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殷立勤称雍和为“师父”,这个称谓如今已经不常用了,但殷立勤讲出来,非常贴切,也非常妥当。

  • 标签: 场景 上海 摄影 殷立勤
  • 简介:在西方社会过时的印象中,中国女性总以顺从与隐忍的形象出现,对男人惟命是从。然而当今在中国以美丽与雅致而闻名的上海女人不仅在家里能够使丈夫对他们言听计从,在工作中更是以强势的形象争取平等.

  • 标签: 上海 中国女性 西方社会 形象 平等
  • 简介:世博会,这游历世界159年、无数次点燃人类文明智慧的奇幻之梦.又一次在上海成为现实。这是一场精彩的对话.跨越了东西方文化的长河.因世博会的源远流长而深情守望。159年来,世博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汇聚申城.创造了世博会历史上的新纪录。

  • 标签: 上海世博会 发展中国家 夜景 浦江 东西方文化 人类文明
  • 简介:2016年9月8日-11日,第三届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在上海展览中心举办。此届博览会共有来自15个国家的50家顶尖画廊参加,汇聚全球数百位重量级摄影艺术家.展出可供收藏的500余件摄影作品。50家画廊分为3个板块:“核心”板块以博物馆级别呈现作品,参展画廊包括刺点画廊、香格纳画廊、彼岸画廊等。

  • 标签: 上海艺术博览会 影像 上海展览中心 摄影作品 摄影艺术家 画廊
  • 简介:“非典”好象一阵怪风,伴随着口罩的脱销,瞬间吹遍了中华大地,也吹到了全球很多国家,一瞬间.满街全是口罩,世界的媒体全是”非典”的身影。如今,“非典”将要过去了,街上的口罩也在减少,受害最重的北京人终于可以在春天的尾巴上大口地呼吸新鲜空气,可以大声说话了,可以开车到郊区而不用担心被隔离了。在已经过去的“非典”流行的4、5月间,许多带相机的人多数都没有藏在家里躲“非典”,他们一直在寻找各种机会与“非典”亲密接触,这是另外的一种感觉。他们将相机也带上“口罩”,深入到医院的病房;他们将相机藏在衣服里,悄悄地在地铁里按动快门,他们早早地来到村口,在警惕的眼睛注视下摆弄着相机,不失时机地定格一个个瞬间,他们中的大多数,还是停留在他们生活的城市里.仔细地“过滤”着熟悉的大街小巷,寻找着这个春天与往常的不同。

  • 标签: 乡村医院 医院地铁 地铁典
  • 简介:2012年7月7日至8月31日,由邸晋军、姜一鸣、谢爱军、张晓明、宗宁五位摄影师参展的“内像外”摄影展在上海全摄影画廊开幕。“像,似也。”——《说文》,本意是相貌相似,亦含有仿效、模拟、依随、立像……立题为“内像外”,不过虚妄着想要将此次群展的五位摄影艺术家的作品做一次人为的同构。每个人都像一个封闭的城堡,接受外来的信息亦带着个人的喜好,这样的内外关系需要解码的密本,人们的手中都会有一本,但也许它并不能成为万能的解码工具,

  • 标签: 摄影展 上海 摄影艺术家 《说文》 内外关系 摄影师
  • 简介:格雷·吉拉德(GregGirard),1955年出生于加拿大。1986年,格雷在香港开始了自己的摄影生涯,他为《新闻周刊》、《财富》、《纽约时报》众多国际知名出版物提供新闻摄影作品。更值得注意的是,在香港期间,格雷与伊恩·拉姆勃特(IanLambot)合作出版了《黑暗之城》(CityofDarkness),这本摄影集记录了"九龙城寨"这座拥有35000居民的古老围城在1993年被拆除前的最后时光,其颇具人文关怀的怀旧影像也奠定了格雷以后摄影创作的基本格调。随后,格雷继续他的亚洲之旅,并先后在韩国、英国、德国、芬兰、美国等国家举行展览,现在,他将镜头对准了上海-一个正在向国际性都会转型的中国城市,2007年4月,他出版了新作《上海魅影》(PhantomShanghai)。

  • 标签: 上海 中国城市 人文关怀 拉德 九龙城寨 摄影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