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白芍为毛莨科植物芍药的干燥根,是一种中药材。常在夏季和秋季两个季节进行采挖,洗净以后除去头尾和细根,置沸水中煮后除去外皮,后晒干。其味苦、酸,性微寒,功效上为养血调经、保肝止痛、平抑肝阳。白芍中含有的化合物包括萜类、黄酮类、鞣质类、挥发油类、有机酸类和甾体类等,常用于治疗内脏疼痛、四肢挛痛和一些炎症等。白芍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华北、陕西以及甘肃等地,并且许多城镇都有栽培。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原始技术资源,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多数中药都是天然产物,成分复杂,药理作用主要是调节靶,同一种药的不同成分在相应的治疗中的作用不同。例如,常用中药柴胡、柴胡皂苷D可提高肝癌小鼠的抗肿瘤能力,柴胡皂苷A对骨质疏松等疾病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柴胡多糖可提高巨噬细胞的表达,促进鼻咽细胞的杀伤能力,促进中药特定有效成分的提取和临床应用,有效提高疗效。传统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方法耗时、准确度低,急需有效解决。

  • 标签: 活性成分 靶点确定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白术是菊科,其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效果十分显著,在临床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降低白术生品燥性,提高其健脾燥湿、导滞止泻的功效,在临床中通常是进行炮制之后再进行使用。一般的炮制方式有麸炒、清炒、土炒和蒸制,其炮制技术也直接影响着治疗的效果。随着炮制方法和时间的不同,其功效和含量也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中药炮制的化学成分含量和工艺是最近几年研究的重要方向。在最近几年中,很多学者纷纷进行了白术炮制中化学成分变化的研究,这都给本研究带来了参考和依据。

  • 标签: 不同炮制方法 白术 化学成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不同储存温度对全血红细胞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72袋全血分成两组,在不同温度(4°C、16°C、22°C、30°C)和不同储存时间(1至22天)条件下,测定游离血红蛋白(FHb)的含量变化。结果:在储存时间不超过20天且温度为16°C时,血液质量未受明显影响。但当温度升高且储存时间超过20天时,FHb含量显著增加,血液质量受到显著影响。结论:有效的温度控制对于维持血液质量至关重要,尤其是在长时间储存期间。推荐使用冷链保存系统以提高血液质量和保证安全输血。

  • 标签: 全血 红细胞 保存温度 游离血红蛋白 冷链保存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液成分分离技术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进展,评估其对提高临床输血效率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通过系统回顾近五年内相关医学文献,结合临床实验数据,采用元分析方法综合分析血液成分分离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样本包括从多个注册的临床试验中随机选择的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队列研究等研究设计。结果:结果显示,采用血液成分分离技术的临床输血过程中,输血效率提高了30%,并发症发生率下降了15%。特别是在处理急性大量出血和复杂病例时,该技术表现出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论:血液成分分离技术能显著提升临床输血的效率和安全性,对于管理复杂输血需求和减少输血相关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普及和优化该技术的应用。

  • 标签: 血液成分分离,临床输血,效率提高,安全性,元分析
  • 简介:摘要:於术作为白术中质量最佳的一种,其药理作用值得探究。现代药理学表明,白术具有抗炎、抗肿瘤、抑菌、改善胃肠功能、降血糖血脂等药理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胃肠道疾病、肝脏疾病的治疗。本文就其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白术内酯 白术多糖 药理活性
  • 简介:摘要:草本药用植物岩黄连(Corydalis Saxicola Bunting)具有抗炎、镇痛、保肝护肝、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通过文献调研,总结概述岩黄连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为持续深入的开发应用岩黄连提供参考。

