宇宙之奥秘。葫芦神话和传说即为典型的特例。我国五十多个民族,大都有人出自葫芦的神话传说。葫芦崇拜在地域、民族的分布上都极为广泛,其崇拜目的与方式也

  • 标签: 华夏民族 葫芦崇拜 葫芦文化 神话传说 萧兵 民族融合
  • 简介:一、导  言对使用同一语系语言的蒙古人和朝鲜人的文学进行比较研究可为各国在文学研究方法方面开辟一片新天地。这不但可以进一步弄清楚在蒙古文化的历史性影响下的阿尔泰文化圈中各国文学的特征,也可发展亚洲文学理论以相应于西方文学理论之发展,并终将对世界文学理论之建设作出贡献。二、从“葫芦和富人”这一传说看蒙古和朝鲜民间故事之同样性和多样性蒙古的民间故事“金鹰”属于含有“葫芦和富人”核心传说的故事类型。我们可以在朝鲜和日本找到含有相似核心传说的民间故事。这些在蒙古大陆、朝鲜半岛和日本岛流传的故事都使用着相同的材料。(1)第一种样本:蒙古的民间故事“金鹰”一位母亲和她的两个儿子生活在天堂。当河水干涸

  • 标签: 民间故事 比较研究 葫芦 民间传说 蒙古人 文学理论
  • 简介:本文在阐述壮侗语民族先民磨石崇拜和葫芦崇拜的基础上,指出盘古一词源于壮族先民对磨刀石(咽盘)和葫芦(勒勾)的称呼,其意指兄妹进葫芦躲过洪水灾难后结婚生下形似磨刀石的肉团,剁碎后撤向山野变成人。这些人长大后相互婚配,繁衍人类。盘古是壮语“盘勾”的汉字记音。

  • 标签: 磨刀石 葫芦 盘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