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肾病患者血、尿微球蛋白(α1-MG和β2-MG)、尿微量ALB等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检测3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观察组)血、尿微球蛋白(α1-MG和β2-MG)、尿微量ALB水平进行检测,并与30健康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血、尿微量ALB、α1-MG、β2-MG等指标水平比较,观察组在上述指标水平上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最高值超过阴性范围值上限,说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尿蛋白处于高阳性率,患者可能存在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管损伤。结论血、尿微球蛋白(α1-MG和β2-MG)、尿微量ALB等水平检测在诊断老年高血压肾病早期损害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可作为早期诊断高血压肾病的可靠、灵敏指标。

  • 标签: 血清微球蛋白 尿微球蛋白 高血压肾病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对于宫外孕患者B-HCG水平及包块直径变化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宫外孕患者100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50例,给予对照组单纯应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米非司酮治疗,对比研究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率以及治疗前后的B-HCG水平与包块直径。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HCG水平与包块直径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B-HCG水平与包块直径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宫外孕患者给予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仅能降低患者的B-HCG水平与包块直径,而且还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上推广应用很有价值。

  • 标签: 米非司酮 甲氨蝶呤 宫外孕 B-HCG水平 包块直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后的临床症状变化。方法选取95例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牙体牙髓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给予多次根管治疗;另一组为观察组,行一次性根管治疗。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并发症发生率为4.2%;而在对照组中,治疗总有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8.7%与21.3%,两组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多次根管治疗,采用一次性根管治疗牙体牙髓病患者,可获得更为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治疗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牙体牙髓病 一次性根管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心力衰竭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联合药物联合治疗对于血浆B型钠尿肽(BNP)水平的临床影响。方法抽取我院于2017年4月~2018年4月所接收的76例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对照比较,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综合组和单纯组,各组分别为38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用药治疗,综合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药物联合治疗的方式,单纯组采取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单纯组和综合组的护理有效率以及治疗前后BN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综合组的护理有效率35例(92.11%)明显高于单纯组28例(73.68%),两组护理前后的BNP水平并不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综合组的BNP水平(174±115)ng/L显著低于单纯组(272±122)ng/L,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心力衰竭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药物联合治疗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BNP水平,同时,还能够提高整体护理效果。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药物治疗 心力衰竭患者 血浆B型钠尿肽水平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SCLC)在应用 PD-1抑制剂前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 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的水平变化与预后关系。方法 收集 56例接受 PD-1抑制剂治疗的晚期 NSCLC患者的基线和治疗期间 NLR。选择了 NLR = 4的临界值进行分析,比较 NLR ≤4和 NLR> 4两组间疾病控制、疾病进展、中止治疗情况及 PD-1治疗前后 NLR值变化情况。结果 NLR ≤4组较 NLR> 4疾病控制率高( 72.7% vs 50.0%)、进展时间长( P< 0.01),中止治疗可能性小( P< 0.01)。 PD-1治疗前后疾病控制组 NLR呈下降趋势( P< 0.01),进展组 NLR呈上升趋势( P< 0.01)。结论 外周血 NLR≤4 在 PD-1治疗过程中可能与疾病控制和治疗反应相关,应作为潜在的疗效预测指标进行进一步探讨。

