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文章从广西区位优势及产业现状出发,从如何实现广西产业战略调整,培育产业竞争优势方面进行了重点分析,并提出了发展方向和具体措施。

  • 标签: 广西 产业 战略调整 竞争
  • 简介:2006年4月25日上午,中国-东盟经济园区作为国务院侨务办公室重点联系单位挂牌仪式如期在园区管委会大门前举行。国务院侨务办公室主任陈玉杰,广西政府主席陆兵,广西党委常委、南宁市委书记马飚,广西政府副主席刘新文,广西政协副主席章崇任,南宁市市长林国强等市四大班子领导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有关部门领导以及园区干部群众代表近500人出席园区挂牌仪式。挂牌仪式由南宁市市长林国强主持。

  • 标签: 国务院 侨务 广西壮族自治区 政协副主席 挂牌仪式 部门领导
  • 简介:2016中国东盟产能合作高层论坛于6月2日在广西南宁举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经济社会理事会理事、中国侨商联合会副会长、瑞德集团主席魏明德在大会发表主旨演讲《“走出去,融进去”,中国东盟共建综合产业园》。

  • 标签: 中国与东盟 高层论坛 副会长 合作 产能 明德
  • 简介:本文认为,根据大系统优化理论构建中国东盟物流协调系统,将有效解决当前自由贸易区各国物流合作中存在的基础设施总体落后、管理体系与相关法律不健全、物流合作机制作用受限等问题.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亟需各国政府、物流行业和企业真诚合作,共建跨国物流“协调器”,并根据“标准化”内涵将大系统有效“分解”成若干子系统;同时要借助日益发达的信息化技术,协调公路、铁路、航空和水运等跨国物流子系统之间的关系.

  • 标签: 自由贸易区 物流系统 协调 分解
  • 简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为我国对东盟的基础设施投资提供了新的机遇。在这一背景下,本文通过对东盟各国能源、交通以及通讯等基础设施行业的现状和需求进行分析,为我国对其进行基础设施投资提出了推进海上基础设施投资,完善评估和监管机制,充分利用新融资渠道并以差异性投资规避投资风险等对策建议。

  • 标签: 东盟 基础设施投资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 简介:资金融通是中国东盟合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本文重点阐述了中国东盟合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中国东盟合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金融支持功能日益加强;中国东盟合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金融支撑体系构建。

  • 标签: 中国-东盟合作 “一带一路” 金融合作 金融监管 资金融通
  • 简介:2014年9月12日~13日,第七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暨首届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智库峰会在广西南宁市举行。围绕"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共同打造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主题、议题,与会专家学者展开了热烈、坦诚、深入、全面的交流与讨论,本文对与会人员的主要观点进行综述。

  • 标签: 第七届中国—东盟智库战略对话论坛暨首届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智库峰会 综述
  • 简介:2001年,东盟积极响应中国总理朱镕基的倡议,加快与中国的合作步伐,并在年底的东盟中国领导人会议上,宣布将在10年内与中国建成自由贸易区。东盟此举反映了它在东亚的地位和作用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东盟对区域合作的基本战略也相应进行了较大的调整。

  • 标签: 东盟经济 成长与发展 东亚地区 经济增长 区域合作 东南亚
  • 简介:从20世纪90年代印度实施“东向政策”以来,印度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发展迅速,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1世纪印度与东盟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为双边经贸合作提供了更加有利的贸易与投资空间及广阔的发展前景。

  • 标签: 印度 东盟 区域经贸合作
  • 简介:劳动力的整体情况东盟各国的劳动力人口等情况如表1所示。失业是新加坡除外的其他四个东盟国家的重大问题。比如印度尼西亚,表面上似乎失业率很低,但在就业人数当中包括了许多不充分就业者。在东盟五国当中,已步入新兴工业化经济群体的新加坡正苦于劳动力的严重不足。该国正通过迅速的经济复苏来扩大就业机会,但劳动力人口的增长却趋于下降,又逢工资上涨,因此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投资优势便减弱了。新加坡政府也在向国外转移劳动密集型企业。多向马来亚西亚转移。据预测,其他东盟四国暂时还不会出现劳动力不足的情况。但

