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9 个结果
  • 简介:目前医院用的体温计消毒盒多为简易盒体,不易规范操作。结合临床需要,我院自主设计出了一种临床护理用批量体温计消毒装置,经临床使用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制作批量体温计消毒装置包括消毒架和消毒盒。消毒架设置在消毒盒内,消毒架设有体温计固定条筒。消毒盒由密封上盖和开口向上的方形盒体组成。密封上盖设有提手,内壁有搭条;盒体两侧壁各设计一对锁耳,通过拉绳实现消毒架拉起和放下。见图1。

  • 标签: 消毒装置 临床护理 体温计 消毒盒 消毒架 规范操作
  • 简介:危重病人长期卧床,常常因为疾病原因不能自主翻身更换体位,或采取被迫体位,加之自身免疫力低下,营养状况差或全身水肿,机体运动、感觉障碍,受压部位血液循环不良,局部皮肤极易出现压疮。因而在重症监护病房,对于压疮的预防是我们护理工作的重点,也是评估基础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协助病人定时翻身、更换体位、避免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则是预防压疮的一项基本且极为关键的措施,对于护理工作者而言,这是对于翻身的普遍认识。

  • 标签: 危重病人 基础护理质量 疾病原因 全身水肿 机体运动 血液循环
  • 简介:目的总结3例颅眶沟通伤的急救和护理要点。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3例颅眶沟通伤患者进行术前急救和术后护理,包括常规护理、眼部护理、脑脊液鼻漏、心理护理和预防感染等。结果3例患者住院时间8~23d,中位数13.00d,其中1例发生脑脊液漏,1例左眼球破裂,经治疗和护理患者全部康复出院,出院后生活自理,其中1例左眼失明,2例面部毁容。结论颅眶沟通伤患者病情危重,良好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是患者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 标签: 颅脑外伤 颅眶沟通伤 急救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将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诊的522例脑卒中患者按居住地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程序。试验组患者由社区护士定期上门随访及电话随访。于患者出院时和出院6个月时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心理健康状况、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估。结果出院时两组日常活动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试验组日常活动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情况、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服务满意度。

  • 标签: 脑卒中 康复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医疗护理双路径一体化培训模式联合标准化病人(SP)培训在骨科专科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8名骨科年轻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名,提供同等的培训内容,对照组实行师带徒模式辅以专科理论授课模式,观察组实行医疗护理一体化带教SP情景再现专科培训。培训开始前后进行专科实践能力考核。[结果]两组专科辅助检查的解读能力、临床问题的分析、病情预判能力、应急事件处理能力及专题报告内容的深度及广度等方面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护士对培训效果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疗护理双路径一体化培训模式联合SP实景培训可提高年轻护士的临床实践能力,效果优于师带徒模式辅以专科理论授课模式。

  • 标签: 培训模式 医疗护理双路径 标准化病人 骨科 临床实践能力 护士
  • 简介:目的通过电话回访手术后的白内障患者,了解患者眼部护理的现状。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8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眼科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老年患者600例,在出院后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手术后1周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患者对眼药水使用时间和方法、眼睛防护及复诊时间等眼部护理掌握情况并统计分析。结果600例患者对正确使用眼药水的时间和方法、眼睛防护的方法掌握率分别是96.3%、79.3%和72.0%,术后复诊时间正确率为66.3%。同时,眼部护理掌握得分排序前3位的条目是使用典必舒的时间、滴药前洗手和术后l周的复诊时间;排序末3位的条目是滴药前要拉开下眼睑、典必舒使用前要摇匀和术后半年复诊时间。结论白内障患者术后眼部护理现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注与指导,有利于患者正确掌握白内障术后的护理要点,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 标签: 白内障手术 眼部护理 调查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护理团队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将104例2型糖尿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病人采取医院中通常采用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采取成立专业护理团队进行糖尿病风险管理的方法。3个月后测定两组病人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统计在治疗期间风险事件发生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心理状况评估。[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后餐后2h血糖以及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的糖尿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风险管理中应用糖尿病护理团队可以降低护理风险,使糖尿病病人得到更好的治疗。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护理团队 风险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在乳腺日间化疗病房运用海恩法则进行安全管理,降低护理风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20例乳腺癌患者,在日间病房化疗期间以海恩法则为指导,针对病房存在的问题及护理隐患,采取护理风险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应用移动护理系统准确识别患者身份,设计化疗药物名片及出院带药名片确保安全用药,运用导图式护理思维降低化疗不良反应,汇编日间病房标准化作业程序手册,监督护理质量及感染控制等。结果120例化疗患者均未出现护理相关并发症,未发生护理差错与事故,未发生护理纠纷与投诉;仅发生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堵管2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导管感染1例,跌倒1例,用药错误1例,经及时发现及积极处理后,未形成事实或未对患者机体和功能造成损害。专科护理质量评分为97.37分,服药依从问卷评价为高度依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95.8%,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化疗。结论针对日间病房的运行模式及乳腺癌化疗患者的护理需求,运用海恩法则进行护理安全风险管理,能够降低日间病房护理安全不良事件的发生,提升专科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海恩法则 化疗患者 日间病房 乳腺 安全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大专实习生临床沟通技能培训的效果。方法对在我院实习的22名护理大专生进行6次沟通技能培训。用沟通技巧分量表分别于培训前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培训结束后,学生对培训目标达标情况进行自我评价。结果培训后护理大专生的沟通技能评分为(71.71±8.90)分,培训前为(62.14±11.78)分,培训前后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50,P=0.001)。20名学生认为达到自设的培训目标。结论沟通技能培训能有效提高护理大专生沟通技能。

