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研究了磺酸盐类阴离子型、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非离子型、聚有机硅氧烷(氨基聚硅氧烷、聚醚聚硅氧烷)等多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助剂及其复配混合体系对酸性蛋白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磺酸盐类阴离子型对酶活力影响较大,起抑制作用甚至使酶失活;脂肪酸聚氧乙烯酯和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非离子型对酶活力影响较小,或是起激活作用;氨基聚有机硅氧烷对酶活力有较小抑制作用,而聚醚聚有机硅氧烷有激活作用,能提高酶活力20%以上。助剂复配体系中,非离子助剂可明显削弱磺酸盐类阴离子助剂对酶活力的抑制作用。

  • 标签: 表面活性助剂 酸性蛋白酶 酶活力
  • 简介: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许多产品被用来赋予皮革防水性。如天然油脂、烯基琥珀酸、聚硅氧烷、铬皂(硬脂酸盐和油酸盐)、磷酸酯、磷酸酯与烯基琥珀酸的混合物、两性聚合物。硅氧烷衍生物和氟碳树脂不仅能赋予皮革防水性.还能赋予其防油性。本文研究了复鞣-加脂聚合物、复鞣加脂聚合物与其他防水剂(硅氧烷衍生物,氟碳树脂)混合物的防水行为,评价了加脂助剂的添加对皮革防水性的影响和皮革的阴离子化对复鞣-加脂聚合物防水性能的影响。使用萘磺酸盐对皮革阴离子化,对获得优良的防水性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往鞣浴中添加磺氯化石蜡和磷酸酯会显著降低防水性。

  • 标签: 防水行为 复鞣-加脂聚合物 加脂助剂 脂肪醇
  • 简介:通过测定NaCl和Na2SO4对Cr(Ⅲ)和Al(Ⅲ)在胶原纤维上的结合量的影响及观察胶原分子在这两种中性盐存在时的聚集行为,初步揭示了NaCl和Na2SO4对胶原-铬和胶原-铝反应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NaCl可以通过破坏胶原表面的水膜,促进胶原聚集,从而有利于胶原与金属鞣剂的反应,使金属鞣剂在胶原上的结合量增加;Na2SO4也会促进胶原聚集,但由于SO42-对金属鞣剂产生了较强的蒙囿作用,整体上表现为削弱了胶原与金属鞣剂的反应。

  • 标签: 制革 铬鞣 铝鞣 胶原 中性盐
  • 简介:综合考虑聚酯型和聚醚型聚氨酯的特点,用聚乙二醇(PEG)为亲水链段合成的聚醚型聚氨酯来改性聚酯型聚氨酯8080(一种合成革行业广泛使用的聚酯型聚氨酯),通过同系聚合物的共溶剂共混改性法,制备出了一种透汽性和机械性能均较优良的复合型聚氨酯。试验中探讨了聚醚型聚氨酯的含量和聚乙二醇亲水链段的分子链长(分别使用了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6000,2000,600的聚乙二醇作为亲水链段)对复合聚氨酯薄膜表面润湿性、透汽性、吸水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聚乙二醇为亲水链段的聚醚型聚氨酯可以提高聚酯型聚氨酯8080的透湿性,并且随着聚醚型聚氨酯含量和PEG分子链长的增加,复合聚氨酯薄膜的表面接触角降低,吸水率、透汽性和断裂伸长率增加,拉伸强度有所降低。

  • 标签: 聚醚型聚氨酯 聚酯型聚氨酯 聚乙二醇 共混 透汽性
  • 简介:动态影响矢量法是一种确定长轴类回转构件不平衡量的简捷而有效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将回转构件的未知不平衡量等效地转换在两个已知平面上,利用轴承座的振动V(10)和V(20)与该等效不平衡量U1和U2之间的关系式V(10)=R(11)U1+R(12)U2V(20)=R(21)U1+R(22)U2通过几次试验确定出动态影响矢量R(ij),从而求出该回转构件的等效不平衡量大小和方向。此法的最大特点是把刀辊动平衡问题转化成其轴承座振动的测试,因而动平衡工作可直接在生产现场进行,也不必撤卸刀辊。

  • 标签: 削匀机 刀辊 皮革加工机械 不平衡量
  • 简介:在国内政局压力缓解后,泰铢对美元汇率逐渐升值,9月13日已接近1美元兑换30.70泰铢,达到13年来的最高水平。近期泰铢的快速升值走势和未来6个~12个月的持续走强趋势源于泰国经常项目顺差和外资大量流入泰国资本市场。泰华农民研究中心预期,2010年年底前泰铢,可能升至1美元兑换30.20泰铢。各方担忧泰铢升值趋势将对泰国的出口造成影响