  • 标签: [ ] NSCLC PD-1抑制剂 NLR 免疫治疗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并分析慢性丙型肝炎患者(CHC)治疗过程中出现甲状腺自身抗体(TA)特点及TA与甲状腺功能预后间关系。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7月-2016年9月我院以干扰素α(INF-α)为基础抗病毒治疗的CHC患者11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中根据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成桥本甲状腺炎(HT)组(HT组)、弥漫性甲状腺肿(GD)组(GD组)以及未进展成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组,另选择本院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感染伴发AITD患者8例为HBV伴发AITD组,合作医院无肝炎病毒感染的单纯AITD患者47例为单纯AITD组。比较各组及甲状腺功能不同转归(缓解组、恶化组)CHC患者TA包括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抗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滴度差异情况。结果①115例CHC患者随访过程中24例(20.9%)发生AITD,5例(4.3%)为GD,19例(16.5%)为HT,GD组、HT组、及未进展成AITD组患者TA水平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HBV伴发AITD组及单纯AITD组TA水平与GD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与HT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缓解组(15例)患者TPO-Ab、TRAb均值显著低于恶化组(9例)(P<0.05),缓解组TG-Ab均值略低于恶化组(P>0.05)。结论应用INF-α治疗的CHC患者易诱发AITD,并且TA在不同种类AITD患者中存在各自特点,TPO-Ab、TRAb较TG-Ab可能在患者临床调整治疗方案调整和甲状腺功能预后判断方面更加敏感。

  • 标签: 慢性丙型肝炎 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状腺自身抗体 桥本甲状腺炎 Graves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新生儿黄疸时血清总胆汁酸浓度变化情况和临床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我院2014年11月只2015年12月接收的49例新生黄疸儿进行分析研究,分成生理组29例,病理组20例,选取49例健康儿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患儿的血清总胆汁酸(TBA)、间接胆红素(IBIL)、总胆红素(TBIL)水平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对照组TBA平均(9.17±0.69)μmol/L、IBIL平均(11.98±2.58)μmol/L、TBIL平均(19.04±3.64)μmol/L,生理组分别为(10.34±0.86)μmol/L、(127.68±20.58)μmol/L、(160.98±27.68)μmol/L,病理组分别为(31.67±9.23)μmol/L、(201.34±24.65)μmol/L、(251.67±29.99)μmol/L,生理组和病理组的以上指标比对照组高,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使用胆红素检测结合总胆汁酸检测对患儿的病情能进行精准的诊断,为预后提供帮助,让患儿更快恢复健康。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胆素 胆汁酸 浓度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首发患者新型抗精神病药治疗前后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实验组,另外选取健康体检人员50例作为对照组,实验组给予新型抗精神药物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情况。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前前后BPRS评分进行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各组治疗后BPRS评分进行对比没有明显差异;治疗前,两组研究对象在信息处理速度与工作记忆以及社会认知等评分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评分有明显改善,且趋于对照组。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症状以及阴性症状均比较常见,且治疗难度较高,而短期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有助于改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新型抗精神病药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4例食管癌患者为此次研究中的疾病组,将同期健康体检的64例健康人员选为研究中的健康组。观察对象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VEGF水平进行测定,比较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VEGF水平变化,并与健康组进行对比,并分析放疗疗效与之关系。结果放疗前、中、后,疾病组VEGF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放疗后VEGF水平明显低于放疗前,P<0.05。治疗有效组放疗中、放疗后VEGF水平均低于无效组,P<0.05。结论通过VEGF水平的监测,可评估食管癌患者放疗前后的效果,值得在今后推广应用。

  • 标签: 食管癌 VEGF 放疗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心梗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的常见临床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于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147例急性心梗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并分析患者住院期间出现心律失常的情况以及在接受护理干预后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患者有52例室性期前收缩,有20例房室传导阻滞,21例室性心动过速,20例心房颤动,34例窦性心动过缓,最终6例因恶性心律失常经抢救无效死亡。此外,本研究证实恶性心律失常多见于晨6时到中午12时这一时间段?结论通过分析患者所患心律失常类型采取合理用药并在高发时间段对急性心梗患者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提高此类患者的生存率?