  • 标签: 东盟国家 劳动力人口 不充分就业 劳动力问题 劳动密集型企业 就业人数
  • 简介:凭借天时、地利与人和的条件,广东与东盟国家的贸易一直是中国东盟贸易的中坚力量,特别是在中国加入世贸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出台以来,广东与东盟国家的贸易突飞猛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其他省份的主观努力、广东外贸的自我定位等因素,近年来广东—东盟贸易在整个中国东盟贸易中的相对地位持续衰落。为此,作者提出了广东应具有东盟战略意识,发挥传统优势,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商机以及注重“走出去”等政策建议,期盼广东—东盟贸易取得更大发展。

  • 标签: 广东 东盟 贸易关系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 简介:2003年10月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9次东盟首脑会议上,各国一致同意到2020年建成“东盟经济共同体”的设想。与自由贸易区相比,经济共同体是一个更高层次的区域经济合作形成,它不仅要求包括商品、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更重要的还要求成员国逐步协调产业、贸易、货币和对外政策。但由于东盟内部有着较大的差距,其合作机制也存在不少缺陷,使得“东盟经济共同体”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 标签: 经济一体化 东盟经济共同体 问题
  • 简介:本文以区域公共产品理论为视角,论述东盟区域安全公共产品——东盟安全共同体形成中的三个阶段:冲突形态、安全机制和安全共同体的形成。以"东盟方式"供给区域安全公共产品有其他区域安全公共产品的共性,也有其独特性和局限性。"东盟方式"的溢出效应为东盟地区安全公共产品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 标签: 区域安全公共产品 安全机制 东盟方式 东盟安全共同体
  • 简介:“9·11”事件以来,美国与东盟展开了较为深入的反恐合作。美国与东盟的反恐合作基于双方联合打击恐怖主义威胁和调整彼此间关系的共同利益需求,然而,美国与东盟之间在反恐侧重点、主权权益和战略目标上的矛盾将影响双方反恐合作的深化。

  • 标签: 美国 东盟 反恐合作
  • 简介:<正>九十年代初,随着冷战的结束,人权问题在国际关系中变得日益突出。与以往一样,这次“人权运动”的发起者仍然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这无论是因为苏联和东欧的剧变更坚定了他们把其价值观念推广到整个国际关系之中的信心,还是由于随着冷战的

  • 标签: 人权问题 东盟国家 人权的普遍性 非政府组织 人权观 国际关系
  • 简介:<正>苏联目前与一百三十多个国家有贸易往来,一九八○年的对外贸易总额为九百四十一亿卢布,一九八一年为一千一百亿卢布。其中主要贸易对象是经互会成员国,约占全苏外贸额百分之五十,其次是西方国家,约占全苏外贸比重的百分之三十,再就是和发展中国家的贸易。苏联与东盟五国的贸易比重很小,一九八○年贸易额为五亿一千万卢布,占当年全苏贸易总额的百分之四(全苏贸易总额为九百四十一亿卢布)。苏联与东盟五国的贸易额逐年增

  • 标签: 东盟五国 贸易 苏联 发展中国家 西方国家 成员国
  • 简介:“人的安全”是一种将人视作安全主体的全新安全理念。亚洲金融危机后,东盟开始接受“人的安全”的基本理念。东盟试图从广义上来理解“人的安全”并突出其“免于匮乏的自由”的一面,在国家安全与“人的安全”的关系方面东盟强调两者的互补性,在“与人权相关的干涉”等问题上则固守其传统的“东盟方式”。东盟之所以能够接受“人的安全”的基本理念,主要是因为冷战后地区安全环境的转变、地区已有“综合安全”观的积淀、非政府组织的推动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 标签: 东盟 “人的安全” “东盟方式”
  • 简介:前言1997年7月2日泰铢改为浮动汇率制及随之而来的泰铢贬值使人们改变了对持续取得高度增长的东盟各国经济的看法。本文首先来看看迄今为止各国经济增长的动态;其次通过分析此次外汇危机的背景,探讨一下外汇危机与近来人们宣扬的东盟各国经济的脆弱性的关系;接下来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对各国今后的发展加以展望。

  • 标签: 东盟 各国经济 汇率下降 泰铢 歧路 文莱
  • 简介:一、东盟的经济发展概述东盟是东南亚国家联盟的简称,是一个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由印尼、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新加坡五国组成,成立于1967年8月8日。五国土地面积共305万平方公里,人口2.5亿左右。它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橡胶、油棕、椰干、锡、木材等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1974年它的橡胶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3%,棕油80.1%,椰干

  • 标签: 经济发展 橡胶产量 土地面积 经济合作 外资总额 制造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