  • 标签: 泰国 货币 行业 皮革 资本市场
  • 简介:为了在不改变跟高的前提下提高高跟鞋的穿着稳定性,本研究探索了硅胶鞋垫对高跟鞋稳定性的影响。选择24名有穿高跟鞋经历的女大学生,通过Kistler三维测力台测试穿着垫有三种不同结构的硅胶鞋垫和不垫鞋垫的6cm高跟鞋时的平衡能力,并对比分析平衡参数。垫有三种硅胶鞋垫的高跟鞋静态稳定性和动态稳定性均优于不垫鞋垫的情况。而且,垫有足弓支撑的鞋垫时,COP摆动速率小于扁平结构的鞋垫;垫有表面粗糙度较大的鞋垫时,高跟鞋的动态稳定极限值大于粗糙度较小的鞋垫。硅胶鞋垫有利于提高高跟鞋的穿着稳定性,而且适当的足弓支撑和表面纹理化设计可以进一步增强硅胶鞋垫对高跟鞋稳定性的改善作用。

  • 标签: 高跟鞋 鞋垫 平衡 稳定性
  • 简介:利用蓖麻油和酯交换蓖麻油为原料,合成了四种蓖麻油类加脂剂.将四种加脂剂用于制革,系统考察了这几种加脂剂的加脂性能.

  • 标签: 蓖麻油 加脂剂 制革
  • 简介:水性聚氨酯(WPU)合成过程中水对预聚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及黏度等会产生很大影响,若控制不当,水与—NCO剧烈反应会导致预聚体凝胶。本文探讨了用微量水扩链聚氨酯预聚体时水量及三乙胺(TEA)用量对WPU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U预聚体合成过程中增加微量水或TEA的用量,PU预聚体相对分子质量增加,乳化时链段内的氢键和静电斥力的协同作用导致WPU乳液的平均粒径减小,粒径分布变窄;当相对分子质量增大到一定程度后,链段间的氢键作用力及缠结作用增强,又促使乳液的平均粒径增大,粒径分布变宽。同时随着水量或TEA用量增加,胶膜吸水率下降,拉伸断裂强度提高。因此,微量水作为扩链剂应用,可得到性能更好的WPU乳液。

  • 标签: 水扩链 聚氨酯预聚体 水性聚氨酯乳液 性能
  • 简介:采用无溶剂一步法,在聚氨酯主链上引入乙氧基悬挂链,制备了水性高固含量乙氧基悬挂链聚氨酯(WHPU)。考察了软段相对分子质量和软段含量对WHPU乳液及涂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软段含量和软段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乳液平均粒径减小,粒径分布变窄,乳液黏度增大;当以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g/mol和2000g/mol的PTMG为复合软段,二者摩尔比为1,其含量为55%时,制得的聚氨酯乳液固含量可达50%以上,乳液粒径呈双峰分布,黏度较小,涂膜具有一定的微相分离,低温转变温度(Tg)为-72.6℃,热分解温度为293℃,成膜抗张强度可达35.7MPa,断裂伸长率可达760%,材料的综合性能较好。

  • 标签: 聚醚软段 高固含量 乙氧基悬挂链 水性聚氨酯
  • 简介:用荧光双标记技术研究了浸水、酶法脱毛、软化和鞣后酸性软化过程中蛋白酶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其在皮/革内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水和脱毛过程中,由于牛皮厚度大、粒面附有表皮和毛、皮胶原纤维未分散,蛋白酶不能渗透整层牛皮,并且酶的相对分子质量对其在皮内的传质影响很小。软化过程中,由于表皮和毛去除彻底、胶原纤维分散良好,蛋白酶较易渗入裸皮,且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酶的渗透速率明显更快,故选用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酶对均匀软化具有重要意义。鞣后酸性软化过程中,尽管削匀蓝湿革薄且胶原纤维分散好,蛋白酶却不能完全渗透蓝湿革,酶的相对分子质量也基本不会影响蛋白酶在革内的传质。这可能是因为酸性蛋白酶的用量少、在浴液(pH3.5,铬含量27mg/L)中溶解不完全,且易与蓝湿革表层的铬结合。

  • 标签: 制革 蛋白酶 传质 相对分子质量 荧光双标记技术
  • 简介:采用含羧基的芳香族合成鞣剂(SCS)与硫酸铝结合鞣制黄牛皮,考察了水杨酸钠、酒石酸钠、柠檬酸钠等3种蒙囿剂在等物质的量用量下对该结合鞣法鞣制效应的影响。发现蒙囿作用较温和的水杨酸钠和酒石酸钠可提高结合鞣革中Al(Ⅲ)的结合量及其分布均匀性,使坯革的综合性能得以提高;而蒙囿作用最强的柠檬酸钠虽然可以使革的湿热稳定性显著提高,但革中Al(Ⅲ)的结合量及其分布均匀性最差,坯革的综合性能也最差。通过改变蒙囿剂的用量,也可以调控其对Al(Ⅲ)的蒙囿作用。研究发现,当酒石酸钠用量为1%时,坯革的收缩温度和物理机械性能均达到最佳值,而增加和降低酒石酸钠用量均导致鞣制效应的降低。综上所述,适当选择蒙囿剂及其用量,既可以改善Al(Ⅲ)的渗透性,又能保持Al(Ⅲ)与皮胶原和合成鞣剂间良好的反应活性,从而显著提高这类结合鞣法的鞣制效果。