  • 标签: 急性心梗 心律失常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前临床导致儿科疾病误诊的原因较多,包括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查对制度未落实到位、检查不全面、会诊不测底、专业知识不强等因素,而经过相应对策的干预,方可避免儿科误诊的发生,利于患儿及时得到有效治疗,降低临床死亡率。

  • 标签: 儿科 误诊 原因 防范策略
  • 简介:摘要老年人呼吸器官结构和功能改变及免疫功能的减退,可直接影响肺的防御功能,加上患心血管病、糖尿病及慢性阻塞性肺病等易发生肺部感染,而在此基础上易患肺结核,加之免疫功能低下,则加剧结核病的发展。在仔细了解老缅人肺下叶结核病的临床资料之后,针对资料作出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考虑抗生素无效的情况下使用糖皮质激素来掩盖症状,老年人肺结核病人短时症状接近好转,由此,导致误诊是不可忽视的原因

  • 标签: 老年人 护理 保健 误诊 肺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引起青光眼术后疼痛的原因与护理措施。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收治的73例青光眼术后疼痛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导致患者发生术后疼痛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同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本组73例患者中33例患者因组织损伤引起,23例患者因负性心理因素引起,12例患者因手术切口、缝线或滤过装置引起,3例患者因剪短的眼睫毛刺激术眼组织引起,2例患者因眼压控制不良引起,给予患者针对性护理后70例患者疼痛感减轻或解除。结论引起青光眼术后疼痛的原因较为多样,而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的减少患者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青光眼 术后疼痛 原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综述影响急诊分诊准确率原因,分析急诊分诊工作现状,探讨提高急诊分诊准确率的相应对策,以提高分诊质量。

  • 标签: 急诊分诊 准确率 原因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36例在医院接受治疗的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8例;对2组均给予西医基础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在此治疗基础上给予了血栓通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16例87.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3例69.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浆白蛋白、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胆固醇、血细胞比例容量及尿蛋白容量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浆白蛋白、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胆固醇、血细胞比例容量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通辅助治疗难治性肾病综合症的临床效果比单纯西医治疗更具有优势。

  • 标签: 血栓通 肾病综合征 难治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讨论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医治的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56例,以计算机表法为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实施单纯阿司匹林治疗的参照组(n=28),以及实施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的研究组(n=28),比较两组凝血相关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肝素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效果。结果研究组t-PA(0.71±0.34)AU/mL、PAI-I(0.46±0.35)U/mL、APTT(29.24±5.57)s、血小板计数(184.24±55.21)×109/L、纤维蛋白原(2.14±0.56)g/L、并发症发生率为3.57%,均显著优于参照组,且P<0.05,具有探讨分析价值。结论肝素联合阿司匹林应用于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凝血指标,同时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肝素 阿司匹林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精神科患者由于受精神症状的影响,存在幻觉、妄想,兴奋、躁动,行为紊乱,无自知力,很易发生冲动伤人、跌倒、吞食异物、烫伤、噎食等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造成不良后果,影响护理质量和护患关系。怎样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是我们需要共同探讨的问题。

  • 标签: 护理不良事件 发生原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神经内科患者跌倒的原因及影响因素,以便医护人员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跌倒发生,为神经内科防控住院患者跌倒提供切实可行的依据。方法本研究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60例住院患者跌倒事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60例患者中,发生跌倒2例,发生率3.42%,影响患者跌倒的内部危险因素包括发现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的内在因素有高龄、躯体移动障碍、意识障碍、认知障碍、眩晕发作、跌倒病史、低血糖反应和体位性低血压等;跌倒发生的外在因素主要有药物因素和环境因素,易发生跌倒的时间主要集中在2个时间段下午三点到晚上九点和零点到上午七点,易发生跌倒的地点主要在病床旁和厕所。结论神经内科患者发生跌倒与其基础疾病、年龄及使用药物等因素有关,护理人员可根据相关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预防措施,降低患者跌倒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神经内科 跌倒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外科患者手术前高血压症状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出现术前高血压症状腹外科患者64例,按照病患时间以及症状轻重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患者,对照组腹外科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腹外科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总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腹外科术前高血压患者护理后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给予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腹外科手术中术前及术后护理措施,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增加手术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 标签: 腹外科高血压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