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2 个结果
  • 简介:筛选32例符合人选标准的肥胖的2型糖尿患者,在原有使用口服降糖药物卡波糖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0.6—1.8mg皮下注射,1次/d。治疗随访观察4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指数(BMI)、皿压、血脂的变化情况。观察并记录其不良反应。结果:对采用利拉鲁肽治疗患者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BMI相互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到部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但能耐受治疗。结论:在原有VI服卡波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利拉鲁肽能有效降低血糖,且有降低患者体质量,改善BMI作用。

  • 标签: 糖尿病 利拉鲁肽 肥胖 阿卡波糖
  • 简介: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8月老年糖尿病患者84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采用格列美脲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卡波糖治疗。结果观察组FBG、PBG、HbAlc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采用卡波糖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能有效控制血糖,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糖尿病 老年 地特胰岛素 阿卡波糖 血糖控制
  • 简介:目的探究琥珀酸美托洛缓释片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中的应用疗效体会。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2014年5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并将其进行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非洛地平;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琥珀酸美托洛缓释片口服,对比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心率平均下降(72.53±6.21)分,血压达标率76.00%,正常高值达标率72.00%,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而对照组心率平均下降(81.65±6.45)分,血压达标率24.00%,正常高值达标率36.00%,治疗总有效率为76.00%,经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琥珀酸美托洛缓释片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治疗中的疗效显著,值得医学推广。

  • 标签: 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 糖尿病 高血压 疗效体会
  • 简介:将132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8例给予依帕司他50mg,3次/d,前列地注射液10μ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64例单用前列地注射液10μ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均4周为1疗程,1个疗程后分别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4%,对照组为82.81%,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注射液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依帕司他 前列地尔注射液
  • 简介:目的进一步探讨和分析西格列汀联合卡波糖治疗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于2011年1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卡波糖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西格列汀联合卡波糖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经治疗后,血糖均有所下降。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卡波糖对新诊断老年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降低血糖,在今后的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标签: 西格列汀 阿卡波糖 2型糖尿病 效果
  • 简介:选取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内科2015年5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初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采用诺和灵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卡波糖联合地特胰岛素治疗。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2hPBG和FBG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对照组HOMA-B、Fins明显低于观察组,HOMA-IR、HbA1c和FPG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对照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波糖联合地特胰岛素对老年初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 标签: 地特胰岛素 阿卡波糖 2型糖尿病 胰岛Β细胞功能
  • 作者: 欧阳明智
  • 学科: 医药卫生 > 内分泌
  • 创建时间:2022-09-07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21期
  • 机构:平江县南江镇中心卫生院,湖南 岳阳 414511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替米沙坦联合托伐他汀进行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98例探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行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接收时间2021年1月~2022年1月。将“随机数字表”作为分组参考依据,分为参照组(n=49例)执行托伐他汀对患者进行治疗,探究组(n=49例)执行替米沙坦联合托伐他汀对患者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治疗方式后的糖脂代谢指标。结果:探究组糖脂代谢指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中,采用替米沙坦联合托伐他汀对患者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糖脂代谢水平,与单纯应用托伐他汀相比,临床应用价值更加显著,具有突出的推广价值。

  • 标签: 糖尿病;冠心病;替米沙坦;阿托伐他汀
  • 简介:将76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单药组38例和联合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单药组仅予以前列地10u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ml中缓慢静注,1次/日,联合组在单药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静脉滴注治疗,2组疗程均为2周。所有患者在试验前、后均接受临床神经症状、体征评估及肌电图检查。肌电图检测治疗前后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NcV)及运动传导速度(MNcV)变化。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92.11%,高于单药组的78.95%;2组治疗后sNcV、ⅫNcV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联合组优于单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前列地能有效治疗DPN,联合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应用疗效更佳,并且安全性良好。

  • 标签: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前列地尔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用对症治疗与托伐他汀强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抽取该院收治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该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均占60例。一组患者单纯使用对症治疗,即对照组;另一组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即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值以及脑神经功能(NIHSS)评分,并记录两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结果完成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对比,实验组明显较治疗前下降,且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糖达标时间为(4.52±1.33)d,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效果更佳,可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值得在今后推广应用。

  • 标签: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糖尿病 对症治疗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
  • 简介:选2型糖尿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重组甘精胰岛素(长秀霖)(n=34);对照组,(甘舒霖30R胰岛素)(n=34)。分别采用每晚9点注射甘精胰岛素加卡波糖(三餐中嚼服)和甘舒霖30R早、晚餐前皮下注射。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剂量,观察3个月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无明显差异(P〉0.05)。但甘精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少于预混N(P〈0.05),且体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甘精胰岛素联合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比较甘舒霖30R治疗T2DM均可有效降低血糖,对体重增加影响小,低血糖发生率低。

  • 标签: 重组甘精胰岛素 阿卡波糖 甘舒霖30R 2型糖尿病(T2DM)
  • 简介:选取我科自2013年1月~2014年6月住院及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IMT〉1.0)的6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常规降血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托伐他汀20mg/d口服,疗程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血脂、hs-CRP和IMT变化。结果:治疗后血脂、hs-CRP水平下降,IMT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伐他汀可以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血脂、hs-CRP水平,减少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2型糖尿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 血脂 超敏C反应蛋白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