  • 标签: 教育 护理 协士 临床实习 信息交流
  • 简介:[目的]观察对妇科肿瘤手术病人实施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2例肿瘤手术病人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对照组(0例)和观察组(2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基础护理质量优良率、病人依从性及满意度、入出院时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基础护理质量优良率、依从性优良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时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基础护理质量、病人依从性及满意度,改善病人不良情绪。

  • 标签: 妇科肿瘤 基础护理质量 焦虑 抑郁 个性化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支架式教学模式对实习护生护理临床操作实践的影响。方法通过样本计算,以2013年进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实习的护理本科生30名为对照组,以2014年实习的护理本科生30名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带教方法进行临床带教,观察组采用支架式教学进行临床操作实践带教,在实习结束前对两组护生的操作技能成绩、理论成绩、软技能水平和教学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习结束后,观察组理论考核成绩及操作考核平均成绩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软技能水平中,人际关系、自我管理、认知技能和组织管理高于对照组。结论支架式教学能较好地提高实习护生的操作技能,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护生职业素养、人际沟通、自我管理及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 标签: 支架式教学模式 护生 护理临床操作实践
  • 简介:目的调查中专护理专业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现状,并探讨与其有关的因素。方法采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测量表调查215名中专护理专业学生。结果中专护理专业学生的评判性思维得分为(259.45±33.16)分,处于中等水平;学生的课堂注意力集中程度、参加课外活动频率、阅读频率与其评判性思维能力有关。结论应逐步提高护理教育的层次,学校应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师水平、组织多种形式课外活动和阅读活动,以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 标签: 护理 教育 评判性思维 问卷调查
  • 简介:快速流程护理模式是指为了减少手术应激和术后并发症,在围术期根据病人病理生理变化采取的一系列术前、术后综合管理措施。其优点是能够减少术后并发症和减轻手术应激,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我科应用快速流程护理模式对50例妇科病人进行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妇科 快速流程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在护理《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级护理专科学生181人,分为观察组90人,对照组91人。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教学模式,观察组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开展微信平台的建立和使用。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技能考试情况,课程结束后问卷调查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学习难易度的认同情况。[结果]观察组学生理论考试及格率、体格检查技能考核一次通过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认为本课程学习难度较大者占36.8%,观察组占6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70,P〈0.05);观察组学生对本课程学习有兴趣者占96.8%,对照组占9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3,P=0.032)。[结论]微信平台在护理《健康评估》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降低本课程的学习难度及提高护生学习兴趣。

  • 标签: 护理教育 微信 健康评估
  • 简介:感染性休克实质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导致炎性介质大量释放而引起的全身反应。其特征是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微循环障碍,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导致组织器官功能受损甚至衰竭。作为临床常见的急危重症,该病具有发病凶险、病情多变、预后差、存活生活质量低等特点。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监测 护理
  • 简介:脑卒中是导致中国人死亡的首位原因[1]。54%脑卒中患者起因于高血压,控制血压是脑卒中防治中的重要环节[2]。在高血压患者中,有时凌晨血压升高幅度可达80mmHg[3],这种现象为血压晨峰(morningbloodpressuresurge,MBPS),是指清晨醒后血压急剧上升的现象,即短时间内(2~3h内)从相对较低水平迅速上升,

  • 标签: 脑卒中 高血压 血压晨峰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纤支镜介入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方法在纤支镜介入科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优化服务流程、明确岗位职责、提供延伸服务、建立激励机制并不断持续改进。比较实施前(2013年2~12月)和实施后(2014年2~12月)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后,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结论纤支镜介入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有效地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纤支镜介入科 优质护理 患者满意度
  • 作者: 邱桂红乔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士分层培训在提高护理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176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工作年限的不同将其分为N0、N1、N2、N3、N4五个层级,依次对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分层培训,时间3个月,比较分层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患者满意度三个方面的差异。结果:分层培训前,护理质量的各项评分依次为(93.57±2.66)分、(95.43±1.97)分、(95.70±2.04)分、(95.51±1.80)分,培训后为(98.03±1.02)分、(98.34±0.98)分、(98.61±0.88)分、(98.1±1.03)分,分层培训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得分有显著提高(P<0.05);分层培训前,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各项评分依次为(91.17±4.07)分、(90.81±5..11)分、(91.91±5.36)分、(91.06±4.22)分、(91.33±5.57)分,培训后为(93.86±3.45)分、(94.50±2.97)分、(94.86±2.28)分、(94.38±3.23)分、(94.01±3.87)分,明显高于培训前的得分(P<0.05);分层培训前,患者满意度情况为:满意70例,39.77%,一般76例,43.18%,不满意30例,17.05%;培训后为:满意95例,53.98%,一般78例,44.32%,不满意3例,1.70%,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分级培训能够显著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患者满意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作者: 周春玲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在神经外科的管理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对我校附属医院神经外科的患者进行护理管理时,护理人员所存在的一系列不规范动作等带来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对患者及家属所提出的建议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指标进行详细记录,并对患者的疾病恢复情况进行监测。结果:对神经外科行科学的管理体制,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并加快患者病情的恢复,且不良反应明显优于管理前。对患者的睡眠情况以及心情改善程度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经过护理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护理前,对比呈现为p<0.05。结论:将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应用于神经外科疾病的管理中,能够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几率,使神经外科的各项运作正常化,这对于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