  • 标签: 制革 结合鞣法 合成鞣剂 硫酸铝 蒙囿剂
  • 简介:采用空气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獭兔毛纤维进行处理,并对其作用时间和功率进行了优化。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全反射红外光谱(FFIR—ATR)等分析技术,对处理后的獭兔毛纤维表面进行物理形态和化学组成的表征;接着对处理前后的样品进行染色,以探究空气低温等离子体对染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的獭兔毛纤维表面产生了刻蚀,并引入了羟基(-OH)、氨基(-NH2)、羧基(-COOH)等活性基团,有利于染料的渗透和染料与毛纤维之间的结合,最终使得上染率和染色深度提高。

  • 标签: 空气低温等离子体 獭兔毛纤维 刻蚀 XPS FTIR—ATR 上染率
  • 简介:皮革的微观结构取决于原料皮的品种质量,构形区段和皮革的制造方法,并影响其物理机械性能。本课题的目的在于确定铝钛锆鞣对鞋面革微观结构和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用铝钛锆鞣面革和铬鞣革——参比革作为研究对象,用皮革可比半面研究纤维结构和物理机械性能,采用的原料皮为小牛皮、牛犊皮和中牛皮,皮革的制造方法为公认的方法以加工成实验革和参比革。物理机

  • 标签: 鞋面革 纤维结构 铝钛锆鞣 性能
  • 简介:本文研究了甲酸、乙酸、丙酸、已酸和环已烷酸缓冲溶液对水解类鞣质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鞣质的溶解度随酸根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酸根所含的脂肪碳原子越多,对鞣质的溶解度增加的促进作用越明显。这表明,植物鞣质的疏水基团(如棓酰基)与有机酸根的脂肪链发生了疏水结合。

  • 标签: 制革 植物鞣质 有机酸缓冲溶液 溶解度 疏水反应
  • 简介:在本研究中,利用将皮革纤维作为一种添加剂加入到一些橡胶化合物中,例如腈基丁二烯胶(NBR)、氯丁二烯(CR)、三元乙丙橡胶(EPDM)和氯化丁基橡胶(CIIR)。研究了使用的纤维对于化合物的硬化性质、物理机械性能以及热稳定性的影响。有关化合物的硬化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皮革纤维对于化合物的初始黏度、加工性能以及固化时间没有显著的影响,但提高了化合物的交联度。对于硬化化合物机械性能的评价结果显示,采用皮革纤维作为添加剂可以使得以腈基丁二烯胶(NBR)为基础的化合物的抗张强度提高,这是由于NBR和皮革纤维之间的相容性作用产生的。添加皮革纤维后,所有化合物的硬度显著提高。获得的结果表明,皮革纤维的添加不会显著提高化合物的弹性、密度以及热稳定性,但会显著提高液体电阻。

  • 标签: 橡胶 皮革纤维 溶胀行为 机械性能 固化性能
  • 简介:研究了在超临界CO2介质中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胰酶催化牛血清白蛋白(BSA)水解的影响,通过系统水含量及系统压力的变化来分析四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平平加O、十三烷基醇聚氧乙烯醚(1380)、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10)及Tween80对胰酶催化牛血清白蛋白水解的影响,并用SDS-PAGE凝胶电泳法及分析软件TotalLab对蛋白质的水解度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低系统压力及低系统水含量下能促进胰酶催化牛血清白蛋白水解,使水解率提高20%以上,且水解率随着系统压力的升高而上升,随着系统含水量的升高而下降。当系统水含量达到30μL以上时,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胰酶催化牛血清白蛋白水解的影响不明显。

  • 标签: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胰酶 牛血清白蛋白 超临界CO2
  • 简介:在以前的研究报道中,我们曾利用戊二醛、乙二醛和酰亚胺分别对胶原蛋白水解产物改性,制得了不同凝胶强度的工业明胶和试验明胶。利用这些常规的改性方法可有效的改善明胶的机械性能.但是这些交联剂潜在着一定的毒性。转谷氨酰胺酶是一种能和多种蛋白质发生分子内或分子间的交联反应的交联剂,它可催化肽链上的谷氨酰胺残基的γ-羧酰胺基为乙酰基供体和氨基为受体之间的转谷氨酰胺反应。当赖氨酸上的ε-氨基作为酰基受体时就会发生ε-(γ-谷氨酰基)赖氨酸结合反应。现在一般利用发酵法提取这种酶.在市场上易购得.价格低廉.且具有环保性。我们用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交联制得了各种不同特性的改性明胶。实验结果表明了随着酶浓度的增加.低冻力值明胶的凝胶强度可得到改善,而高冻力值明胶其凝胶强度却不受影响或略有降低。酶用量或浓度的增加,所有改性的明胶其熔点也相应的提高,有些甚至超过90℃。在室温或接近室温和60℃下.改性明胶其粘度随酶浓度的提高而增加。正如文献中所提到的那样,明胶的凝胶温度不仅取决于明胶品质而且也和酶作用浓度有关。这种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将可能在制革过程以及其副产物的利用方面得到更广泛地应用。

  • 标签: 微生物转谷氨酰胺酶 胶原蛋白 水解产物 酶法改性 明胶 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