  • 标签: 岩黄连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血液成分制备中冷沉淀制备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2.1-2023.1期间我站跟踪统计的94例血液障碍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冷沉淀,对比两组凝血功能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凝血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冷沉淀制备技术对改善血液障碍患者的凝血功能效果显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冷沉淀制备技术 血液障碍 血液成分
  • 简介:背景:研究表明,固视期间的眼动,不仅包含了来自神经系统的噪声信号,而且包含认知加工的信息,固视成分及其功能的研究也日益引起重视。目的:综述固视成分分离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方法:分别以“visualfixation,fixationaleyemovement,tremor.drifts,microsaccades”为关键词,利用计算机检索1980至2012年PebMed数据库,并使用Google学术进行相关文献搜索,以及参考相应专著,排除内容重复、无关及缺乏原创性的文献,保留64篇文献做进一步分析。结果与结论:固视是个体的眼睛保持对准被观察物体的一种现象,伴随有微颤、漂移和微跳视3种眼动成分,它们是维持视知觉的重要条件。近年来,研究者针对固视3种成分对视知觉的贡献进行了探讨,主要包括防止知觉消退和对视觉系统进行纠错两种观点。目前,研究者通过对眼动速度阈限的估计来分离微跳视成分。未来的研究可以从固视眼动的神经生理基础以及神经活动的记录技术和视网膜固定技术的提高等方面展开,从而加深对固视眼动现象的理解。

  • 标签: 组织构建 组织构建综述 固视 视知觉 眼动 微颤
  • 简介:目的研究我国中药材GAP基地产独活(AngelicapubescensMaxim.f.biserrataShanetYuan)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溶剂萃取和柱色谱方法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独活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川白芷素(I),当归醇A(Ⅱ),胡萝卜苷(Ⅲ),异紫花前胡苷(Ⅳ),腺苷(V),3-O-反式香豆酰基奎宁酸(Ⅵ),3-O-反式阿魏酰基奎宁酸(Ⅶ)和蔗糖(Ⅷ)。结论化合物I,Ⅵ和Ⅶ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标签: 重齿毛当归 独活 川白芷素 3-O-反式香豆酰基奎宁酸 3-O-反式阿魏酰基奎宁酸
  • 简介:摘要 : 引起 女 性不 孕 的因素很多,其中免疫性因素是导致 女 性不 孕 的关键因素。 得育灵的主要成分 辅酶 Q10 、维生素 E 等 已被 证明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力、 改善卵巢功能、提高卵子质量,从而 提高生育能力等功效。因此 ,得育灵是免疫性低下不孕女性的保健佳品。

  • 标签: 免疫力低下 女性不孕 得育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何首乌炮制后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方法:以生何首乌为样本,随机称量3组,每组10份,每份10kg,空白组不作处理,对照组采用黑豆汁制法炮制,观察组采用九蒸九晒法炮制,对比3组化学成分。结果:观察组二苯乙烯苷含量显著低于空白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显著低于空白组(P<0.05)。观察组没食子酸、游离蒽醌、多糖含量显著高于空白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显著高于空白组(P<0.05)。结论:何首乌炮制后,二苯乙烯苷含量下降,没食子酸、游离蒽醌、多糖含量增加,促进制何首乌药理作用的发挥。

  • 标签: 何首乌 炮制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输血是临床治疗的一个重要措施,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输血技术已经由原来的输注全血发展为成分输血。成分输血的方法主要是依据患者的病情进行针对性输血,这种方法大大提升了输血的科学性,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本文以临床成分输血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成分输血中的注意事项以及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

  • 标签: 成分输血 注意事项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剖宫产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产妇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比较2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血管再通率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剖宫产术后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应积极预防,并进行积极治疗。

  • 标签: 剖宫产 深静脉血栓 抗凝 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2010年7月-2011年10月对200例化学定性、红外光谱法成份分析尿路结石经验。方法对200例泌尿系结石标本进行化学定性、红外光谱法分析,根据两种方法的分析过程及结果资料分析。结果根据化学定性、红外光谱法两种方法分析泌尿系结石结果的相同性及差异性,最后结合两种方法的结果得出泌尿系结石准确成分。结论化学定性及红外光谱法两种方法密切结合是更准确分析出泌尿系结石主要成份。

  • 标签: 化学定性 红外光谱法 分析 泌尿系结石